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一、继续贯彻减租减息政策,开展查租保佃斗争

房成祥 黄兆安


    1945年9月23日,解放日报发表了题为《秋收与减租》的社论,指出:“今年的秋收和减租工作,不仅为了支援前线,而且也是为了巩固解放区,奠定解放区和平建设的基础”;“在秋收时节中,必须注意发动群众进行减租工作”;在老解放区,“要检查过去减租的情形,如减租不彻底的地区,要重新发动群众进行减租。”11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减租和生产是保卫解放区的两件大事》的指示,指出:“国民党在美国援助下,动员一切力量进攻我解放区。全国规模的内战已经存在。我党当前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站在自卫立场上,粉碎国民党的进攻,保卫解放区,争取和平局面的出现。……只有减租和生产两件大事办好了,才能克服困难,援助战争,争取胜利”。11月16日,解放日报根据上述指示发表了题为《减租与生产》的社论,1946年3月26日,解放日报又发表了《减租减息是一切工作的基础》的社论。中共西北中央局与边区政府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的精神,领导陕甘宁边区广大农民群众结合普选运动与生产工作,比较普遍地开展了以“查租保佃”为主的减租减息斗争,取得了重大的成绩。
    陕甘宁边区内部分为分配过土地和未分配土地的两种地区。抗战胜利前后,在已分过地的地区虽然还有一些土地纠纷,也有些租佃问题,但这类问题不普遍,也不是主要问题;而在未分过地的绥德、陇东、关中这三个区域,虽然在贯彻减租减息政策方面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还较普遍地存在着减租不彻底或明减暗不减的问题,有的根本没有减,有的减租不保佃、不换约,或今年减明年又加。在陇东的庆阳、合水、镇原三县减租不彻底的情况比较普遍。据庆阳驿马关区5个乡对104户地主的检查,其中有43户明减暗不减;有的用大斗收租;有的借重新丈量土地来扩大原租地亩数以增加租额;有的改定租为活租以提高租额;有的把减的租作为欠租,用此等方法对抗减租,使农民得不到减租的果实。绥德县延家岔地主延振华变卖土地转营高利贷剥削。子洲县双区四乡地主霍云台卖地放帐,并借口“自种”把租给佃户王文金的地抽回让其荒芜。子洲县双区四乡地主霍某对其佃户说:“先按四六分(活租),若将来公示下来再按三七分,我再退给你。”(农会查出后已追出多收的租子)子洲县裴区二乡庙沟地主朱正福威胁佃户说:“若要减租,每垧定2斗租子,不按减租条例则每垧1斗租子”。更严重的如佳县石板村的租额从1940年到1945年冬从未减过,经过1945年冬结合选举运动进行深入的查租才弄清实情,开始贯彻了减租政策,在关中分区也较普遍地存在减租不彻底的问题。
    根据上述情况,从1945年9月到1946年6月,在陕甘宁边区各县,主要是在绥德、陇东和关中这三个分区的广大的未分过土地的区域(其中也有部分县、区、乡分过地)以及延属分区、三边分区的一部分未分过地的区域,开展了“查租保佃”(检查减租减息政策的执行情况与保障佃农的佃权)的斗争。
    边区各级领导机关都比较重视查租保佃的工作。陇东分区专署和地委在10月上旬即已针对本地区遭灾歉收、减租普遍不彻底的问题指示庆阳、合水、镇原三县,在“秋收后应普遍复查减租,务使减租达到彻底,今年应按歉收或灾年酌情实行再减或免交,各县已订之临时减租标准,经试行若有不合适者,须根据具体情形予以修改”,并特别强调指出:“在减租工作中,必须组织群众自己去进行,并切实保障佃权;华、曲、环三县,则应切实保障群众已分得之土地,若有人侵犯其既得利益,应依政府法令处理”。陇东分区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实地指导解决租佃等问题,如庆阳县30里铺四乡开乡代表会时,分区马专员到会指导,最后作出了全乡秋田歉收免交地租的决议。绥德地委在1945年秋选举运动开始时就指示各县要结合选举开展查租保佃工作。11月14日,绥德专署向各县发出指示,详细地规定了减租保佃办法。1946年5月,央共关中地委根据上年秋冬普选运动中群众提出的880个地权问题与308个租佃问题(占选举运动中提出的全部问题的12%强),召集有关干部进行研究,对这些问题分类提出了处理的方针与详细的办法,即地主夺回租地的应即归还;地主强要租子的要无条件退回;对于典当土地、管理荒山、租赁地基等也规定了具体处理办法。在未分过地的区域主要存在租佃问题,要继续彻底复查减租,发动农民清算,追回地主以各种方式多收的租子,并切实保障佃权。1946年3月初,延川、固临县参议会作出了有关土地、租佃、借贷的决议案。如延川县参议会关于土地、租佃、债务的决议规定:今后应重新登记土地,确实统计公地;不许讨要旧社会的债项(有人还暗中讨要);农村贷款月利不能超过10%,粮食借贷春借1斗夏还1斗3升,秋还1斗5升,全年以5升行息。1945年11月新解放的安边县也于1946年3月初举行了首届临时参议会,作出了立即在本县实行“二五减租”的决定。安边县的佃户集会成立农会,向地主算帐,要回多交的租子,到5月该县在东滩区5个乡开展了减租运动,为在全县普遍开展减租运动创造了条件。
    总之,这一时期的减租减息和查租保佃斗争,帮助贫苦农民克服了困难,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政治与生产积极性,密切了党群关系,为了彻底贯彻减租减息政策并在必要时及时转入彻底消灭农村封建土地制度的土地改革准备了条件,从而也为边区的和平民主建设以及粉碎蒋介石国民党的全面进攻的自卫战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陕甘宁边区革命史/房成祥 黄兆安主编.—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