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蛇结缘
根据中国传统的生肖排列,2013年是蛇年。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蛇是一种不怎么讨人喜欢的动物。它们滑溜溜、软腻腻的,吐着信子,在草丛中游走,令人望之生畏。不过,在自然界里,却有很多生物都和蛇有着难分难解的缘分。
蛇莓
你有没有听长辈这么警告过你:蛇最喜欢吃的果子是蛇莓,如果有人吃了它的果子,蛇就会去报复他,所以千万不要去摘蛇莓吃。当然了,这个说法直到现在还没有科学证据能够证明。但蛇也许真的曾从蛇莓上爬过,还不止一次,要知道,这种植物和蛇的生活环境颇有交集——蛇莓喜欢潮湿的环境,常常选择在水沟边,紧贴着地面生活。
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蛇莓的踪迹,但注意到它的人并不多。因为蛇莓本身并不显眼,小小的绿叶,边缘还带了点锯齿。而它的花和果则要醒目一些。蛇莓的花多是黄色的,五片花瓣,仔细看,花瓣外面还有绿色的副萼包着,这也是它最特别的地方。蛇莓的果实呢,成熟了是红色的,有点像微型的草莓,常有贪吃的孩子想尝尝它的味道,但通常会被长辈的警告吓退。也有一些胆大的孩子吃过,据说酸酸甜甜的,味道还不错。
蛇灭门
如果说蛇莓和蛇还算遵循“和平共处”原则,那以蛇灭门为代表的“避蛇植物”就不同了:它们之间只存在“你在我逃”的敌对关系,千万年来从不曾改变。这一点,从“蛇灭门”这一充满杀气的外号中就可以窥探一二。
蛇灭门,大名“望江南”,主要生活在我国南方,是一年生豆科草本植物,拥有卵形的绿色叶子,乍一看,和众多的灌木植物没什么大的不同。但进入6月之后,蛇灭门开出了黄色的花,其与众不同的威力便开始散发出来。蛇灭门在开花时,全株散发出的一种浓郁气味,让很多蛇都避之不及,因此当地人喜欢在庭院附近种植几棵蛇灭门。
更能显示蛇灭门专为克蛇而生的事实是,当10月、11月,蛇类刚进入冬眠时,蛇灭门的气味逐渐变淡;而到了12月,蛇完全进入冬眠状态时,蛇灭门就会枯萎而死,香味也随之逝去。
说完了植物,不妨再说说那些与蛇有关的动物吧。
鼠类
不同种类的蛇有不同的食物偏好,比如有的蛇比较挑食,只吃一种特定的猎物,但对大多数蛇而言,以鼠类为代表的小型哺乳动物才是它们食谱上的热销菜式。这是因为鼠类繁殖能力强,成员众多,分布极其广泛,不仅味道可口,而且相对比较容易捕捉。
再瞧瞧蛇的身体结构,虽然看起来很简单,却拥有出色的柔韧性:它们的身体可以轻松盘绕甚至打结,这使得蛇能在各种环境下运动自如,捕食喜欢到处藏身的鼠类。还有很多蛇拥有“第三只眼”——眼睛和鼻孔之间的颊窝,能感受鼠类等活物身上散发出来的红外射线。此外,蛇还拥有分叉的舌头,能通过湿润的舌头粘附空气中的气味,送回上颌一个特殊的器官进行分析,尝出附近猎物的信息。最后,蛇擅长伏击,捕食猎物时,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袭击,其速度几乎无法容许我们仔细地用肉眼看清楚,而且它们的力量十分强大,甚至能将猎物甩开一段距离——相对柔弱的鼠类显然不是蛇的对手。
蛇雕
没错,蛇是著名的肉食主义者,可是,当蛇准备捕捉猎物之际,它们很可能也正成为其他捕食者的目标。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来形容,再恰当也不过了。
蛇的天敌很多,以犀鸟为代表的猛禽,以及鼬、浣熊、刺猬和狐狸等小型陆地哺乳动物,都普遍以蛇为食。但以上动物远没有蛇雕更让蛇家族闻之丧胆。
蛇雕,又名大冠鹫,在我国主要生活在长江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常绿阔叶林中,数量稀少,名列国家二级珍稀保护鸟类。蛇雕的一生是吃蛇的一生,当它还是幼鸟的时候,父母便给它喂食毒蛇,等它长大了,就成了令无数毒蛇心惊胆颤的“杀手”。
蛇雕拥有专门对付蛇的利器:视力绝佳,蛇只要被盯上,就很难逃掉;身披厚厚的羽毛,尖细的蛇牙难以咬透;脚上覆盖着坚硬的鳞片,能有效抵挡蛇的毒牙的进攻;颚肌发达,将蛇囫囵吞下时,能将蛇头挤成“肉饼”;脚爪又弯又尖,如同钳子一样能紧紧抓住滑溜溜的蛇。更重要的是,蛇雕有一招杀蛇的绝活——因为体形较大,飞行技巧不如小型猛禽来得灵巧,它往往采取居高临下的“定点突袭”法,先选定一棵视野良好的大树,站定之后便“守株待蛇”,等待倒霉的猎物现身,再发动突袭。
有招蛇的生物,就一定有防蛇的生物,看完以上这些,你是不是更加感慨大自然的神奇呢?与蛇结缘的动植物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在蛇年里慢慢去发现吧。
刘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