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百科知识

拉贾斯坦的色彩神

沙漠与沃土 阿拉瓦利山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褶皱山脉,它将拉贾斯坦邦分割成西北和东南两大区域。从西北部多沙缺水的广袤荒漠地带,地形逐渐演变成东部和东北部靠近哈里亚纳邦相对肥沃的土地。 拉贾斯坦邦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土地被位于阿拉瓦利山脉西北面的塔尔沙漠所覆盖,塔尔沙漠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沙漠地区。由于塔尔沙漠上沙丘密布,所以拉贾斯坦邦又被称为“沙丘之国”。 红黄蓝白的城堡 到拉贾斯坦邦西部的荒漠地带游览的一大乐趣是造访五颜六色的城堡。首府斋浦尔俗称“粉红之城”,是爱好天文的沙瓦·贾伊·辛格王公于1727年所建。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建筑物被涂成粉色,看上去好似用红色砂岩建造而成。整个老城区似乎一直享受着这种粉红色。1799年建造的风宫是斋浦尔的标志性建筑。斋浦尔、德里和阿格拉构成了印度旅游的黄金三角。 土黄色的杰塞梅尔城堡由土邦王拉奥·杰塞于1156年建造。城堡附近曾经是古代驼队的驿站和印度西部的重要贸易中心。在绵延的沙漠和蓝天之间,黄色使得城堡在古朴苍凉中增加了宏大气势。在这宏大气势中也有精细的雕刻和图案,让人依稀辨认出昔日的华丽。 梅兰加尔意为“宏伟的城堡”,它是印度现存最大的城堡之一。它耸立在焦特布尔市中心一座125米高的小山上,城堡里的主人统治这个地区长达400多年。站在梅兰格尔城堡上俯瞰老城区,就会看到一片靛蓝色的民居,如同童话里的故事背景,让人惊讶于居民的大胆和浪漫。 乌代布尔是一个灰白色的城市。灰白色的神庙,灰白色的居民,灰白色的饭店,给人一种恬静与和谐的印象。其实印度北方有很多灰白色的建筑群,但是乌代布尔的灰白色却是来自一种信仰。传说是一只白兔引领当地国王在此地建立城堡。当地民众认为白兔闪出的白光象征吉祥,便把房屋都涂成了灰白色。 曼达纳和塔巴延续的传奇 在有关拉贾斯坦的历史书中,占据读者视线的多是部落间的战争纠纷、王国的兴衰更迭,却很少提及其民间传承的大量、鲜活的手工技艺,以及那些经由一代代口耳相传而得以保存的生动故事。 古杰拉特的牧羊人,赖格尔的牵驼人,贡巴尔的陶器工人,还有波帕尔、曼冈尼亚和朗加地区的民间音乐家和讲故事的人,他们是这片土地的活力所在。而在印度河文明时期(公元前3000—前2000年)的陶罐上就已有所体现的古老的传统绘画艺术——“曼达纳”和“塔巴”,就借助这些人的妻女们延续着。 曼达纳来源于北印度方言,意思是“装饰”,实际上是指绘制在门槛和走廊上的图案。这种图案线条简约,且极具象征意义。曼达纳历史极为悠久,最早起源于寺庙和高等种姓宫殿装饰。主要是为了祭奉掌管兴旺、富饶和财富的女神拉格丝米,以及保护天花患者的女神湿塔拉·玛塔。 与含蓄内敛的曼达纳相比,另一种被绘制在墙壁上的大型图案则被称为塔巴,同样是来源于北部方言,其意思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符号”。正如字面意思所指,塔巴的色彩十分鲜明,形象饱满而奔放。塔巴主要表现乡村生活环境中的动物、植物和人,有些也吸收了曼达纳的特有图案,如六芒星和八芒星,是乡村生活中的主要元素。 由于取材自由,塔巴本身就是一本富有活力和诗意的动物寓言集,它生动体现了印度女人精湛的绘画技巧和敏锐的观察力。她们从来没有见过哈多提地区的密林,却能够根据长辈们的描述画出古代的狮子、大象、老虎和热闹的狩猎场面。这些熟悉的形象和传说也是长辈留给她们的遗产。 曼达纳和塔巴并非只在拉贾斯坦邦得以保存,如今在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周边地区同样也能见到。不过就图案和色彩的多样性来说,拉贾斯坦邦都可堪称是这种古老手工装饰艺术最后的家园。 宁静乡村的鲜活传统 在拉贾斯坦邦栋格地区有一座名叫“台物浦”的宁静小乡村,那里是曼达纳和塔巴传统保留得最鲜活的村庄之一。台物浦村只有一条“中央大道”,常年被黄沙所覆盖。村民们大道两边种植了大片的小麦和黍米田。午后慵懒的阳光下,几头水牛在田间踱步。 这里的房子都是用混合了干草的黏土建造的。我们到达的时候,恰逢印度教重要的节日迪帕瓦里刚刚结束,村里家家户户都对房子进行了一次豪华的装饰,所以整个村子光彩夺目,到处都是用白色和赭石色新绘的图案。 