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人名楼
岳阳楼
岳阳楼屹立于岳阳城西北高丘的城台之上,地面海拔54.3米。岳阳楼的楼顶为层叠相衬的“如意斗拱”托举而成的盔顶式,这种拱而复翘的古代将军头盔式的顶式结构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它的建筑艺术价值无与伦比。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情景交融,气势磅礴,语气铿锵,尤其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哲理精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为人们广为传诵。《岳阳楼记》名传千古,岳阳楼也名满四方。
黄鹤楼
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楼之一,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相传它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1700多年来屡建屡毁,最后一次毁于清光绪十年(1 8 84年)大火。据《极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干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知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曲笛吹奏之后,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后来李白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黄鹤楼从此名声大盛。
蓬莱阁
坐落在山东半岛的蓬莱阁,自古就有“仙境”之称。传说汉武帝多次驾临山东半岛,登上突入渤海的丹崖山,寻求“蓬莱仙境”,后人就把这座丹崖山唤作蓬莱。恍如仙境丹崖山立在海边,临海的一面是陡峭的绝壁,山岩纹理是暗红色,故有此名。蓬莱阁建于山顶。远远望去,楼亭殿阁掩映在绿树丛中,高踞山崖之上,恍如神话中的仙宫。游人至此,仿佛置身于海天之间,真有出尘超凡之感。在蓬莱阁上,有时可以看到海市蜃楼。
滕王阁
滕王阁始建于宋代,1300多年来,历经兴废28次,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3层,高27米,宽约14米。1926年军阀混战时,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建国后,江西省政府重建滕王阁。滕王阁之所以享有盛名,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那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写下这篇令在座宾客叹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王勃作序后,又有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历史上称为“三王文章”。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
小 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