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会告诉你更多
“只要拥有一定的知识,骨头就会透露出许多信息。”“爱骨头成痴”的九条樱子小姐端详着手中的头骨,随即“阅读”出死者是年龄为25~30岁的女性。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杀人犯会将被害者掩埋,企图让蠕虫和细菌毁尸灭迹。可是要知道,即使尸体被埋在泥土中多年,直至皮肉、内脏分解殆尽,剩下的骨头仍保存有案发现场的真相。
樱子判断受害者为女性,靠的是头颅额骨的倾斜度。两性骨骼上的区别,除了骨盆处最明显(男性的窄而深,女性的浅而宽阔,易于分娩时婴儿通过),头骨也存在明显差异:通常成年男性的颅骨大而重,眉弓突出,额头向后上方倾斜;而成年女性的颅骨则相对小而轻,眉弓不显著,额头比较陡直。
至于死者的年龄,则可以通过颅骨缝隙的愈合程度来判断。人的头颅骨骼由好几片拼合成球状,幼年时每片之间会有一定缝隙,随着年龄增长,缝隙不断缩小直至愈合。此外臼齿的磨损程度,也是判断年龄的重要依据:年龄越大,咀嚼面磨损得越厉害。所以樱子小姐观察头骨的缝隙之后,再翻过来看看牙齿,就能将死者年龄划定在25~30岁之间。
蝶骨:在头颅深处展翅
“蝶骨大盗”杀人后,取走头颅内部的蝶骨作为战利品——这个行为不仅变态,而且难度非常高。因为蝶骨藏在头骨的深处,前有额骨、筛骨,后有颞骨、枕骨,如果想把它完整取出,只能想办法把颅骨前半边的骨片拆开后才能完成。
蝶骨形状很像蝴蝶,动画里一点儿都没夸张:它有蝴蝶一样对称的体形,也有向上下延展的四片“翼”,甚至“翅膀”上面的孔洞,也与蝶翅上的“眼斑”有几分神似。
舌骨:骨折致命
樱子小姐通过折损的舌骨,判断出受害人是被勒杀或扼死的——这是法医学上判断死因的经典招数。舌骨位于舌根的位置,形状细长,围成一个半环形,用于附着舌头肌肉、支撑舌头。当咽喉正面受到强烈压力时,比如在缢、勒、扼的情况下,舌骨往往会连同其下的甲状软骨一同折断。
桡骨和尺骨:形影不离的一对儿
樱子小姐家的大厅里,摆放着爱猫去世后留下的骨骼标本,旁边有块牌子:“尺骨”。馆胁正太郎由此推断出,她还养过另一只叫做“桡骨”的猫。因为尺骨是一块不孤单的骨头,它和桡骨并排生长,共同组成人的小臂和动物的前腿。因此,在哺乳动物的骨架中,你总是能找到尺骨和桡骨依偎在一起,就像樱子小时候养的那一对儿猫一样。
骨头标本制作
馆胁正太郎小时候,曾撞见樱子小姐在院子里烹煮狐狸的尸体,似乎还因此受了点儿惊吓。后来才知道,这是骨骼标本制作中不可缺少的一步:把肌肉从骨架上剥离,煮熟后会变得容易。此后,再把骨骼扔往饲养面包虫(黄粉虫)的容器中,让这种甲虫的幼虫来除去残余的皮肉、肌腱和软骨,只剩下结实的硬骨。
当清理完骨架,除去油脂,再进行防腐、漂白之后,就得到了具有科研价值的骨骼标本。骨骼标本可以直接盒装保存,也可以按照动物活着的姿态拼装起来。在标本室里,樱子小姐就帮生物老师调整了兔子标本的姿势。(有关动物标本的内容,详见本刊2014年9月号。)
摘自《博物》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