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恐龙宝典
平滑侧齿龙
19米 50吨 侏罗纪
平滑侧齿龙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可怕的食肉动物之一。像长头龙一样,它也属于一个称为“上龙类(Pliosaurs)”的巨大海生爬行动物家族。平滑侧齿龙的头骨像小汽车一样大,牙齿长达25厘米。它用鳍状肢在水下“飞行”,用巨大的颌骨咬碎鱼、乌贼、菊石和鱼龙,还有不慎走得太靠近水边的恐龙。2002年发现的一具完整的平滑侧齿龙骨架是人们迄今所找到的最大的恐龙。
大盖鱼
60厘米 5千克 白垩纪
大盖鱼是一种中等大小的鱼,身体短而宽,鳍很大。科学家认为这种鱼已经灭绝了,但人们在1938年又重新发现了它的近亲空棘鱼!
恐龙的幼体
化石证据表明,恐龙的幼体具有大脑袋、大眼睛和短小的腿——就像人类的婴儿一样!类似于鸟类,小恐龙的身体上可能也覆盖着柔软的绒毛。
破碎的蛋壳化石表明,小慈母龙出生后要在巢中待很长时间,在此期间老恐龙负责照顾它们。像鸟类一样,慈母龙将食物带回巢中喂养自己的孩子。而大多数其他种类的小恐龙破壳后很可能就被丢下,需要自谋生路了。
慈母龙
9米 4吨 白垩纪
慈母龙是鸭嘴龙类的典型代表,它以植物为食,具有坚硬的喙和强壮有力的颌骨,两眼上方长有像角一样的小突起。慈母龙结成巨大的群体在北美洲长途跋涉,雌龙每年都要回到老地方,在泥土中挖出2米宽的巢穴,产下多达20枚椭圆形的蛋,
恶魔龙
2米 35千克 白垩纪
这种像狗一样大小的兽脚类恐龙的门齿像矛一样伸出,很可能是用来抓鱼的。它的种名knopfleri是根据20世纪80年代恐怖海峡摇滚乐队主唱马克·克诺夫勒的名字命名的。发现这块化石的科学家们在将它挖出来的时候,正在听他的音乐!
马门溪龙
22米 27吨 侏罗纪
这种发现于中国的蜥脚类恐龙拥有长达15米的脖子,这也许是有史以来最长的脖子了,这使得它不必移动巨大身体的其余部位就能够到食物。它们成群生活,群体中的成年恐龙保护幼龙免遭像永川龙那样的食肉者的袭击。
巨椎龙
6米 500千克 侏罗纪
这种常见的原蜥脚类恐龙具有长长的脖子和尾巴,有一个小脑袋和宽大的爪子。它可以用双腿奔跑,足迹化石表明,它在原蜥脚类恐龙中是跑得比较快的。
巨齿龙
8米 1吨 侏罗纪
这种大型肉食性恐龙具有粗大的脖子,短而强壮的前肢,弯曲的巨大尖牙,还有凶悍的长爪子。它命名于1824年,是命名最早的恐龙,直到今天我们仍在沿用这个名字。
巨盗龙
8米 4吨 白垩纪
巨盗龙是植食性动物的梦魇:个头大、速度快、灵活而且聪明。它具有剃刀般锋利的牙齿,四肢上都长有同样锐利的爪子,第二趾长达35厘米。它的爪尖是指甲一样的角质,既坚硬又锋利。当它们成群捕猎时,几乎可以杀死它们所遇见的任何动物。
大带齿兽
10厘米 200克 三叠/侏罗纪
这种长相酷似鼩鼱的小动物是最早的哺乳动物之一,它的尾巴、身体和吻部都很长。它用尖利的牙齿捕捉昆虫。像今天的小型哺乳动物一样,它在夜间捕食,这时大多数鸟类和爬行动物正在休息。
黑山龙
12米 8吨 三叠纪
这种产于非洲的原蜥脚类恐龙具有厚重的骨骼,庞大的身体上有一条长长的尾巴,长脖子末端长着一个小小的脑袋。像许多原蜥脚类恐龙一样,它的后腿比前腿长、
地蜥鳄
1米 250千克 侏罗纪
这种海生爬行动物看起来很像趾间有蹼的鳄鱼,但它的尾巴更像鱼。它细长的颌骨上排列着许多牙齿,非常适于捕捉滑溜溜的鱼类。像鳄鱼一样,它也到岸上产卵或晒太阳。
肿头龙类
这类中等大小的植食性恐龙具有像鸟类一样的髋部结构,像它们长角的近亲一样,也成群生活。它们以拥有厚重的头骨而著名,其厚度可达25厘米。在繁殖季节,雄性在争斗中可能用头互相顶撞,就像今天的野山羊那样。
小肿头龙
0.5米 15千克 白垩纪
小肿头龙是迄今发现的最小的恐龙之一。这种小型植食性肿头龙发现于中国。
摘自《小爱迪生》第2008.24总第15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