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来独往的北极之王
在北极,没有谁敢觊(jì)觎(yú)北极熊的王者之位。海豹、北极狐、海象、鸟,包括生活在那里的爱斯基摩人都不愿去招惹这些庞大的家伙。就连偶尔会咬死北极熊的嗜杀鲸,也完全不能动摇它的绝对统治地位。但王者却注定要与孤独为伴,就在那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中,北极熊选择了独来独往。
单身熊妈妈
每年三四月份是北极的早春时节。气温回升,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季节里,雄性北极熊会开始寻找心仪的雌性北极熊——它要抓紧这短暂的温暖升级当爸爸。
然而,北极熊爸爸习惯了独自生活,而且它也并没有抚养熊宝宝的耐心,因此守在怀孕的北极熊妈妈身边最多一个月,就要离开伴侣追求自己的“新生活”去了。可怜的北极熊妈妈不得不独自经历孕育和生产的过程,并承担起抚养后代的重任。
小熊宝宝诞生啦
经过240天左右的孕期,到了每年12月或次年1月,小熊宝宝就要诞生啦!然而,此时正是北极寒冷的严冬,将要生产的熊妈妈得躲进雪洞中避开寒风。通常,新生的熊宝宝都会是双胞胎,只有少数情况是独生或三胞胎。
刚生下的熊宝宝小极了,体重只有几百克,和妈妈比起来,就像大山上的一块小石头。在生命最初的日子里,小熊看不见,也听不见。熊妈妈会日夜看守在宝宝身边,寸步不离,完全依靠之前储存在体内的营养来给小熊哺乳。因为熊妈妈奶水中的脂肪含量很高,小熊长得特别快。4个月左右的哺乳期过后,小熊的体重会窜升到十几千克。
在这4个月的时间里,不能外出捕猎的熊妈妈既要保证自身的能量,还要保证宝宝的营养。所以,一旦熬过哺乳期,熊妈妈会马上带着小熊出洞,锻炼它们的捕食能力,只有晚上才会带着它们回到洞中休息。
熊妈妈会陪着宝宝到2岁左右,这时,小熊已经长大,可以独立应对恶劣的生存环境,然而此时也是它们必须离开妈妈、独自闯荡江湖的时候了。
著名的“大胃王”
北极熊是如今体型最大的食肉动物之一,它直立起来身高能达到3.3米,体重能达到800千克,相当于4只非洲狮。拥有如此庞大的体型,食量怎能叫人小看?北极熊可是出了名的“大胃王”——它们的胃可容纳50千克~70千克的食物,每顿吃上40千克才能算是勉强吃饱。这让它们一生中不得不为了填饱肚子而不停奔波。
北极熊喜欢吃肉,只有在夏天才极偶尔吃点植物根茎,换换口味。所以,小海象、海豹、海鸟、鱼类,还有一些小型哺乳动物成了它们主要的捕食对象。值得表扬的是,北极熊虽然饭量大,但却不贪嘴。它们不会像狼那样,把吃剩下的食物藏起来,等饿了再吃,而是会留给其他捕食者共享。
聪明的捕猎者
尽管北极熊看上去体型庞大,似乎有些笨拙,但它们绝不是鲁莽之辈,个个都是捕猎高手,它们知道在狩猎中,耐心和机警是多么的重要。
北极熊在捕猎中运用最多的战术就是以静制动。到了冬天,为了抓到最爱吃的海豹,它们可以一动不动地趴在海豹出没的冰盖旁边,静静地守候几个小时。等到海豹上来透气的当口,它们扬起巨大的前掌,将猎物打死,然后再用锐利的爪子把海豹拖到冰上,慢慢享用。北极熊用前掌猛拍猎物是它们的拿手绝招。这一掌下去力量极大,任对方如何强壮也抵挡不住。
如果看到猎物在冰面上玩耍,聪明的北极熊绝不会直奔过去,而会从较远的地方偷偷下海。它就像是经过特殊训练的间谍,在靠近海豹的过程中,推一块浮冰做掩护。直到来到猎物跟前,才会以迅雷之势蹿出来,将猎物捕获。
当然,如果在游泳的过程中遇到了海豹,北极熊会装作没看见——对于自己的游泳能力,它们心中有数。尽管它们凭借流线型的身体,宽大的熊掌和不大文雅的“狗刨式泳姿,也算得上是游泳健将,但和海豹比起来,还差得远。所以,只要在水中,北极熊会主动放弃攻击,免得白费力气。
北极之王的御寒秘籍
也许北极熊最初在北极定居下来,想的并不是要称王称霸,而是如何解决更为迫切的御寒问题。在漫长的进化史中,它几乎将自己从头到脚武装起来,不放过任何一个囤积热量的机会,就连耳朵和尾巴都不舍得长长,生怕多散失一点热量。
