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恐怖的“骷髅”谜案·
王春华
2008年10月23日中午,德国女星安妮娜驾车路过杜塞尔多夫郊区时,突然一个不明物体从天而降,正好砸在她车的挡风玻璃上。她定睛一看,居然是一个血肉模糊的骷髅头!安妮娜顿时吓得大叫一声,晕了过去……
骷髅头从天而降
出事后,警方很快就介入了调查。经法医检验,那是个30岁左右女性的头颅,死亡时间约在72小时以上。杜塞尔多夫那几天没有发生任何刑事案件,没有人报告人口失踪,更没有发现无头女尸,这个骷髅头怎么会从天而降?她的尸身又在哪里?
很快,有传言说,因为安妮娜喜欢出演各种性感角色,“伤风败俗”惹得天怒人怨,这是老天在警告她,如果她继续执迷不悟,后果恐怕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谁知接下来又发生了多起天降骷髅头事件,目击者最多的一次,是2009年2月的杜塞尔多夫州选举时发生的。当时选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数千选民正在排队等着投票。忽然,一个炸雷响过,接着是一声怪叫,一颗血淋淋的骷髅头不偏不倚掉落在选举台上,吓得众人四散奔逃……
据不完全统计,仅从2008年10月到2010年4月,就有70多个骷髅头落在杜塞尔多夫附近,简直就是在下“骷髅雨”!让警方困惑的是,天上掉下来这么多骷髅,附近各州县却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经检验,这些骷髅头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相同点都是死亡时间不长,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0年夏,杜塞尔多夫又闹起了“骷髅鬼”。有目击者曾亲眼看到过它们,据他们描述,“骷髅鬼”的身体只是一副骨架,披着黑色的披风,肩上扛着一把长长的弯镰刀,还会发出恐怖的怪叫声。骷髅鬼的眼睛洞里闪着绿光,像探照灯一般射得很远,据说绿光射到谁,它就会要谁的命,尤其是年轻的女性……
骷髅鬼束手被擒
41岁的德斯旺是杜塞尔多夫的资深警长。2010年9月的一天傍晚,他开车路过一个街口时,忽然,有几个孩子指着天空叫喊:“看,那是什么?”
德斯旺抬头一看,只见昏暗的天空中,一个眼睛发出绿光的骷髅人肩扛着一把弯镰刀,在云端时隐时现特别诡异。德斯旺连忙掏出手枪,冲着骷髅人就是一阵猛射。他把子弹都打完了,骷髅人依旧在天空飘忽,发出一阵阵阴森森的怪笑后才很快消失在了云层里。
联想到传言中骷髅鬼每次伤人都会先出来寻找目标,德斯旺连忙把此事向上司作了报告,并通过电视,要求所有的年轻女性最好不要单独外出。
虽然作了预警,但第二天一大早,警方还是接到了报案:一名年轻女子在家中被害,死者的头颅不见了。
随即,已经变成骷髅的人头竟然被挂在电报大楼的塔楼顶上。让人想不通的是,电报大楼是杜塞尔多夫的最高建筑,高达213米,外面全是光滑如镜的玻璃,人根本爬不上去,里面到处是监控,可是监控录像上却什么也没有看到,这个“骷髅鬼”是怎么把骷髅头放上去的呢?
为了尽快破案,警方在安排警员四处蹲守的同时,还发出10万欧元的悬赏令。
根据一个养鸽人提供的线索,德斯旺带人在钟楼上发现了几套紧身黑色衣服,衣服上用白漆画着逼真的骨架和骷髅造型,如果它飘在半空中,在昏黄的天空背景下,远远看去就是一副骷髅。他马上安排人悄悄地进行了蹲守。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正在行凶的骷髅鬼被蹲守的警察抓获。
经审讯,此人名叫科斯奇,3l岁,是个电器助理工程师。他承认此前几个骷髅鬼杀人的案子都是他干的。原来,科斯奇因为遭到女友的背叛而对所有的女人都产生了一种报复心理。他听说死人的眼睛里能留下最后看到的影像,会给警方破案留下线索,联想到这两年骷髅头雨的事正闹得沸沸扬扬,他索性来了个移花接木,残忍地将被害女性的头颅割下,做成骷髅。
科斯奇还交代说,作案前空中飞过的骷髅鬼,是他将可以充氢气的气球骷髅放到了天上,里面还安放了电子玩具,可以遥控自动发声,所以它们会怪叫,气球在越飞越高的同时经受不住气压变化就会炸成碎片。他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为了转移视线,让人怀疑这些事都是“骷髅鬼”干的。不过,他坚决否认把头颅挂到了电报大楼以及那70多个骷髅与他有关。
正在审讯时,一个从天而降的骷髅头,竟然将警察局大楼的玻璃窗砸了个大洞。看来,这个案子还远没有告破啊!
