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百科知识

人人都爱棉花糖



    我们对糖分的热爱是天生的——哪怕走在小吃街上,你也能从众多食物的香味中迅速捕捉到一股熟悉的香甜味道。满大街的糖果琳琅满目,连棉花糖都已经从白乎乎、软绵绵的经典模样,变成了五颜六色、花式多样的全自动定制棉花糖。

    哈言宝语

    在中国,除了街头现制的棉絮状(拉丝)棉花糖,还有一种Q弹的小型软性糖果也叫棉花糖(原本叫作棉花软糖)。后者含有明胶等稳定剂成分,像棉花一样疏松多孔。

    是糖还是药

    棉花糖最早的雏形可能来自古埃及,但那时的棉花糖并不是零食,而是用来治病的。相传,古埃及人用锦葵的根部榨出汁液,与蜂蜜和坚果混合制作成润喉糖来治疗咽喉肿痛——没错,糖的确有舒缓气管内壁过敏症状的功效,这也是止咳药大多被做成糖浆的原因。

    19世纪,法国人在这种糖浆中加入蛋清和糖,打发成泡状软糖以改善口感。但当时棉花糖还是一种珍贵的食品,只有贵族才能享用。到了20世纪,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美国人发明了机械化制作棉絮状棉花糖的方法,并于1904年的圣路易斯世博会上展出。自此,棉花糖才慢慢成为平民食品。

    如今,锦葵的汁液早已被成本更低廉的明胶取代,这使得棉花软糖也成了商店里常见的小甜点,人们甚至将它放进冰激凌中或者烤着食用。经过火烤后,棉花软糖会变成焦糖色的,并拥有香脆的口感。

    爱吃糖的人类

    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都以糖类为主要能源物质。很久以前,人类还需要花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来寻找食物,认准甜味就是保险又高效的觅食策略,因为甜味意味着富含糖分。我们对甜味的渴望是刻在基因里的,这种“本能”让我们从小不用教就偏爱甜食。

    甜食中的糖分容易消化,能比其他食物(如米、面)更快转化为身体可利用的能量,使人迅速恢复体力、心情大好。

吉晚晚 摘自《玩转科学》2023.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