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湜
(1903—1968)
柳湜,乳名克立,化名辰夫、乃夫、方直、罗斐、楚士。湖南长沙人。少年时就读于长沙第一高等小学堂和徐特立首创的长沙第一师范。五四运动后,受其兄柳直荀和进步同学影响,阅读了许多社会主义书刊。1921年后义务为湖南自修大学附设的外文补习班教授英文,1924年赴北京半工半读,1926年因病返湘。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在中共安徽省委工作时被捕,在狱中精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等著作。1933年4月底出狱到上海,在《申报》流通书馆工作,并在《申报》辟“读者指导”专栏。次年该专栏被查禁,柳湜被解职,遂与李公朴等另组《读书生活》半月刊,后又创办读书生活出版社。1936年参加邹韬奋《生活日报》的编辑工作,主编《生活日报周刊》(原名《星期增刊》)。此间,他还与沈钧儒等发起成立上海救国会,后受中共组织指派赴汉口创办《全民周刊》,曾主编“战时社会科学丛书”。1938年7月参与主编《全民抗战》三日刊,武汉沦陷前随刊移重庆。
1940年12月,柳湜摆脱国民党特务的监视,离开重庆,于1941年初来到延安。由于上层统一战线工作的需要,中共组织没有让他公开自己的身份,而是以救国会中央执委的身份出现,担任了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参议员,党的任务直接由林伯渠、谢觉哉、李维汉等个别下达。开头12个月,柳湜以生活书店总编辑的名义,代管在延安开设的华北书店。随后出席了11月在延安召开的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被选为边区政府委员兼任教育厅厅长。毛泽东曾对他说:“知识分子缺乏实际,要到实际中去。”柳湜按照毛泽东的指示,时刻注意深入实际,坚持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做好本职工作。
柳湜主持政府教育厅工作之后,亲自主持拟定了《1942年教育工作计划大纲》,经1942年1月5日边区政府政务会议通过。《大纲》规定:1942年边区教育的中心工作应该是:第一,建立正规教育制度;第二,提高各级教育质量;第三,继续推行新文字,消灭文盲。这个文件,成为推动边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文件之一。延安整风运动时,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成立以林伯渠为主任的学习委员会,柳湜是委员之一。同年3月31日,他参加了《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
1942年10月30日,边区政务会议决定:为着统一并加强边区干部教育和国民教育起见,在教育厅内设立教育委员会,以柳湜、贺连城、李维汉、徐特立、刘景范为委员,柳湜任主任委员。1943年1月29日,边区教育厅为了解决中等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召开了中等学校教育调查会,柳湜出席并主持了这次调查会。会后他亲自起草了《边区中等教育发展情况》的报告,总结了边区中等教育六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推动边区中等教育发展的措施。
1944年10月至11月,柳湜主持召开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毛泽东亲临大会,作了题为《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的讲话,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工作方针。
11月15日,柳湜代表边区政府教育厅向大会所作的边区教育问题的总结报告中提出,要认真培养地方知识分子,群众教育坚持需要与自愿原则,集中反映了毛泽东《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的基本精神。他明确指出今后的方针是:第一,认真培养边区知识分子,是各级党政及教育机关最重要的任务,各级政府要负责提高现任干部的文化水平,消灭干部中的文盲及进行政策教育,同时分区与县政府要负责办好中等学校与完小(高小);第二,开展群众教育运动,必须根据群众的需要和自愿,废止强迫动员,要适应农村环境,采取各种不同的组织形式,从最简单到较正规的,不求整齐划一,要适应当前群众迫切的需要,今后群众教育要以反映生产、卫生为中心。并指出群众教育最终目的是消灭全边区的文盲。
1945年7月1 3日,柳湜和范长江等代表解放区新闻记者协会,出席了在延安召开的中国解放区人民代表会筹备委员会,并被选为以周恩来为主任的中国解放区人民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
1946年1月14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召集边区七个中学校长、教导主任、地干班主任及教员代表共35人,在延安举行中等教育会议。柳湜指出:有计划地培养边区知识分子与提高现任区乡干部的文化,是今后中等学校的总任务。
1947年3月,胡宗南大军进攻延安时,柳湜受中共中央的指示,离开陕甘宁边区东渡黄河,前往晋察冀解放区。同年5月,任冀中行署教育厅厅长。北平解放后,又任北平市教育局局长,负责北平教育界的接管工作,为恢复建立学校的教学管理秩序而操劳。1949年3月,中共上海地下市委情报委员会书记吴克坚,经李维汉介绍,通过柳湜与国民党中央航空公司副总经理查夷平的亲戚关系(查为柳的姨父),对中国、中央两航空公司进行策反工作。柳湜向查夷平作了说服动员,坚定了查策动“两航”起义的决心和信心。4月,中共地下组织通过查夷平将国民党首席和谈代表张治中的家属秘密送往北平。又经五个月的策划,国民党中央“两航”公司爱国员工终于在香港起义。9月,柳湜作为中华全国教育工作者代表会筹委会代表,在北平出席中国人民政府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柳湜先后任北京市教育局局长、教育部视导司司长、《人民教育》总编辑、教育科研所所长,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机关党委书记等职。他是中共八大代表,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正当他为新中国教育事业再立新功之际,1958年被康生加上“莫须有”的罪名划为“右派”,撤销了党内外一切职务,开除了党籍。1961年6月,他撰写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史与教育专著多部。1968年4月12日,他被一伙人突然抓走,逼其承认自己是叛徒,受到残酷迫害,于4月22日离开人间。1979年6月14日,柳湜得到平反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