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东,河之北
中国的地名中有很多“东”“南”“西”“北”,比如河北、山东、广西等。但是,你知道河北是什么河的北吗?山东又是什么山的东呢?在中国的地名中,还有很多带有“阴”和“阳”,也许你从没想到过,这两个字也和方向有关,虽然这些名字里没有“南”和“北”,但它们也与“南”“北”紧密相关哟!
河南,河北
河南与河北这两个省名里面的“河”指的是黄河。在中国,黄河是非常重要的一条河流,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湖南,湖北
湖南与湖北之“湖”指的是洞庭湖。洞庭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自古有“八百里洞庭”之称。它位于长江流域,具有极其强大的蓄洪能力,曾经无数次在长江泛滥的时候保下游重镇化险为夷。
山东,山西
山东和山西这两个省名里的“山”是太行山。太行山是中国东部最重要的山脉之一,它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市,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不仅山东、山西以太行山为界,就连黄土高原的东麓也是以太行山为终点。
广东,广西
广东和广西之所以得名,并非因为它们中间有个什么地理分界线,而是因为行政区划的缘故。
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就被认为是不开化的南方蛮人,而楚国的南面被认为是一片大山,称为南岭。后来人们发现楚国南面仍然有文明人居住,这些地方甚至还在南岭的南面,于是人们将这片地方叫作“岭南”。
到了唐代,这片地区被正式纳入行政区划,东边的一部分叫作“岭南东道”,西边的一部分叫作“岭南西道”。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将国都定为广州,使广州的地位大大提升。到了宋代,“岭南东道”就直接被改称为“广南东路”,“岭南西道”就直接被改称为“广南西路”。这就是广东与广西省名的由来。
衡阳,江阴
中国古代直接以“东南西北”来命名地名的情况其实并不多,更多的是以阴阳来为某地命名。因为中国地处北半球,所以太阳一直位于偏南的方向,因此在有大山的地方,大山南面正对太阳。于是,古人就把山的南面叫作“阳”。而有水的地方则恰恰相反,因为水的两岸总有很多遮挡阳光的东西,所以正处山脚下的水的南面总是处于遮挡物的阴影之下,很难见到阳光。于是,古人就把水的南面叫作“阴”。这样的地名有很多一直流传到今天。
衡阳是湖南省的地级市,它地处衡山的南面。根据山南为阳的规则,它得名“衡阳”。
江阴是江苏省的县级市,它位于长江的南面。“江”在古代专指长江,根据水南为阴的规则,它得名“江阴”。
蒙阴,耒阳
我们刚才说了,山的南面正对太阳,那山的北面自然就长期处于大山的阴影之下。于是古人便将山的北面归为“阴”。与之相反,水的北岸已经脱离了遮挡物的阴影,处于阳光的照耀之下。因此,水的北面范围被归为“阳”。
蒙山是山东省内著名的大山,沂蒙山区的人民很多就生活在它的山脚下。根据山北为阴的规则,蒙山北部的县城就叫作“蒙阴”。
而隶属于衡阳市的县级市耒阳的地名则与山无关,与水有关。长江的支流耒水流经此地,而此地位于耒水的北面。根据水北为阳的规则,它得名“耒阳”。
荣莉爽/编辑 摘自《天天爱学习》(3年级数学)2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