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中国的水果
最中国的水果
今天我们最熟悉的大众水果,很多都是在漫长历史中,由域外传来的:西瓜、葡萄、苹果……但,香甜的桃子不是。它土生土长,原产地就在中国,被我们的祖先驯化为水果、一代代选育出经典品种。它被种在房前屋后、写进诗词歌赋,在上下五千年中,一直如影随形地陪伴着中国人。如果要选一种水果代表中国,我会投桃子一票。
桃,中国好邻居
如果说猫狗等“伴侣动物”是人类的好伙伴,桃子,就是中国人在植物界的好伙伴、好邻居:它很早就被华夏先民驯化,从山野引种到身边,一直伴随着人们。《诗经》提到:“园有桃,其实之殽(yao)。”可见先秦时人们就在园中栽种桃树,享受甜美的果实。再翻翻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有结义桃园,《西游记》有蟠桃仙宴,《红楼梦》有林黛玉葬桃花……从人间到天上,从寻常巷陌到贵族园林,处处栽种桃树,简直可以说,有人烟处就有桃。
傍人而生的桃,也深深融入了中国文化。桃树种在房前屋后,又花果俱佳,因此常寓意家庭和美。桃花灼灼,盛开于春日,便被用来类比青春美貌。花谢后果实累累,被视为子孙昌盛的好兆头。桃子食之饱腹、滋养容颜,便有了象征长寿的含义。桃树还被赋予驱邪迎祥的神力,制成桃符、桃木剑,守护着华夏百姓的日常生活。
桃祖宗出自西南
在植物学中,桃隶属于蔷薇科、李属、桃亚属。桃亚属中,其实大多数种类的果实都干燥不能食用,它们出现在第四纪冰期之前,正是凭借干燥又耐寒的果实,躲过了大冰期的浩劫。但在中国西南部的沟谷中,桃亚属的个别种类却“突发奇想”,演化出了甘甜多汁的果肉,吸引哺乳动物取食。这些另辟蹊径的种类,就是今天水果桃的祖宗。
大约一万年前,大冰期结束,“桃祖宗”的种子被动物带出山谷,渐渐演化出了三个果实可食的物种:光核桃、甘肃桃、桃。光核桃分布局限于青藏高原南部地区,而甘肃桃果子太小,最终,只有桃散播到中、东部地区,被人类选中。
在距今7000多年的河姆渡遗址,就出土了干瘪的毛桃和野生桃核,说明早在史前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吃上了桃。经过人们的栽培选育,桃的果实逐渐变大,直径从4-6厘米,扩大到十几厘米,甜度也越来越高,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样子。
桃的驯化发生得很早,在河北一处商代遗址中发掘出的桃核、桃仁,已经跟今天我们吃桃啃出来的核无甚区别了。也因如此,“桃”这一物种的野生种群,如今已很少见,我们能见到的,绝大多数都是栽培桃树。
毛桃还是油桃?
在驯化桃的过程中,各种桃子品种纷纷问世。我国是产桃大国,不仅产量第一,培育的桃子品种也是最多的。按照果肉颜色分,有白肉桃、黄肉桃、红肉桃,按果形分有鹰嘴桃、蟠桃等,不过最常见的,还是按果皮有没有毛,分成毛桃和油桃。
毛桃是我们最熟悉的桃,果皮上覆盖着一层细短的绒毛,吃之前,还得反复搓洗,把桃毛搓掉。这些绒毛其实是来自“桃祖宗”的遗产,对生活在西南山区的“桃祖宗”来说,果实上的绒毛能一定程度地抵御寒冷。哪怕后来桃传播到了温暖之处,很多品种依然没有“脱毛”,保留了果皮长毛这一原始特征。
有人对桃毛过敏,那也可以选择表皮光亮的油桃。油桃同样起源于中国,最早是普通毛桃的变异品种,难得一见,但经过长期选育,如今已能“稳定输出”。油桃的种子常常发育不完全,无法正常发芽,因此只能靠嫁接繁殖。在欧洲和美国,人们就更青睐无毛的桃子,重点繁育油桃品种。
软桃还是硬桃?
除了毛桃、油桃,对爱吃桃的人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阵营划分”:是选择绵甜多汁的软桃,还是口感脆爽的硬桃?桃的软硬,不像有毛没毛那样纯属品种区别,而是由品种和果实成熟度共同决定的。
多数桃子品种,在六成熟左右,表皮就开始由绿色染上红晕。此时,桃子大小已经定型,味道也褪去酸苦。七成熟时,果皮逐渐褪去绿色,八成熟时,桃肉的糖度逐渐提高,此时便可以采摘。七八成熟的桃摘下后,多数品种都能保持一定的脆度,不容易放软,也就是俗称的“硬桃”“脆桃”。
九成熟时,白肉、红肉桃开始变软、汁水增多,也就是常见的“软桃”了。而黄肉桃在九成熟时,果肉依然能保持一定硬度,所以黄肉桃更适合长途运输和削皮做成罐头。
当然,为了运输销售方便,果园摘桃子一般不会等到全熟。只有自己家里种桃树,才能品尝到“树上熟”的桃子风味——十成熟的桃,一碰就会从枝头掉下来,果肉绵软多汁,甜香扑鼻。
阿蒙 摘自《博物》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