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能飞多高
鸟能飞多高
人类早就梦想着像鸟儿一样飞翔在高空中,飞机实现了我们的梦想。飞机的巡航高度一般是海拔9000米左右,在这个高度温度非常低,空气也十分稀薄。人类到海拔4000米以上的区域就有可能发生高原反应。不过有的鸟类可以轻易达到这个飞行高度,甚至更高。一起来看看它们都是谁吧。
安第斯神鹫:4570米
安第斯神鹫生活在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草原和山区,体长130厘米,体重达10千克。它们是世界上翼展最长的猛禽,翼展可超过3米。安第斯神鹫在海拔3000~5000米的地方筑巢及繁殖。它们善于翱翔,能借助山间的上升气流升高,并悄无声息地飞越沟壑大川。
安地斯神鹫被视为权力、自由和健康的象征。它也是玻利维亚、哥伦比亚、智利和厄瓜多尔的国鸟。不幸的是,安地斯神鹫是一个濒临灭绝的物种。过度捕猎和栖息地丧失是其濒危的主要原因。
白鹳:4880米
春夏季生活在欧洲和中亚中西部地区的白鹳是一种很漂亮的涉禽,以其独特的长脖子而闻名。白鹳的翼展有2.3米,身体大部是美丽的白色羽毛。
白鹳是一种非常强壮的候鸟。它们会迁徙到热带非洲过冬,在迁徙过程中会形成数千只的大群。白鹳飞行的高度可达4880米。
斑尾塍鹬:6100米
斑尾塍鹬是一种拥有独特长喙的候鸟,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繁殖,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越冬。斑尾塍鹬以长距离的迁徙而闻名,可以在7~8天完成11000千米的旅途,其飞行高度高达6100米。
斑尾塍鹬的身体符合空气动力学。与其他鸟类相比,它们在飞行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很少,因此可以不休息就完成如此长距离的迁徙。
绿头鸭:6400米
绿头鸭是一种迁徙的野鸭,广泛分布于中国各个地区,乃至整个北半球都可见它们的踪迹。绿头鸭雄鸟拥有金属光泽的绿色头部和明黄色的嘴,它们是家鸭的祖先之一,但飞行能力却比家鸭厉害多了。立冬前,绿头鸭迁往气候温和的南方,它们通常在300~1200米的高度飞行,最高可达6400米。
胡兀鹫:7300米
胡兀鹫分布于南欧和中国西部的高山地区,栖息在海拔500~4000米的山地裸岩地区。胡兀鹫体重5~7千克,翼展2.5~2.7米。强壮而巨大的翅膀使胡兀鹫成为飞行的能手。为了寻找食物,它们一天可以翱翔9~10个小时,飞行高度可达7300米。
胡兀鹫以吃骨头闻名,而且它们只吃动物尸体的骨头。胡兀鹫的食管非常有弹性,可以整块吞下小骨头。如果骨头太大,胡兀鹫会叼着它飞至50~80米高,然后让它落下,摔成可以吞咽的大小。此外,胡兀鹫的胃酸也可以帮助消化骨头碎片。
黄嘴山鸦:8100米
黄嘴山鸦是一种生活在南欧和中亚高山中的中等体型鸟类。它们因亮黄色的喙而被命名。黄嘴山鸦是世界上筑巢海拔位置最高的鸟类,它们在海拔6500米的地方筑巢。黄嘴山鸦已经适应了在稀薄的空气中生活。
黄嘴山鸦可以在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峰上轻松飞行,飞行高度可达8100米。
大天鹅:8200米
大天鹅是一种大型候鸟,夏天,它们栖息在欧亚大陆被淹没的草地、湿地、苔原、湖泊和池塘中。它们拥有很长的脖子和黄黑相间的喙。冬天,大天鹅会迁徙到低纬度地区越冬。
在迁徙过程中,大天鹅会形成数千只的大群,呈“V”字形飞行。大天鹅迁徙时通常在2500米的高度飞行,但它们飞行的最高高度可达8200米。
斑头雁:8800米
斑头雁的飞行高度可达8800米。曾有登山者目击到斑头雁飞越珠峰,它们也因此一度被人们认为是飞行高度最高的鸟类。斑头雁分布于中亚地区,夏季在高海拔地区繁衍,冬季会迁徙到低海拔地区。迁徙过程中需要跨越一片著名的崇山峻岭——喜马拉雅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上的氧气含量大概只有海平面的1/3,斑头雁是如何在如此稀薄的氧气中维持飞行的呢?原来斑头雁的肺部比飞行高度较低的鸟类更大,可以吸入更多的氧气;而且它们的血液中拥有特殊的红细胞,其中的血红蛋白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氨基酸,可以更快地结合氧原子,为飞行提供足够的能量。
灰鹤:10100米
灰鹤也是以飞越喜马拉雅山脉而闻名。它们生活在欧洲和亚洲的北部。这种中等大小的鸟类翼展在1.8~2.4米之间。它们是一种会进行远距离迁徙的候鸟,在北非过冬。它们在迁徙过程中会形成一个大的“V”形。为了避免猛禽的猎杀,它们选择高海拔飞行。
黑白兀鹫:11300米
黑白兀鹫是有史以来具有最高飞行高度记录的鸟类。黑白兀鹫大约1米长,7~9千克重,翼展在2.3~2.5米。这种鸟类能以35千米/时的速度飞行,并能在空中停留数小时。黑白兀鹫的平均飞行高度在6000米左右。
1973年11月29日,一架在非洲象牙海岸巡航的飞机,飞行在11300米的高度时,其发动机吸入了一只黑白秃鹫,这也是黑白兀鹫飞行高度纪录的证据。
摘自《十万个为什么》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