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反包围、反进犯、反偷袭取得重要战绩
(一)边区联防军援迎359旅北归
359旅从中原突围后,于7月底进至陕南商洛地区,8月2日解放了镇安县。胡宗南急调76师的第24旅、第144旅,36师的第123旅,17师的84旅等从东、北两面压挤,企图聚歼359旅。为了缩小目标,行动方便,359旅决定兵分两股寻路打回边区。旅长王震率两个团向甘肃镇原、宁县、正宁方向突围。胡宗南察觉359旅北返意图,迅即调兵封锁川陕公路,并调38师的第28、84、135、1、123、144、12等旅约19个团的兵力堵截于西兰公路沿线千阳、陇县、平凉一带。359旅再次面临危局。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立即受命主动出击南线,援迎359旅突围北归。彭德怀即指挥联防军警备第1旅、第3旅、新编第4旅和部分地方游击队组成左、右两翼兵团。左翼兵团由陕西长武、彬县之间突破,右翼兵团由甘肃平凉、泾川之间突破,地方游击队分散活动于旬邑地区,迷惑、牵制敌人。8月23日,警备第1旅及游击队分三路首先向正宁、旬邑土桥等地进攻,迫使敌人收缩守备彬县。在占领旬邑、耀县周围9处据点后,左、右两翼主力立即全线出击,攻占太平镇、屯子镇等敌据点。正在陇县以南与敌激战的359旅,得知边区主力出击迎接的消息后,勇气倍增,以日行军150里的速度,绕道陇县以北,从长武、泾川间穿过敌西兰公路封锁线,于8月29日在屯子镇与边区右翼兵团警备第3旅会师。至31日,359旅抵达边区庆阳,边区政府派出副主席刘景范等人前往慰问,高度评价和热情颂扬了359旅在中原突围中的卓越战绩。359旅另路突围的第7团,艰苦转战30天,经甘肃徽县、两当、六盘山等地,从平凉以西穿过西兰公路,在边区联防军主力的配合下,由孟坝以北进入边区,于9月8日抵庆阳。《解放日报》报道了359旅英勇善战的事迹,并指出:359旅的胜利北返,宣告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围歼中原解放军计划的失败,打乱了蒋介石胡宗南军队进攻边区的计划;同时,增强了边区的武装保卫力量,鼓舞了边区军民备战抗敌、保卫边区的斗志。
(二)北攻榆横、东打吕梁,巩固与扩大边区
胡宗南部倾巢围堵359旅并进犯鄂豫陕根据地,致使其进攻关中分区的计划夭折,且在追击中消耗很大,甚为疲惫,难以立即组织对边区的进攻。这样,边区南部就恢复了暂时稳定的态势。
驻榆林的国民党邓宝珊部,在全面内战开始后,一反过去和共产党合作支撑北线,保护边区的态度,听从国民党陕西省政府的命令,在边区北线不断发起牵制性的袭击,其22军86师一部从9月30日开始向边区境内的佳县、米脂、靖边等地发动多次进攻,并侵占了佳县北部的徐家西畔等村镇,以配合胡宗南的南线进攻。
驻守横山一带的国民党保安部队,一直对打内战不满,其副指挥胡景铎在抗战时期(驻固原)就深受共产党的影响,全面内战爆发后,他继续和边区保持联系,并受安边国民党新编陆军第1军第11旅起义的鼓舞,愿意响应共产党的号召,举行反内战起义。
为了打击袭扰边区北线的国民党军并策应受胡景铎影响的陕北保安部队起义,陕甘宁边区联防军乘南线胡宗南军整补之机,主动发起榆横战役。10月初,参战部队作了周密的计划与准备,以绥德分区之地方人民武装为先导,消灭横山东南石湾等地的反动武装,以绥德警备区新编第4旅、陇东警备区警3旅、三边警备区新编第11旅为主力,由地方武装配合,三路会攻横山。10月12日,绥德分区地方人民武装由高朗亭率领,以一营兵进力逼石湾,由国民党保9团副团长张亚雄等人作内应,于当晚迅速控制了全城。保9团团长张子亚见大势已去,于13日晨交械投降。绥德人民军随即乘胜直捣高镇,13日晚将高镇包围。驻守高镇的保9团秦悦文部于14日晨开城投降。
10月13日,边区主力部队分路发起攻击,相继攻占了薛家寨及镇川、武家坡、横山等处的外围据点并包围了城镇;14日,攻占镇川、武家坡、鱼河堡;15日攻克万佛洞;17日,包围了响水堡。20日,榆林邓宝珊派其22军副军长胡景通率两营兵力驰援响水堡。联防军以小部兵力继续围困响水堡,所有主力迅速集中,北上迎击。在白家岭地区与敌展开激战,4小时之后,援敌被全部歼灭。21日,响水堡解放。
