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百科知识

一“字”千金



    一“字”千金

    ——神奇的活字印刷术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前,古人记录文字的方式多种多样,但都非常不方便。

    记录文字

    最早,古人使用坚硬的工具在泥板、石板或龟甲兽骨等物体上刻文字,有时也会使用涂料在石板、石壁上涂涂画画。后来,为了在兽皮或布帛上记录文字,轻便的书写工具——毛笔出现了。那个时候,基本上没有“印刷”这个概念。

    拓印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人开始尝试简单的印刷方式:拓印。

    拓印是把石碑或铜器等物体上面的文字、图形印下来的一种方法,先在这些物体上蒙一层薄纸,让纸尽量贴合物体表面,然后再在纸上刷墨,让文字、图形显现出来。

    雕版印刷术

    到了唐代,古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是先在木板上雕刻出要印刷的文字,然后再用纸和墨印出文字的印刷方法。

    雕版印刷时,首先要在光滑的木板上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让薄得近乎透明的纸的正面和木板贴合;然后再用刻刀把木板上没有字的部分削去,这样有字的部分就会凸起来;最后在木板凸起的地方涂上墨汁,再把纸盖在上面,字就印到纸上了。

    雕版印刷既方便又快捷,制作好的版片还可以重复使用,能印几百部甚至几千部书。不过,雕刻版片费时费力,有时要花费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存放版片要占用很大的空间,而且版片常常因变形、虫蛀、腐蚀而损坏。

    雕版印刷术综合了造纸术、雕刻术、摹拓术等几种传统工艺,是现代印刷术的技术源头,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着突出贡献。

    发明者毕昇

    到了北宋时期,一个叫毕昇的人发明了胶泥活字,这标志着活字印刷术诞生了。在发明胶泥活字之前,毕昇还做过木活字,但木活字刻制困难,沾水后容易变形,还容易和黏合剂粘在一起,所以毕昇最后没有采用它。

    制作胶泥活字

    那胶泥活字是怎么制作的呢?

    先将胶泥做成一个个大小一样的毛坯(pi),在毛坯的一面刻上字,然后用火烧制成型,胶泥活字就做好了。

    胶泥活字就像一枚枚小印章,为了更好地排版,常用的胶泥活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便在同一版内重复使用。

    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时,先要准备一块铁板,上面放上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四周再围上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好要用的胶泥活字,活字版就做好了。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把胶泥活字粘牢。最后在活字版上均匀地刷上墨,就可以用纸开印了。

    活字版克服了雕版的缺点,只要准备足够多的胶泥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加快了制版进度。并且,活字版比雕版占的空间小,容易存储。活字版印完后,还可以拆版,胶泥活字能重复使用。

    活字印刷的印刷效率非常高,不仅能节约大量人力和物力,而且可以提高印刷的质量。

    其他活字

    毕昇发明的胶泥活字是活字印刷的开端。后来,锡活字、铜活字、铅活字等也相继出现。

    伟大的活字印刷术

    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先后传到亚洲和欧洲地区,为知识的传播、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活字印刷术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知识链接

    “当代毕昇”——王选

    王选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科学家,是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创始人,被称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当代毕昇”,曾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比于铅字印刷,激光照排有许多优势:排版印刷效率非常高;便于修改和调整,用起来更灵活;节省人工,减少了铅对工人造成的伤害;物美价廉,降低了印刷成本。

    趣味拓展

    小小印刷员——自制萝卜活字

    看完本期内容后,大家是不是对活字印刷术有了更多的了解?

    现在,请你在家长的指导下当一名小小印刷员,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萝卜活字,体验刻版和印刷的乐趣。

崔小小 摘自《聪明泉》2022.8(上)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