丰收女神拉格丝米在旱灾猖獗的拉贾斯坦邦农村地区备受敬仰,迪帕瓦里节的庆典就是为她举办的,每年从收获期,即每年6月底或7月初的第一场雨开始,直到9月的季风期结束。 村里各家妇女绘制庆祝节日的图案各不相同,既有几何、漩涡这样的曼达纳图案,也有自己创造的神灵图像。印度教徒认为,人们从图案中可体会神灵的存在。太阳慢慢升起,阳光照射到绘制的图案上,仿佛给图案注入了生命。图案流畅的线条在明媚的阳光下仿佛向人们讲述生命轮回的含义。 本迪小城,神话世界 在出发前,本迪就被定为这趟印度采风之旅必去的目的地之一。这个三面被山环绕的乡间小城位于科塔(Kota)城北面37公里,是一座围以城墙的风景如画的小镇。它坐落在阿拉瓦利山脉的狭窄的山谷之中,东、北、西三面以参差不齐的山岩为屏障。 小镇高处的塔拉加尔城堡建于1345年,现已面临崩塌,四周杂草丛生。站在古堡的最高处,您可以既可俯瞰整个倚堡而建的旧城,也可以远眺墙外土黄色崎岖贫瘠的土地,特别是在日落时分,这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美。 在本迪的小街上闲逛,随处可见住家在屋外墙壁上绘制的彩色壁画。本迪的绘画以展现宏大的节日场面和复杂的飞禽走兽而著称,被认为是阿贾斯坦邦最顶级的民间绘画艺术之一。它在18世纪曾达到一个顶峰,凡看过它的人无不对其明亮丰满的色彩、优雅的人物造型以及匠人精湛的技艺印象深刻。 宫廷和狩猎的场面是本迪街头画永远的题材。此外,人们也热衷于根据印度教中克利须那的传说发挥想象,绘制神色各异的黑面神形象。然而最令人沉醉的还是那些当地少女的描绘,也许是朝夕相处的缘故,那些墙上无论是在沐浴、思念恋人,还是舞动莎丽的少女都像随时能从画中走下来一样。 所有的画面形象均用黑线描框,以增强鲜活感。调色盘里一般只有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却能够混搭出丰富的色彩。和印度各地的壁画一样,本迪街头画的颜色十分精彩,完全是一场镜头的盛宴,黑色和赭石色一般用于表现宫廷人物,黄色表现金属器皿,战马和大象一般被涂与一种近似栗子壳的颜色,以反衬勇士们身上鲜澄或鲜红的战服。 焦特布尔:蓝色之谜 焦特布尔意为“拉久德哈(Rao Jodha)之城”,得名于15世纪拉索王朝的拉久德哈王公。它坐落于塔尔沙漠外围的南部,是一个浸润在英雄诗史中的城市。塔尔沙漠曾静静地旁观了无数伟大的英雄事迹和不朽的背叛行为,而焦特布尔正是出生于一次背叛。历史上,以来自太阳和出身于罗摩神为傲的拉索人组成了最富有声望的拉其普特人氏族,他们曾统治过许多王国,并于14世纪建都于焦特布尔以北9公里的曼多瑞(Mandore)。1437年,当拉久德哈的父亲即当时的王公被其亲信刺杀后,他逃到莫卧尔王国(Manwar)寻求庇护。20年后,拉久德哈迎来了自己的胜利,他快速、冷酷而果断地实施了报复,从父亲的亲信手中夺回王国。后来,因为曼多瑞太容易受到攻击,为了满足战略需要,拉久德哈决定重新选择一个都城。 在征求当地一位修道者的建议后,拉久德哈做出一个极端的决定,把他的新都城建立在距曼多瑞10公里处的贫瘠丘陵Buker Chiria上。建造工作于1459年开始,却到19世纪末才完成,因为莫卧尔王国的历代君王都很重视这个富丽堂皇的伟岸工程,希望把它写入属于自己的史册。拉久德哈不惜拆除散布在曼多瑞的废弃要塞、宫殿、纪念碑和寺庙,以便用更低的成本尽快修建他的新都城和堡垒。而那座矗立于高山上的堡垒则被他命名为梅兰加尔,意为“宏伟的堡垒”。 今天,随着焦特布尔城扩张成为拉贾斯坦邦的第二大城市,城墙与堡垒与被近50年出现的新城区一点点啃噬。 但是静静躺在梅兰加尔城堡脚下的焦特布尔古城基本上保持了完整的原貌。站在城堡上眺望,这座城市仿佛是一支白色与蓝色的交响曲,“白浪”无限翻滚,却倒影着天空的一片蔚蓝。正方形或矩形的多层房屋大都建造在红色沙岩之上,这也是该地区地主要地质材料。人为设计的被一段段楼梯连接起来的露台层层叠叠,顺着地势向下排列直至城中心,其间点缀着大面积的水洼,水面反射出蓝色建筑发出的宁静光芒。 老式房子主要建造在高高的方形底座上,爬上几级台阶后就能到达一个隐蔽的走廊。房子的正面一般装饰有拉贾斯坦邦特有的遮窗格栅,阳台与弓形窗外包裹着镂空拱廊。入口处与走廊上时常布有图画,它们通常是在婚礼或许多贯穿印度宗教日历的节日时被画上去的,包括拉克西米神(Lakshmi)、象神加那希(Ganesh)和湿婆神(Shiva)的画像。我不时驻足这些石头房子前,品味门窗上的精美雕花,以及各种宗教题材的绘画和精心描饰的图案,然后继续徜徉在浅蓝、天蓝、水蓝、湖蓝、深蓝和靛蓝组成的世界中,从童话般的意境中取乐。

庆东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