第一招 时尚中空皮大衣
北极熊之所以能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安然度日,那身一尘不染的白色皮衣功不可没。北极熊这身白色皮大衣不仅可以起到保护色的作用,而且毛又厚又长,密不透风。如果你把手伸进去,会被它长长的毛完全盖住。里面一层毛更加浓密,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更神奇的是,这长毛的结构——每一根都是中空的小管道,可以将从太阳吸收到的热量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体内。研究显示,北极熊这身特殊的皮衣可以将太阳辐射能的95%转换成热能储存起来。
第二招 黑色肌肤
透过这毡垫一般的白色长毛,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被北极熊深藏起来的是黑色的皮肤。其实,它黑黑的嘴巴,黑黑的鼻头或者黑黑的眼圈已经泄露了这个秘密。而这正是北极熊的聪明之处——黑色的皮肤同样有助于增加热量的吸收,再搭配上中空的皮大衣,真正做到了保暖隔热,比电视广告里的那些高科技保暖内衣什么的正宗多了!
第三招 超厚脂肪
虽说武装到如此地步已经够高明了,可北极熊却仍不满意,它誓将武装进行到底。就在黑色的肌肤下面,它还配备着一层几十厘米的超厚脂肪,任北极严寒的雪打风吹,都无法越过这道屏障。北极熊的这门御寒绝技让一般动物都望尘莫及。北极熊也正是靠着这层脂肪和脚掌上的毛垫才能在冰面上泰然行走,而不至于冻得跳起脚来。
北极之王的忧虑
北极熊虽然独来独往地生活在寒冷的北极,但却自得其乐。它们脚踏浮冰,从一处漂流到另一处,自由自在地享受着冰天雪地的生活。在靠近北极的五个国家——美国(阿拉斯加州)、加拿大、丹麦、挪威和俄罗斯的北极海岸线和海岛上都能见到北极熊活动的踪影。
然而,这世外桃源却越来越不那么美好了。北半球的工业国家排放的废气源源不断地流向北极,通过食物链在北极熊的体内留存积聚;温室效应,也让北极冰雪消融,少了浮冰的帮助,北极熊捕获不到足够的食物,就难以度过冬天的严寒;而且,为了保暖,北极熊的皮毛会将空气锁住,多余的热量只能通过四肢的脚掌和面部少量散发,如果全球变暖继续以目前的趋势发展,北极熊很可能会因为过热而死。
目前,北极熊的数量还不到2万。再过10年呢?这个数字是增还是减?这一切,让北极熊在填饱肚子的同时,又多了些关于未来的忧虑。
小贴士
北极熊每隔四五天就会吃掉一只海豹。为了御寒,海豹的身体裹着一层厚厚的脂肪,但是这脂肪十分健康,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因此北极熊吃再多的海豹油脂也不用担心发胖。
什么是温室效应?
我们地球外面有一层“保护罩”,那就是大气层它会吸收一部分太阳热量,而将多余的热量反射回宇宙。有了大气层。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才不会像其他没有大气层的星球那样被太阳照射时气温骤升,而没有太阳照射时气温骤降。大气层就像养花的温室外面那层玻璃罩一样,保证我们地球气温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然而近年来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增加,而大气层则正好把这些热量留在了地球表面,使得地球表面的气温不断升高,导致了全球变暖,破坏了地球的原有环境和生态平衡。这种现象被我们称为“温室效应”。
摘自《小学时代奥妙超级百科》 2014 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