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百科知识

营养食材



    西瓜

    妈妈仔细看

    西瓜是新鲜水果中含水分最高的品种之一,含有大量的蔗糖、果糖、葡萄糖,丰富的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还含有大量的有机酸和氨基酸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宝宝吃西瓜,不仅可以得到丰富的营养,而且有利于开胃口、助消化、利尿、促代谢、去暑疾。

    西瓜皮又叫“西瓜翠衣”,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暑、利尿的功效,可治疗小儿夏季热等症。

    面面俱到

    对于盛夏酷暑吃不下饭,形体消瘦的“苦夏症”宝宝,适量吃点西瓜具有开胃助消化、促进新陈代谢、滋养身体的作用。西瓜搭配薄荷,能缓解宝宝的不良情绪,能清热解暑。

    不过,宝宝不宜吃太多西瓜。西瓜是生冷之品,吃多了易伤脾胃,所以,脾胃虚寒、消化不良的宝宝少食为宜,多食则会导致腹胀、腹泻、食欲下降,还会积寒助湿,引起秋病。一次食入西瓜过多,西瓜中的大量水分会冲淡胃液,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胃肠道抵抗力下降。大量进食冰冻时间过久的西瓜,还会伤脾胃。

    妈妈巧挑选

    选购西瓜时,最好的办法是用手指去敲瓜,成熟的瓜会发出“嗡嗡”的声音;未成熟瓜则是“当当”的响声;而过熟的瓜则是“扑扑”的声音。还可以从外观上来判断,成熟的瓜弹性好,易被指甲划破,瓜皮薄,脐部凹陷较深;过熟的瓜则无弹性。

    搭配有禁忌

    吃完羊肉后,不宜马上吃西瓜,否则易引起消化不良,影响西瓜的清热功效。

    豆腐

    妈妈仔细看

    豆腐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矿物质,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的美称。豆腐的消化吸收率达95%以上。两小块豆腐,即可满足一个人一天钙的需要量。

    豆腐为补益清热养生食品,常食豆腐,可补中益气,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清洁肠胃。豆腐更适于热性体质、口臭口渴、肠胃不清、热病后调养者食用。现代医学证实,豆腐除有增加营养、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外,对宝宝牙齿、骨骼的生长发育也颇为有益,在造血功能方面可增加血液中铁的含量,是宝宝的食疗佳品。

    面面俱到

    豆腐虽好,多吃也有弊,过量也会危害健康。

    1.引起消化不良。一次食用过多不仅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质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2.促使动脉硬化形成。豆腐中的蛋氨酸易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积于动脉壁上,促使动脉硬化形成。

    3.导致碘缺乏。大豆含有的皂角苷能促进人体内碘的排泄,长期过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得碘缺乏病。

    妈妈巧挑选

    北豆腐应选硬度较大、韧性较强、含水量较低、口感很粗、味微甜略苦的。南豆腐一般选质地细嫩、富有弹性、含水量大、味甘而鲜的。

    搭配有禁忌

    豆腐不宜与菠菜、香葱一起烹调,否则会生成容易形成结石的草酸钙。豆腐忌与蜂蜜、茭白、竹笋、猪肝、栗子同食。

    黑木耳

    妈妈仔细看

    黑木耳营养丰富,含有大量蛋白质和糖类。钙、铁、钾、钠、粗纤维、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胡萝卜素以及少量脂肪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

    黑木耳中所含的胶质可将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灰尘杂质吸附聚集,排出体外,起到清涤肠胃的作用。黑木耳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糖类,不仅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也是美容的物质基础。黑木耳中所含的胡萝卜素进入人体后,转变成维生素A,有润泽皮肤毛发的作用。卵磷脂有利于脂肪在体内的消耗,带动体内脂肪运动,使脂肪分布合理,形体匀称。纤维素能够促进肠道蠕动,促进脂肪代谢,有利于减肥。

    面面俱到

    黑木耳比较不容易消化。1岁以内的宝宝,如果肠胃还不错的话,可把木耳磨成泥喂食。因为黑木耳有润肠的作用,多吃会拉肚子,所以不能多喂。

    1岁以后的宝宝,可把黑木耳切成小丁,再制作菜肴。

    妈妈巧挑选

    一看:优质的黑木耳干制前耳大肉厚,耳面乌黑光亮,耳背稍呈灰暗,长势坚挺有弹性。干制后整耳收缩均匀,干薄完整,手感轻盈,拗折脆断,互不黏结。

    二摸:取少许黑木耳用手捏易碎,放开后朵片有弹性,且能很快伸展,说明含水量少;如果用手捏有韧性,松手后耳瓣伸展缓慢,说明含水量多。

    三尝:纯净的黑木耳口感纯正,无异味,有清香气。

    搭配有禁忌

    木耳忌与萝卜同食。

    海带

    妈妈仔细看

    海带的营养丰富,含有碘、铁、钙、蛋白质、脂肪及淀粉、甘露醇、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褐藻氨酸和其他矿物质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同时它的含碘量高,有促进宝宝大脑和性器官发育的作用。每100克干海带含尼克酸1.6克,比大白菜、洋白菜、芹菜高5倍多,尼克酸有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

    海带含碘量高,碘过量和缺乏都会导致甲状腺肿,也就是“大粗脖病”。碘可合成甲状腺素,是促进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物质,能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

    海带还能促进放射性物质锶的排泄,从而预防白血病。

    我国大部分地区居民普遍缺碘。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尤其是宝宝生长发育与智力发育不可缺少的元素。所以,专家建议,婴幼儿应多吃海带类产品。

    面面俱到

    海带应用温水浸泡,待变软后洗净烹食。浸泡的水要充足,并且要经常更换。海带不宜在水中久泡后食用。最好的方法是干蒸半小时,再用清水泡发,就会变得脆嫩软烂。

    妈妈巧挑选

    挑选海带的时候,一定要把海带卷打开,看看海带是否完整,叶片是否厚实,是否有小孔洞或者大面积的破损。有一层白色的粉末,这是好海带的重要标志。

    搭配有禁忌

    海带不宜和柿子、葡萄、石榴、山楂、青果等同时食用。

摘自《婴幼儿 综合能力培养》2014年07月号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