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边区政权与国民党政权的关系
边区的工农苏维埃政权是在摧毁国民党的地方政权以后建立起来的。因此,当苏维埃政权一出现,国民党的军队和政府,就把它“围”起来,企图消灭之。所以,两者之间完全对立,“你死我活”,没有调合的余地。
1935年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并决定把苏维埃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稍后又改为民主共和国),以容耐各抗日阶级、阶层和党派。此后,共产党和苏维埃政权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消除两党两军和两个政权之间的对立。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及其和平解决,停止了内战,实现了国内和平。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中国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得到了国民党方面的响应,两党两军和两个政权之间的敌对状态基本结束。
经过国共两党之间的多次谈判,1937年9月,共产党方面正式取消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也改组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并声明为中华民国的特区政府。同年10月,国民政府行政院第333次会议,以任免方式,承认了陕甘宁边区政府为国民政府行政院的直属地方政府。两个政权的“敌对”关系正式结束,变成了一种“隶属”关系。
但是,“隶属”关系是名义上的。因为,国民党方面始终想要取消,或者消灭陕甘宁边区,而共产党方面仍然坚持边区政权的新民主主义实质,坚持独立自主,不允许国民党及其政府“插足”边区内部,两者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依然存在,有时还十分尖锐。到了1939年,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对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欲置边区于死地。只是由于共产党和边区政府方面采取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方针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才把斗争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两党两军之间的统一战线才没有破裂,使名义上的“隶属”关系得以保持。
抗战胜利以后,特别是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的进行,以及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停战协定的签订,两个政权之间表面上的“隶属”关系仍然得以暂时的维持。但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发动内战的准备没有停止,要消灭共产党和解放区的反革命阴谋也没有变。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反动势力对于人民的民主势力的原则,是能够消灭者一定消灭之,暂时不能消灭者准备将来消灭之。”①1946年6月底,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全国内战,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就全国说,解放区政权与国民党政权再次进入公开的“敌对”状态。具体到边区,1946年11月召开的边区第三届政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作出加速土地改革和准备战争的决定,号召全边区人民保卫边区,保卫党中央,坚决粉碎国民党胡宗南部对边区的进攻,最后地结束了边区政权与国民政府之间名义上的“隶属”关系,开始了公开的对立和斗争,直至国民党政权在西北地区被彻底摧毁。
① 《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毛泽东选集》第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