气象学家妙揭真相
杜克斯是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摄影爱好者。2010年春,他带着摄影器材,在巴斯拉向导的陪伴下,到德国北部山区跟踪拍摄了几个月的候鸟。在德国北部等地,他发现由于历史、文化、经济和迷信等多方面的原因,很多当地人依然保留着给死者实行“天葬”的习俗,就是将逝者放到深山里用石头垒起的天葬台上喂食秃鹫,让这些神鸟把逝者带进天堂。
得知了杜塞尔多夫诡异的骷髅头事件后,杜克斯想:会不会是那些秃鹫将逝者的头颅叼到了杜塞尔多夫?
2010年10月,杜克斯回到剑桥大学。有一次跟几个同事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他把这事当怪事说了出来。没想到他的同事、气象学家杰斯多说:“那也说不定,虽然杜塞尔多夫离德国北部有2000多千米,但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也完全能让秃鹫把几千克重的东西叼过去。”
饭后,他拉着杜克斯回到办公室,指着地球仪说,由于地理的原因,每年的秋冬和春季,德国北部山区都会形成一种西北气流,气象学上称之为季风。由于高山作用,这股风带很窄,它们会沿着北部山区一直延伸到德国南部,而杜塞尔多夫正好地处这条风带的尽头。如果秃鹫借助季风,它们就可以非常轻松地把几千克的骷髅头带到那里。
杜克斯一边听,一边轻轻地点头。
2010年12月初,杜克斯正好有一个到德国讲学的机会,为了揭开谜底,他抽出一个星期的时间,再次来到了德国北部,对秃鹫进行了跟踪观察。通过观察,他接受了杰斯多的观点。但是,既然它们已经不远千里把骷髅带到杜塞尔多夫,为什么又要将它从半空中丢下去吓人呢?
回到剑桥大学,杜克斯再次向杰斯多请教。杰斯多拿过一张地图,一边用铅笔画一边进一步解释说,西北季风沿着德国北部来到杜塞尔多夫附近,正好与来自南部的南暖湿气流迎面相遇,这两股气流交汇的结果就是多雨,所以杜塞尔多夫也被称为“雨城”。因为这个原因,西北季风成了强弩之末,秃鹫借助不了季风的力量,再带那样的重物肯定会非常吃力,假如再遇到狂风暴雨,受到雷电的惊吓,它们就会不得不把骷髅丢下。
“据我了解,德国的生态环境正在恶化,秃鹫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很大破坏,骷髅头就像一个小储藏间,里面有可以吃的东西,但一时半会又打不开,于是秃鹫们把它当做宝贝,不由自主地随着季风来到了杜塞尔多夫。至于那只挂在电报大楼上的骷髅,我想一定也是它们干的,还有偶尔有骷髅会发出怪声,我想可能是因为骷髅上有很多孔,是风吹过造成的。”杰斯多不紧不慢地分析说。
杜克斯认为杰斯多的分析非常有道理,连忙在互联网上将谜底告诉了还在杜塞尔多夫的朋友们。他在信中说:“也许这些骷髅的灵魂已经到达了天堂,让我们为他们祈祷吧!”
·航空母舰——移动的海上军事基地·
易 白
航空母舰(以下简称“航母”)往往被称为“海上巨无霸”,因为它是海军舰艇中最大的舰只。2011年6月初,中国航母已在建造的消息引人关注。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建造航母?我们需要建造多少航母?我们有实力建造航母吗?
为什么要建航母
可以说,航母是世界上花费最为巨大的一种武器装备,动辄需要几十亿到上千亿美元的建造和维护费用。既然如此“烧钱”,为何一些大国还争相建造航母呢?这是因为强大的航母编队集防空、反舰、反潜以及对岸攻击的作战能力为一体,是当今海战战场上最强大的力量。它使传统的海战从平面走向立体,从而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海战。航母是一支强大的具有高度机动性的国防和军事力量。中国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要在世界上真正赢得别人尊重,不能没有航母。
需要建造多大的航母
航母专门用于携带海军舰载飞机,供它们在海上起飞和降落,并配合它们在空中的各种行动。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航母并非一个单纯的海上机场,而是一个可移动的军事基地。当今世界上,有9个国家拥有航母。
从大小上来区分,航母可分为大型航母、中型航母和小型航母。究竟是建造大型航母好,还是发展中小型航母更有利呢?
