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馆区丨亲子沟通“四大家” 看看您是哪类?

时间: 2023-05-29

  “都9点了,你作业做完了吗?没做完你还磨蹭什么?还不快去写作业!”

  “叫你加衣服你不加,看这会儿感冒了吧!”……

  5月27日下午,在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区举办的家庭教育亲子互动讲座中,爸爸妈妈和孩子们角色互换,用演绎的方式记录了很多家庭中真实的沟通场景,40多位家长共同学习了亲子沟通技巧。

  本次活动邀请雁塔区妇联家教中心高级讲师、高EQ高级讲师、青少年潜能开发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中国心理学会认证动力催眠师、儿童注意力训练师董笛为读者带来《有效沟通怎么说》家庭教育讲座。

小朋友和家长角色互换演绎家庭沟通场景

  “在亲子沟通中,往往容易沟而不通,家长常常会给孩子提出很多要求,要求孩子完成这或者完成那,其实孩子与家长之间并没有达成思想上的共识和情感上的通畅。这是亲子沟通中非常容易产生的问题。”

  在董老师看来,在亲子沟通中,往往有四大类沟通障碍。

  第一类,家长成为“批评家”导致的沟通障碍。

  家长可能常常说类似的话,“说好了只玩20分钟,你就没有一次可以自己停下来,能不能有一次有点自控力,说到做到?”

  董老师提到,在这样的沟通方式中,家长没有关注到孩子的情绪,只想表达自己的不满,用嘲笑、讽刺、指责、贴标签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从而造成亲子很大的代沟和隔阂,对孩子的自尊造成莫大伤害。

  第二类,家长成为“预言家”导致的沟通障碍。

  “看吧,我早就告诉你,这样……”这是这类沟通障碍的典型表现。这类家长常常对孩子提供一些劝告,建议或分析原因,有时会长篇大论,表现出自己的逻辑推理很行或高人一等的言行。

  这种命令的语气,其实非常常见。但往往会造成心灵的威胁,而扼杀孩子表达的勇气,让孩子觉得自己无能。

  第三类,家长成为“道德家”导致的沟通障碍。

  “你不应该这样,这种行为是不对的”……这样的话相信很多家长都说过,这种采取说教的方式,告诉孩子什么是“应该”与“不应该”做的行为,会让子女感到不胜其烦而认为父母唠叨。

  第四类,家长成为“安慰家”导致的沟通障碍。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至于这么难过,都会过去的”这样的话语也常常出自家长之口。当孩子有负向情绪的时候,这些话语虽然心存好意,但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理解他。

  董老师认为,在亲子沟通过程中,需要先进行自己的情绪管理,客观地描述孩子行为本身,而不是指责孩子的行为。陈述事情本身,而不是陈述自己的情绪。家长应当向陈述家长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感受,她建议,以“我”字为中心去进行沟通。

董老师和家长互动沟通

家长在认真进行记录

  活动现场,家长和孩子们频频与老师互动,很多家长对老师的讲解重点进行了记录,有更多的家长拿起手机对老师讲解的重点进行拍照。活动结束后,家长们也纷纷表示收获满满,希望能再次参与活动。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西安市长安北路14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57号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