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点滴
“碰”出来的生意
“第一桶金”?发了大财吗?不,你想错了,这是带引号的,只是区区三元而已,但也算是我的“第一桶金”啊。
酷爱读书的我,看到书中那么多名人的创业故事,心里痒痒的,也想赚点钱,可是妈妈生怕耽误我的学习,总是推三阻四。我只好在班上动起了心思,看能不能做点“小生意”。
碰碰球,灵感来
这不,机会来了。我们班正流行一种叫“碰碰球”的玩具。因为价廉物美,一向抠门的老妈也爽快地让我买了一个。每到下课,班上同学一人一个,划定界线,碰得不亦乐乎。大家商定规则:胜方可以赢得败方的那个碰碰球。我心想,这可是个“发财”的好机会啊。于是赶紧琢磨起我的这个碰碰球,改进它的发射器,之后试了试,哈哈,威力无比!
“战斗”打响
课间,我找到好朋友吴云昊,准备先和他“切磋”一下。我们找到一块空地,开始“战斗”。我先将碰碰球放在界线的一边,然后把棒棒糖似的发射器靠近碰碰球,一按开关,它便如离弦的箭一般射了出去。好险,只差一点就挨到边界了。吴云昊的碰碰球使劲一撞,我的球差点出界!我屏住呼吸,胜负在此一举,可别把我的“本钱”输了啊。苍天有眼,我赢了。初战告捷,我开始找其他同学“比试”。慢慢地,我的“战利品”越来越多。
我开始盘算着把这些“货”卖出去。这时,宋涛峰也赢了好多,他也想卖。我担心他抢占班上的一大半市场,心里有些着急。听说他叫价“一元两个”,我心想:反正这也是我赢的,干脆卖得更便宜些,一块钱三个吧,薄利多销嘛!
说干就干,我赶忙在班上推销着。很快,我的九个碰碰球便被一抢而空。我喜滋滋地数着那来之不易的三块钱,心里乐开了花。
六个包子显真情
放学后,我赶紧买了六个包子带回家。一开门,我便大喊着:“妈妈,看,我买的包子!”妈妈好奇地问我钱从哪儿来的,听着我津津有味地讲着来龙去脉,她又好气又好笑。
想想这“第一桶金”,可真是来之不易啊!
学生和老师的那些事
杨晴
老师说的哪些话最伤同学们的自尊?老师的哪些言行最让大家反感?9月10日教师节来临之际,小辣椒在小读者中举行了个特别“听证”会,来看看大家的答案吧。
这5句话很伤人
最伤学生自尊的语言——你给我滚出去;
排名第二的是老师们常说的“神经病”、“二百五”、“垃圾作业”等口头禅;
名列第三的是老师在家长面前,给学生妄下评论:“你孩子没救了!”;
除上述3条外,“我从来没碰到过你这么笨的学生!”“拜托你不要拖全班的后腿。”也让同学们感到很反感。
这7类行为让人很受伤
同学们反感的教师行为共有7大类,分别是:作业量太多;上课提前、下课拖堂,擅自挪用音体美及课外活动时间;批评时爱翻旧账,动辄向家长告状或把家长叫到学校;留学生晚放学;处理事情还没调查就下定论;对待学生因其家境、学习成绩好坏而不同;对学生扔书、撕书、扔粉笔头,用教鞭敲讲台。
有苦也有甜
现实中的老师可能是跟大家想象中的或是电影里的老师反差有点大,但同学们要知道,老师也是凡人,想想他们的不容易吧:上课时,我们坐着,他们站着;我们可以说悄悄话,可以偷吃零食,他们要不停地大声讲课,所以老师都有咽炎的“职业病”;我们听烦了,可以开小差,答不上问题可以向“同盟军”求援,但他们不能讲烦了,脑子要一直转。虽然老师们这么不容易,但他们还是觉得教书生涯有苦也有甜,你看——
苦 周岩老师(甘肃省兰州市通渭路小学):很多家长都对放学后老师留部分同学写作业不理解。一旦超过10分钟,他们就开始骂人,认为我耽误了他们的时间。其实,老师也是爱学生的,之所以留他们写作业,也是为了让这些同学的成绩有所提高。
甜 庄兰琳老师(甘肃省兰州市通渭路小学):有一阵子我嗓子发炎,很不舒服。下课时,班上的一名学生站在教室门口怯生生地问我:“老师,您是不是嗓子不舒服?我给您拿了点药。”随即,他拿出一盒西瓜霜润喉片。顿时,一股暖流在我的心头涌动……”
其实,老师也是普通人,在很多同学眼中,他们就是家人、朋友。
老师,我想对你说……
上海市第四中心小学 柴钧彦:一次上课时,在桌子下翻看一本《奇幻王国历险记》。这时,孙老师走过来没收了那本书。这下惨了,那是我借的书,我怎么向人家交代啊!
晚自习时,叶老师走进教室,坐在椅子上开始批作业。我发现那本被孙老师没收的书就在讲台上,于是我装作若无其事地对叶老师说:“老师,这本书是我掉在地上,被同学捡起来给孙老师的。”叶老师看了我一眼,就把书给了我。我高兴得那叫一个心花怒放。
第二天,孙老师见讲台上的书不见了,就问我怎么回事。我的心怦怦直跳,但还是坚持说叶老师同意给我的。孙老师没有多问,就走开了,我松了一口气。谁知,下课时两位老师竟同时派同学把我叫到办公室。
“真没有想到你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为了得到书,不惜丢掉诚实的品质,你说哪个更重要?”叶老师似乎失望到了极点。孙老师没有“骂”我,只是语重心长地跟我讲道理。我第一次在老师面前流下了后悔的眼泪。之后,我再也没有骗过任何人,因为就算你骗过天,也骗不过自己的那颗心。是老师让我明白了这个道理。
湖南省长沙市燕山小学 肖雅:我们英语老师姓唐,我们都亲切地称他“Mr.唐”,可时间一长,就被同学们叫成“蜜糖”了。
“蜜糖”老师人如其名,脸上经常挂着笑容,说话也很幽默,上课时喜欢和我们开玩笑,所以只要是“蜜糖老师”上课,我们教室里总会充满欢声笑语。“蜜糖”老师很敬业,经常加班加点辅导同学们学习,还常想出各种各样的有趣办法,激发大家学英语的积极性。有一天,他拿着一大把小花来到教室。“今天,我要教你们一个新的问答句型,大家学会后,我们一起来做有趣的游戏,表现好的同学我会奖给他一朵小花。”一听,大家都来劲了,认认真真地学完了新的句型。这堂课,“调皮大王”被表扬了好几次,连平时几乎不举手的同学都举起了手。下课时,“蜜糖老师”的小花开在了同学们的手中。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实,老师没那么高不可攀,你身上也一定有可以让别人学习的地方,你是学生,同时也可以是老师;老师,有时也可以是学生。
摘自《中国少年儿童》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