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博士
为什么计算机也会生病?
知道博士:计算机病毒和生物病毒不一样,它实际上是由某些懂计算机知识,但缺乏职业道德的人编制的能破坏计算机工作的程序。这些人或者是为了“恶作剧”,以显示自己的“才华”,或者是出于其他动机,编写了病毒程序,保存在计算机或软盘上,计算机一旦运行了这些程序,轻则屏幕上出现不正常的图像或文字,重则不能工作,丢失大量重要数据或损坏硬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至今已发现的计算机病毒不少于几千种,我国也有很多,而且传播速度非常快。只有开发研究防病毒软件,才能有效保护电脑程序。
为什么人会出汗?
知道博士:人的体温是恒定的,一般保持在37℃左右,由神经系统体中的温调节中枢控制,使身体产热和散热保持相对平衡。人们吃进食物,通过消化吸收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化为人们的工作活动,一部分以热的形式向外界发散。通过散热过程,身体才得以保持一定的体温。皮肤是人体散热的主要渠道。当外界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辐射、传导和对流是主要的散热方式;当外界温度高于皮肤温度(33℃)时,出汗便成了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夏天,气温经常在30℃以上,有时可高达38℃,出汗就成了人体主要的或惟一的散热方式。因此,夏天人们出汗最多。汗是汗腺分泌出的一种稀淡液体,热刺激汗腺分泌汗液。除此以外,像情绪紧张、饮水过多、身体活动(运动或劳动)量大,也能刺激汗腺分泌汗液。汗腺活动主要在于调节体温,其次也有排泄的作用。大量出汗时,汗液成为汗珠滴落或被擦干,散热效果就不佳;让汗液留在皮肤表面渐渐蒸发,就有较好的散热作用。
为什么吐鲁番盆地被称为“火焰山”?
知道博士:在《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途经“火焰山”,寸步难行。最后,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了芭蕉扇,扇灭了大火,四人方才安全地重新踏上西行之路。书中所描写的火焰山究竟存在不存在呢?事实上,这座烈火炎炎的“火焰山”,指的就是我国著名的吐鲁番盆地。吐鲁番盆地根本没有大火,但为什么书中要说它是“火焰山”呢?
吐鲁番盆地是天山山脉中陷落的一个小盆地,海拔-155米。那里气候干燥,夏季在烈日照耀下,气温上升得很高。又由于盆地陷落很深,热气不易散发,所以6~8月的平均最高气温都在38℃以上,高于40℃的日子也有40天左右,最高气温甚至达到48.9℃。夏季地表的最高温度在70℃以上。沙漠表层的温度可达82.3℃,因此当地流传着“沙子里面烤鸡蛋,戈壁滩上烙大饼”的说法。另外,吐鲁番盆地中横卧着一条红色的沙岩,俗称火焰山,在夏季烈日照射下,把周围映得火红。炎热的气温,滚烫的地表温度,再加上红色的光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火焰山”。
为什么水不能燃烧?
知道博士:燃烧,通常是指物质和氧气剧烈化合的一个过程。酒精、汽油、煤油和水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其中,酒精是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汽油和煤油只含碳和氢。酒精、汽油、煤油都能燃烧。燃烧以后,每1个碳原子跟2个氧原子结合,变成了二氧化碳;每2个氢原子与1个氧原子结合成了水。当全部碳都变成了二氧化碳、全部氢都变成水以后, 它们也就烧完了。从燃烧的过程可以得出,水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氢气燃烧以后的产物。既然是燃烧后的产物,当然它也就没有再和氧气结合的本领,所以,它不能再燃烧了。
核潜艇和普通潜艇有什么区别?
知道博士:核潜艇和常规潜艇最大的区别是动力来源不同,核潜艇是由核动力装置来提供动力的,普通潜艇则是利用电动机而获得动力的。核潜艇的核动力装置由核反应堆装置、循环泵、蒸气发生器和涡轮机等组成。核反应堆装置工作时,核燃料在反应堆内裂变产生高温。当循环管路中的压力经过反应堆时,吸收了大量热能,在循环泵的作用下,高温压力水进入蒸汽发生器,使流经发生器内的水变成高温高压蒸汽。高温高压蒸汽冲动涡轮机的叶轮转动,艇上的螺旋桨推进器也就被叶轮带着一起转动,从而完成了原子能——热能——机械能的转换。
由于核装置释放的能量大,且持续时间很长,因而核动力潜艇推进器的功率极大,水下航速30多节,航程达几十万海里。如果核装置出现故障,那也没有多大关系,艇上的推进器由应急电动机提供动力,使潜艇能继续航行。
为什么航空母舰能载飞机?
知道博士:航空母舰是以一定数量的舰载飞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军舰,实质上它是一座浮动的海上机场。它的基本任务是提供作战飞机,对敌方舰艇、基地、岸基航空兵以及战略目标进行突然袭击,掩护和支援两栖登陆,夺取制空权,在作战海区及海上交通线上夺取制海权,消灭敌水面舰艇、潜艇和运输船队。航空母舰可分为攻击航空母舰和多用途航空母舰两大类。航空母舰上部有一个供飞机起飞、降落用的宽阔而平坦的飞行甲板。它的惟一直层建筑——驾驶和指挥中心位于右舷,其余甲板面积可分为起飞、降落和待机三个区域。在飞机甲板首部装有飞机弹射器,可使飞机加速到足以起飞。此外,飞机着舰时的降落速度仍然很高,着舰后的飞机将很快冲越甲板复飞或掉入海洋,为此在斜角甲板后部装有阻拦索、阻拦网等,以保证飞机安全着舰和停止。
为什么松树会产生松脂?
知道博士:演奏二胡时,把松香抹在琴弦上,就会增进乐器的声响,印刷用的油墨也都掺有松节油。松脂还可作为重要的原料,用于化工产品之中。松树里为什么含有这种东西呢?原来,松树的根、茎和叶子里面,密布着许多细小的管道,这是松树的细胞间隙。这些管道衔接起来,构成了一个纵横交错、贯通整个树身的完整的管道系统,植物学家称之为树脂道。树脂道是由一层特殊的分泌细胞围合起来的。分泌细胞在松树的生理代谢过程中分泌松脂,并输送到管道里贮藏起来,这种工作从松树一发芽就开始了,并不停地进行着。当松树受到伤害的时候,松脂就从管道里流出,把伤口封闭起来。松脂中有些物质还能挥发到空气中,杀死有害病菌。因此人们认为,松树产生松脂实际上是它的一种自我保护功能。
为什么血型不合就不能进行输血?
知道博士:血浆里含有能起粘合作用的凝集素,红细胞里则含有能被粘合的凝集原。凝集原有两种,A和B;凝集素也有两种,α和β。A和α、B和β是两对冤家,碰到一起就要“打架”,扭在一起产生凝集反应。人的血型分4种。A型:红细胞里含有凝集原A,血浆里含有凝集素β;B型:红细胞里含有凝集原B,血浆里含有凝集素α;AB型:红细胞内含有凝集原A和B,血浆里不舍任何凝集素;O型:红细胞里不舍任何凝集原,血浆里含有凝集素α和β。输血时如果血型不合,输入血液中的凝集原A与病人血浆中的凝集素α相遇,或输入血液中的凝集原B与病人血浆中的凝集素β相遇,就会发生凝集反应,导致红细胞皱缩变形,引起生命危险。所以,血型不合者千万不能输血。
摘自《开心趣味百科》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