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百科知识

“萤火虫”与荧光



    “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这是诗仙李白对萤火虫的生动描写。萤火虫纤纤玉体,翩翩弱翅,轻风中张翼斜飞,飘摇流畅,虽仅有萤光点点,但在如墨的夜色下却灿若星河,仿佛夜之精灵。后来,人们发现了与之类似的发光现象,英国科学家斯托克斯于1852年将其命名为荧光。

    聪明的“萤火虫”

    与萤火虫依靠自身能量进行发光不同,荧光主要指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发光的过程。时至今日,荧光产品已经比比皆是:从弯折即亮的荧光棒,到多彩的荧光笔;从明亮的白光灯,到显眼的紧急逃生标志;从鲜艳的荧光漆,到钞票上的荧光防伪标识,它们就像一只只人造萤火虫般为生活添彩。

    但这些“人造萤火虫”寿命有限,又很容易因为种种原因变暗。因此,科学家为它们找了一个好帮手——水凝胶。水凝胶是由凝胶骨架和填充于其中的水构成的,口感软弹的果冻、龟苓膏,便捷的隐形眼镜、美瞳,都离不开水凝胶材料。科学家通过一定的设计,用柔软的水凝胶保护荧光团,使它们能够安心地发光。有些水凝胶非常“聪明”,除了软弹的特性外,它们还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并随之改变,因此被称为智能水凝胶。这些“聪明”的智能水凝胶与“人造萤火虫”组合在一起,便构成了多彩的智能荧光水凝胶——它们的用处可大啦!

    检测员

    智能荧光水凝胶能通过变色来提示我们面前的食物——不安全!

    我们都知道,已经明显变质的鱼虾会散发出臭味,当我们闻到臭味时就知道这些食品已经变质,不能食用。智能荧光水凝胶也能够“闻”到臭味——它的“人造萤火虫”能察觉到腐肉产生的特殊物质,从初始的红色转变为绿色。看到如此显著的颜色转变,人们立马就会意识到,这些食品已经变质。因为智能荧光水凝胶很灵敏,所以能够在食物刚变质时便给出提醒。

    以智能荧光水凝胶作为基础的“可穿戴式食品安全快检手套”,就更神奇了。只要戴上它摸一摸食物,就能查出其中是否有甲醛等有害物质,多么方便省事啊!

    保密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智能荧光水凝胶也是理想的新型信息防伪与加密材料。加密者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将信息“锁”在其中,解密者只有通过特定的解密方法,才能解锁被藏匿的信息。

    除了将信息书写并隐藏于智能荧光水凝胶中,研究者还想出了更安全的多重加密策略,为信息安全加上双保险。比如,将信息隐藏于片状(2D)的智能荧光水凝胶中后,再将它折叠固定成复杂的千纸鹤(3D)。解密者只有先将水凝胶千纸鹤“铺平”,再进行解密,才能够读取信息。如果有人采用暴力手段强行展开,只会破坏智能荧光水凝胶中保存的信息。

    伪装大师

    智能荧光水凝胶还非常擅长变色,所以科学家又把它们做成机器人的仿生伪装皮肤,让机器人也能像变色龙那样改变自身颜色,隐藏于不同的环境之中。

    除了变色,自然界中的一些伪装大师还能灵活调节自身的形态。敢想敢做的科学家当然不会错过如此强大的能力,于是身负多种“绝技”的智能荧光水凝胶诞生了。比如有一种智能荧光水凝胶不但外形和变色龙很像,而且既能变色又能变形——从红色变成绿色,同时改变尾部的形态,将自己伪装成一片叶子,隐匿于环境中。还有一种智能荧光水凝胶软机器人,和章鱼简直一模一样——既能变色,又能变形,还能定向运动等,非常适合执行海洋环境监测、危险环境警报等任务。

    智能荧光水凝胶在科学家的手中多姿多彩、千变万化。但目前这项技术还面临着变色范围有限、易失水、难以大规模制备等问题。希望有更多的小伙伴长大后能加入智能荧光水凝胶的研究队伍,让“萤火点点”早日“飞入寻常百姓家”。

司牧青/路伟/陈涛 摘自《哈哈画报》2023.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