这要看这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实力,也与国家军事、外交等因素密切相关。近些年来,中国国家利益和海洋利益不断拓展,进出口贸易90%以上要依靠海上运输;尤其是我国的台湾省还没有实现和祖国统一,沿海特别是南海被他国侵占的情况仍十分严重。因此,中国发展航母,没必要在小吨位上徘徊,可能得先借鉴学习中型航母的建造经验,待时机成熟,再图更大的发展。
建造航母需要什么技术
航母的设计和制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一国的科技实力也是重大考验。根据美国海军工程规范,通常美国航母建造时要经过船体放样、船体机件加工、船体装配、设备安装等12道“高精尖”工序。其中航母的船体放样最为关键,它需要标准化的大型试验水池、风洞及超高速计算机作为依托,目前世界上不到10家公司有能力完成这些工作。
航母的核心部分是动力系统。从动力上来区分,航母可分为核动力航母和常规动力航母。核动力航母以核反应堆为动力,常规动力航母则以蒸汽轮机为基本动力。根据美国的相关研究,3万吨以上的航母采用核动力合适,而未来他们的航母规划是逐渐实现全电力化。
中国目前在造船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建造航母应该说问题不大。但是,毕竟是第一次建造,而且没有人给我们提供技术支持,主要靠自主研发,因此资金投入多、研制周期可能要长一些。
航母需要配备哪些武器
当然,即使—个国家建成了航母,也不能说该国就能跻身海洋国防大国。航母不过是—个“壳”,决定其战斗力和防御能力的主要是舰载机。舰载机包括歼击机、轰炸机、预警机、电子战机、反潜机等。歼击机和轰炸机可直接把敌人消灭在距离航母数百千米之外的陆地或海域。从理论上说,没有一种舰载雷达的扫描范围能超过预警机,没有—种舰载反舰导弹的射程能超过战机的航程,没有任何—种舰载反潜设备的反潜能力能超过反潜机或反潜直升机。
除了要发展舰载机外,航母自身的防御也很重要。航母虽然能投射大量的空中武力,但是其本身的防御能力薄弱,所以航母会装备一些自卫武器,比如火炮、导弹等。美国15艘左右的军舰才能形成一个航母编队。
目前,中国距离拥有具有战斗力的航母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我们已经开始建造航母,向真正的海军大国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少男少女的“心事”·
方 圆
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花季相逢,有的女生有了“莲的心事”,男生有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更有甚者,开始偷偷地或者堂而皇之地谈起了恋爱。男生、女生之间的朦胧情愫一直是中学生的热门话题,随着时代发展,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令家长和学校颇为忧虑。
真爱不是给别人看的
有些中学生在异性交往上越来越开放,有的行为甚至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比如,有在同学中牵线搭桥扮演月老的;有到处晾晒自己真挚的恋情作为炫耀资本的;还有人不只是在校外,竟然在教室里、校园里,旁若无人地做过分亲昵的恋人举动,让人汗颜。
解读 情感发育正常不等于已经成熟。由于生理和阅历的原因,中学生都还处于成长期,远未成熟。所以,即便是在崇尚个性自由、思想解放的发达国家,也不会提倡中学生恋爱的。这不是对感情的珍视和尊重,也不是真正理解爱的表现,这恰恰是不成熟的表现。真正的爱不是给别人看的,更不会不分场合没有分寸地示爱。你越珍视这份感情,就越不能让它变得肤浅;越尊重对方,就越不能亵渎他(她)。更何况,作为集体中人,你不能不考虑你的行为对自己,对他人、对环境带来的影响。
恋爱是要有资本的
很多同学会认为,古人在我这样的年龄早都为人父母了,我还早吗?于是戏谑地说:“我想早恋可已经晚了。”
解读 你不要忘了古人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古人的平均寿命有多长,古人有着什么样的人生。一位父亲教育早恋的儿子,儿子反唇相讥:你跟我妈恋爱时不也没比我大几岁嘛!父亲没有动怒,而是向儿子列举了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向他妈妈求婚时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然后语重心长地说,没有能力负担你对对方的爱,没有能力为你的感情负责,即便60岁恋爱也是早恋!是啊!真正的爱不只是一时的激素刺激,而是一生一世的牵手,彼此要负责任的。而对于正在上学尚未自立的我们,自己的生活还要父母来负责,要他人来保障,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只顾谈情说爱呢?
把爱的种子埋在心底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某某同学交往过密并未影响学业,反而促进了两个人的进步,最后双双考入理想大学。
解读 如果真有的话,那也是特例中的特例。他们的交往肯定也是有分寸、有尺度的。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忘了自己的责任,有长远的规划和人生设计,不会因小失大,因一时而失了长远。他们把对对方的情感变成了前进的动力,而非阻力。管理好自己恰恰是他们对自己情感的珍视,也是他们较一般同学情感上更成熟的表现。但这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现实是一旦陷入情感旋涡,当事人基本上都会因之分散精力,不能自己,影响学习,更有甚者还对身心产生伤害。所以,如果你不能保证不影响自己、不扰乱别人,如果你真的是一个责任心较强的人,如果你真在乎这份情感,希望它能结出甜果,就不要轻易让它爆发,而是把这颗种子埋在心底,等到适合的时候再让它发芽开花。
异性同学交往有原则
有的同学不会处理与异性同学的关系,便不愿与异性同桌,也很少同异性说话,同学关系疏远.自己也显得不合群,很难融到集体中。而有的同学又在异性交往上过分随便,称兄道妹、吃吃喝喝、唱歌跳舞、玩玩闹闹,还有的整天出双入对,送吃送喝外加护送回家,久而久之,自己也说不清情感什么时候变了味。
解读 凡事都要讲个分寸尺度,异性同学交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需掌握一些技巧。我们不应因噎废食,也不应随意超越界限。只要自尊自重,与异性相处热情而不矫情,大方而不狂放,就能把握好自己,也不给别人造成误解和伤害。
摘自《青少年科技博览》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