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的由来
东西的由来
“东西”一词,含义极为丰富,用法也灵活,比如:它本身可以指方位,与“南北”相对;要买某物品可以说要买“东西”;骂人的话也作“你这个坏东西”。
“东西”是一切物体的统称,它的来源跟中国的五行有关。
我国古代把木、火、金、水、土称为“五行”,分别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东方属木,代表一切植物,西方属金,代表一切金属矿物,南方属火,北方属水,中方属土。由于水、土、火是自然界常见的,常被古人忽视。木和金则受到人们的重视,被认为可以代表一切有用的物质,因此,人们就用分别代表“木”和“金”的“东”“西”来代表世界上的物体。
宋朝理学家朱熹,有一次在街上碰见朋友盛温和提着一只竹篮子。朱熹问他:“你干什么去?”盛温和答:“去买东西。”朱熹又问:“为什么不买南北?”
盛温和说:“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凡金、木之类的竹篮子装得;南方属火,北方属水,水与火,我这竹篮子就不能装了。所以,只能买东西,不能买南北。”
古时的南北、左右有许多讲究的。
皇帝的宫殿都是坐北朝南,皇帝坐在金銮殿的御座上,永远面朝南边,凡臣民都必须立南面北,叩首称臣。这样就有了“北君南臣”的根本区别,所以有“南面称臣”的说法。
左右在古代也有许多规矩,“右”居左上,自古如此。成语“无出其右”,意思就是无出其上,没有人能再超越了。而“左迁”在古代是指被贬职。
摘自《少年文摘》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