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百科知识

叫牛不是牛



    叫牛不是牛

    古人根据牛反刍的时间确定了牛在十二生肖中的排位;现代生物学中,动物学家同样根据这一特性将牛列为“反刍亚目”。反刍亚目是鲸偶蹄目的一个次级分类。也就是说,反刍亚目的动物除了会反刍外,脚趾头还得是偶数。据此标准,奇蹄目的犀牛自然不是牛了。

    会反刍的动物不光有牛,羊、鹿、骆驼(因脚底的胼胝状肉垫而属于胼足亚目)同样会反刍。为了加以区别,动物学家根据犄角特征、骨骼形态和DNA方面的差异,又将反刍亚目的动物细分成六个科,其中之一就叫“牛科”。

    牛成了“科长”,下属中自然不乏叫牛的,但其中的羚牛和麝牛虽然顶着牛名,血缘关系上却和羊更亲,属于牛科中的羊亚科。

    羚牛也叫扭角羚,成年后体重在250~600公斤之间,是亚洲特有物种,栖息于我国中南部以及印度、不丹、缅甸等国,群居生活在海拔1500~5200米的温带森林中。它的犄角像角马、脸型像骆驼、背部肌肉线条酷似棕熊、后腿却和斑鬣狗近似、四肢短粗如黄牛、扁宽的尾巴又似山羊,俗称“六不像”,在血缘关系上和绵羊最近。由于近些年保护得力,秦岭地区的羚牛数量明显增多,偶尔会和人发生冲突,甚至还顶伤过国宝大熊猫呢。

    再来说说麝牛。它是北极的原住民,因尿液中含有麝香的味道而得名,是牛科羊亚科麝牛属的唯一物种。麝牛大部分时间在海拔700米以下的开阔地活动,偶尔还会出现在1500米以上的地方,平均体重200~410公斤,体长1.8~2.3米,头顶上又大又硬的角质头盾和水牛类似。因浑身长满蓬松厚密的棕黑色长毛,麝牛看上去和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的牦牛很像,两者最明显的差别是尾巴的长短:麝牛的尾巴不超过10厘米,几乎完全被长毛盖住,而牦牛尾巴相对更长,体型也更大。分子研究显示,麝牛和鬣羚及中华斑羚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看了这些不是牛的牛,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这些不是牛的动物为何托名为牛?这就牵扯到生物命名的灵活性问题了。根据生物命名法的规定,给一种动物或植物取名时,只要该名字没有在更早的时间被该物种所属的最大分类单元——“界”(动物界或植物界)内的其他物种使用且该物种此前没有其他命名,该命名即为有效命名。怎么样,就是这么“任性”!

摘自《学与玩》202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