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百科知识

我们都是碳基生命

 

    如果说哪一种元素对我们人类来说最亲密、最重要、最值得关心,那一定是碳(化学符号C)。可以说,碳是地球生命的基石,也是我们最早学会利用的元素之一。

    文明的伙伴

    一道闪电,或是干燥的气候,都可能成为点燃大自然的一把火。而当人类学会收集和保存自然中的火种时,就开始了与碳的接触——植物在经过燃烧以后,会留下木炭,而构成木炭的最主要元素就是碳。

    恩格斯说:“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人类在学会了利用碳元素以后(尽管那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它),就开始摆脱茹毛饮血的黑暗时代——一方面用火加热的食物更容易消化吸收,大大提高了食物的利用率和卫生程度;另一方面人类对夜晚的适应能力大大提高了。

    人类祖先对碳的利用,带来了文明的萌芽。后来人类利用墨水书写,碳元素又为记录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燃烧煤炭的蒸汽机的普及,更是让人类开启了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无处不在的碳

    碳元素既不像锂元素那样活泼,也不像氦元素那样懒惰。它能在自然界中以多种单质的形态独立存在,比如常见的金刚石、石墨等,也能与其他元素一起构成千万种化合物。

    不难发现,碳元素对于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无法想象,如果离开了碳元素,世界和生命将会是什么模样?

    奇妙的碳单质

    1772年,现代化学之父拉瓦锡通过点燃金刚石和煤的样品,发现它们燃烧都不生成水,而相同质量的金刚石和煤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是相等的。他由此推断,金刚石和煤的成分是基本一致的。多年以后,拉瓦锡在他的教科书中将碳列入了元素表中。

    1786年,另一名法国化学家贝托莱将石墨用同样的方法燃烧,证明了石墨也几乎全部由碳组成。

    虽然金刚石和石墨的成分都是碳单质,但性质上却截然相反。前者无色透明、坚硬无比,还不导电;后者呈黑色粉末状,柔软丝滑,有良好的导电性。这种由同一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在化学中被称为“同素异形体”。

    会交朋友的碳

    单从元素含量来说,宇宙中的碳非常丰富,能排到第四位,而地球上的碳元素含量一般,连前十都排不上。但如果我们把地球上的化合物做一个统计,会发现其中绝大多数都含有碳元素。这是为什么呢?原因要从碳元素的结构说起。

    碳原子由核心的6个质子和环绕的6个电子构成,其中2个电子排在内层,4个电子排在外层。最外层的4个电子不是特别多,也不是特别少,因此既不容易失去电子,也不容易抢夺别的元素的电子,处于一种模棱两可的状态,反倒拥有了无限可能。这4个电子就像积木的4个接口,可以与其他的元素组合出千变万化的物质。

    地球上的生物包括我们自己,为什么会被称为“碳基生物”呢?因为生命的基本单元——氨基酸、核苷酸等是以碳元素做骨架形成的。可以说,没有碳,就没有我们熟知的地球生命形态。

    碳的循环

    地球上的碳就像水一样,在各种有机物中不停地循环。

    藏着历史的碳-14

    碳的同位素共有15种,在自然界中,碳-12占据主要地位,含量有98.93%。碳的其他同位素中,碳-14因为其特殊本领——年代测定,而获得了存在感。

    当太阳辐射中的高能粒子到达地球后,会在大气层中产生碳-14这种碳的同位素。它们会形成二氧化碳,进入世界上的碳循环中。无论动物还是植物,都会通过呼吸吸收积累碳-14,当生物死去后呼吸停止,体内的碳-14便不会再获得补充。

    碳-14的结构不稳定,会随着时间流逝而缓慢衰变,半衰期长达5730年。因此,考古学家可以通过检测化石中的碳-14的含量比例,来估算生物生存的大致年代,这就是“碳-14测年法”。

李启翔 摘自《科学少年》2023.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