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始皇兵马俑到古希腊神像,从敦煌飞天造型到米朗基罗的大卫——雕塑,这门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始终以凝固的时空承载着人类文明的灵魂。5月17日,一场聚焦中西雕塑艺术的讲座《从兵马俑到大卫——中西雕塑的造型逻辑与美学密码》在陕西省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吸引了三百余名听众前来聆听,现场气氛热烈。
主讲人:石村 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
石村以禅宗“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美术境界为引,阐释艺术认知的递进与回归。他指出,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艺术便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西方艺术各自形成了独特的造型体系。在对中西雕塑的造型体系进行比较中,他表示西方重形:从《掷铁饼者》到《大卫》,精准解剖与动态捕捉体现对物理真实的执着,空间立体感与戏剧化张力成为核心。中国尚意:《马踏飞燕》以力学平衡原理,展现骏马矫健英姿。《麦积山石窟造像》以柔和线条传递“中庸”之美,追求“气韵生动”而非形似。在深入挖掘中西美学思想与雕塑造型观念中,他表示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脉络中,毕达哥拉斯“黄金分割”与亚里士多德“美在秩序”奠定比例至上的科学精神,柏拉图“艺术即模仿”强化对真实的再现。在中国,老子主张返璞归真,庄子推崇“大巧若拙”,孔子“中和之美”塑造含蓄表达,佛教“空灵”理念则赋予雕塑虚实相生的禅意,如唐代佛像的流动衣纹。
最后,石村分享了自己的雕塑作品《乡情》《长城魂》《石锁》《静谧的雪原》等,并呼吁大家在雕塑艺术欣赏中,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鼓励艺术家们坚持文明交流互鉴,守正创新,创作出具有中国气派的时代精品力作。
讲座现场
此次讲座为听众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中西雕塑艺术的大门,不仅让大家欣赏到不同文化背景下雕塑艺术的魅力,更引发了大家对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思考。听众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讲座,拓宽了艺术视野,收获颇丰。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西安市长安北路14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