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雨后春笋长得特别快?
竹子多生长在我国气温较高、雨量丰沛的南方。竹子分地下和地上两个部分,长在地下的叫地下茎,俗称竹鞭。地下茎横向生长,和地上的竹子一样有节,且多而密,节上长着许多须根和芽。芽在生长过程中,有的钻出地面,发育成竹笋,再长成竹子;另一些芽并不长出地面,而是发育成为新的地下茎。
地下茎节上的芽,因冬天气温低,土地干燥,生长得很缓慢。到了春天,气温转暖,这些芽就向上生长,破土而出,外面包着几层壳,这就叫春笋。
但如果土壤干燥,它长得并不快,若是这时下了一场透雨,水分大增,土壤变得疏松,“喝”够水的芽就会纷纷窜出地面,出的又多,又快。所以,人们总是把某些生机勃勃的事物比作“雨后春笋”!
摘自《少儿知识探索》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