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百科知识

想吃辣,可少不了“姜”



    许多现代人“无辣不欢”,而《西游记》里的唐僧师徒,大概也喜欢吃辣。不过,唐僧师徒可没咱们有口福,当时调料有限,他们想吃辣,首先想到的是姜。

    在万寿山五庄观里,便有姜的身影。瞧,孙悟空偷人参果时,曾经过镇元大仙的菜园子,看见里头种了许多蔬果,其中就有“菠芹莙荙姜苔”。毫无疑问,这镇元大仙也喜欢吃辣呢!

    神仙爱吃辣,妖怪也不例外。还记得在无底洞里,老鼠精曾为唐僧办了一桌素菜宴吗?为了准备这桌宴席,老鼠精可谓费尽心思,桌上各式美味佳肴应有尽有,其中便提到“椒姜辛辣般般美”。或许老鼠精知道,唐僧吃饭也无辣不欢吧。

    现在,不少人爱吃酸辣笋或者泡椒竹笋,其口感脆嫩、味道酸辣,食之开胃,令人欲罢不能,吃后更是回味无穷。唐僧师徒也难以抵御辣笋的诱惑。这不,唐僧师徒取经归来,唐太宗为他们举办的接风洗尘宴上,便专门准备了一道“姜辣笋”。从这道美味的名称可知,有别于现在人们使用辣椒来泡笋,《西游记》里的辣笋是用姜腌制而成的。

    此外,唐僧师徒自己下厨也不忘在饭菜里加“辣”。话说,唐僧师徒来到朱紫国,入住会同馆,管事的送来粮食和菜蔬。食材有了,但需要自己动手。于是,沙僧下厨准备饭菜,却发现没有油盐酱醋等调料。孙悟空就要带着猪八戒上街去买“调和”(即调料)。会同馆的官人告诉他们:“这条街往西去,转过拐角鼓楼,那郑家杂货店,凭你买多少,油盐酱醋、姜椒茶叶俱全。”如此看来,他们的饭菜里头自然是少不得姜的!

    延伸小阅读

    姜,古人的辣味调料

    古人有多爱吃姜,咱们从古典小说中就能够感受到。《水浒传》中,便有一个专门卖糟姜的唐牛儿。人们本就喜欢辣味,而经过腌制后的糟姜,不仅口感独特,而且解腥臊.能为人们带来美妙的味蕾体验,因此备受人们喜爱。

    实际上,古人对姜的热爱并非小说中的情节。宋代的《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风土人情,其中便提到以卖姜而闻名的店铺。比如“李庆糟姜铺”,就是靠出售糟姜而生意火爆。在宋代,像这样的糟姜店还挺多。

    此外,许多古代典籍中还有专门教人制作“糟姜”的记述。比如,在养生专著《遵生八笺》中,便记载过一个“糟姜方”:将嫩姜洗净,用酒和糟盐拌匀后装入瓷坛,上面加一些砂糖,用箬叶扎口封紧,腌制七天。如此,就能够享用到美味的糟姜啦。

    当然,古人吃姜,花样不少。最常见的,是把姜当作调味料加入菜肴之中佐味。在清代美食家袁枚所著的《随园食单》中,便有许多关于姜的食用记载,比如制作鱼类或虾蟹时,加入姜汁一大碗,可以去除腥味。

    可见,不论是在小说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古人都对姜情有独钟。

    猜你不知道

    在《西游记》里,常和“姜”一同出现的“椒”是指辣椒吗?

    答案是否定的。辣椒原产于美洲,明朝时才由东南沿海传入我国。那么,在取经故事所发生的唐朝,端上餐桌的“椒”到底是何物呢?事实上,书中已经给出了答案。在唐太宗为唐僧师徒举办的宴席上,有一道“花椒煮莱菔”,“莱菔”即我们常说的萝卜,而花椒就是“姜”的搭档“椒”了。它是我国本土产的一种香料,其味辛辣,常被用作调味料。

邱俊霖 摘自《小爱迪生》2024.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