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之谜
北京故宫之谜
故宫,也叫紫禁城,位于北京,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宫不仅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更是一座神秘莫测的迷宫。
故宫的房间多得数不清。刚开始说故宫有9999间房,也有说是9999间半,哪一种说法更准确?这半间又是哪来的呢?
其实,这半间房是不存在的。它本是指文渊阁楼下西头的一小间。这间面积很小,只有一处用来上下的楼梯,因它独立成屋,就勉强算作了一间。本来这一间是没有的,因为文渊阁放有《四库全书》,又因为讲究风水,所以将这里设置成第六间房,但为了整幢建筑外形美观,又缩小了它的面积,所以它看起来就像是半间房。现在,人们已经测量出,故宫里的房间既不是9999间,也不是9999间半,而是8600多间。
门字不带勾
参观过故宫的游人不难发现,宫中各门匾中的“门”字末笔一律直下至底,没有向上的钩脚,这是为何呢?
这还要从宋朝说起。据说宋时的玉牒殿失火,殿门被烧了个精光。大臣就说:“匾额中的‘门’字,未笔都有脚,带火笔,容易引火招灾,只有把这些匾额都烧掉,才能免灾。”由此,“门”字钩脚带火笔的说法就流传下来。以后各朝各代君王们,就把匾额中的“门”字末笔全部直下,去掉了钩脚。故宫当然也沿袭了这个写法,这就是现在宫中“门”字不带钩的缘由。
隆宗门是保和殿西面的一道门,也是前三殿和后三宫通往慈宁宫的重要通道。
然而就在这么重要的一个门上,却插着一支1813年的箭头!何人如此大胆,敢在这里射箭?
对此,最为普遍的说法就是在嘉庆帝时期有农民起义,其领袖带着队伍攻进紫禁城。但这次起义被平息下来了,皇帝迫于压力下了罪己诏,这个匾额上面的箭头就是当年战斗留下来的痕迹。尽管对于这样的解释,很多人仍然心存质疑,但毕竟没有更合适的说法,真相到底如何,还有待人们继续探究。
故宫的九龙壁,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九龙壁是影壁的一种,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位于紫禁城宁寿宫区皇极门外。
不过奇怪的是,故宫九龙壁从东数第三条白龙的腹部是用木料雕凿成型后钉上去的,其他的部位均是琉璃。有的人认为龙腹的木头位置可能是一个机关,但事实并非如此;还有的人认为可能是工匠偷工减料了,这个说法更不靠谱,毕竟,那是皇家的工程,谁也不敢怠慢,所以到现在人们也想不通。
摘自《实用文摘》2020.8(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