10月13日,即边区联防军主力向横山一带守敌发起全面攻击时,胡景铎于其指挥部所在地——波罗堡发动起义,并分别向所属各部发出起义命令。起义很快成功。15日,举行了庆祝起义胜利大会,胡景铎发表了《反对蒋胡卖国、内战、消灭异己,拥护邓宝珊将军等为和平建国奋斗》的通电。至16日,被围困的横山守敌接到胡景铎命令后起义,先后共有横山驻军22军86师、新编11旅、榆林保安团队5000余人起义。起义部队于11月4日改编成为西北民主联军骑兵第6师(共2100余人入编),编入边区联防军战斗序列。11月27日,在武家坡成立了榆横行政区政务委员会,由胡景铎、王恩惠、史文秀、曹雨山、赵彦卿5人组成,胡景铎为主任,王恩惠、曹雨山为副主任,辖横山、镇川两县。
横山战役后,边区联防军主力准备攻打榆林。11月中旬在无定河畔打败了企图进攻鱼河堡的邓宝珊部的1个团。但由于蒋介石调整作战部署,欲以召开国民大会、攻打延安两项办法,打击共产党,加强自己,因而命令胡宗南抽调晋南之整编第1师、第90师由临汾经禹门口西渡黄河入陕,会同原包围边区的部队攻击延安。在此严峻局势下,中共中央曾打算在边区主力部队攻占榆林后,如果延安的局势仍然严峻,就暂时放弃延安,以绥德为革命大本营所在地,继续领导边区和全国的革命斗争。但是,胡宗南加强了榆林的防务,边区联防军主力乃于11月下旬南撤,一方面配合晋绥野战军攻打吕梁,以排除边区东侧危险;另一方面加强延安的防务,保卫和发展陕甘宁边区。
蒋介石开“国大”、打延安两项计划开始实施以后,阎锡山积极配合胡宗南,从晋西南由东向西进攻陕甘宁边区。针对这种情况,晋绥野战军第二纵队(由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分出)在晋绥军区的指挥下,于11月22日由离石南下,会同已移入晋西南地区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发动了旨在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吕梁攻击战,到12月12日,先后歼灭阎锡山所部5200余人,迫使胡宗南把用来补充进攻边区的整编第1师、第90师又撤到黄河以东救援阎锡山。11月中旬,由临县碛口西渡黄河调入边区的晋绥野战军第1纵队赶赴延安以后,边区联防军和地方人民武装就担负起部队回撤、保卫边区东侧的光荣使命。
榆横战役及胡景铎起义,壮大了边区的武装力量,使北线敌军损失近7000人;解放了榆横12万人口近5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扩大了边区,大大减弱了北线敌军的严重威胁,使边区联防军能够集中主力对付西线和东线敌军的威胁和进攻。吕梁战役及边区武装部队的积极配合,打通了陕甘宁、晋绥、晋冀鲁豫三大解放区之间的联系,打乱了蒋介石的战略部署和战斗计划,延缓了蒋胡军进攻边区的步伐,为边区的备战赢得了充分的时间。榆横、吕梁两战役的胜利,为保卫和发展边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西线收复失地,南线兵退马栏,西南激战华池
宁夏的马鸿逵,乘边区主力部队在北线攻打榆横之际,调兵于盐池以西灵武一带,觊觎三边。蒋介石作出打延安的战斗姿态之后,马鸿逵即调动5个旅的兵力同时发起进攻,11月16日,其骑兵第10旅第19团首先进攻盐池县西北地区的兴武营,17日又侵占了余庄子、天池子等地。
南线,经过休整的胡宗南部3个旅,也自11月13日起向关中分区的同官、宜君以西地区发起新的进攻。12月初,侵占了耀县柳林镇及旬邑杨家店子等地;月底,又占领了正宁湫头镇、旬邑长舌头等地。关中大部地区处在两军激烈争夺之中。
边区西南,刚刚完成减租复查工作的庆阳、合水、镇原等地区,受到了胡宗南军队的严重摧残。胡宗南以整编76师师长廖昂指挥整编48、24、244旅、新编第1旅、骑兵第1旅和青海马步芳部之82师,于1947年2月28日大举进犯陇东分区。1947年3月1日,占领分区首府庆阳,2日,又占合水(今合水老城)、西华池(今合水)等地。
在边区东南,胡宗南于11月中旬集结起10个整编旅,伺机向边区富县地区进攻。11月18日,开始向县南之烛子沟进攻;次年1月中旬,打到了交道镇南10余里的吉家村;2月初,进犯太乐区。
面对西线和南线蒋军的猖狂进攻,边区武装部队从榆横战役回撤的兵力中抽出一部分,首先打击马鸿逵。三边分区地方武装,紧密配合回撤西进之联防军部队,加强了定边、盐池、安边的防务。12月3日,边区联防军以一部兵力抵抗进攻盐池的马部精锐骑兵第19团,以大部兵力奔袭兴武营,于4日围歼了马部19团团部及3个骑兵连,解放余庄子、天池子。占据胡家圈、新庄子等地之马部第103团、104团闻风逃回金积、灵武一带。至此,收复了马部侵占的边区全部土地。
关中分区在地理位置上是伸进国统区的一个囊形地带,是边区南端的堡垒和哨所;它与边区东部的延安地区和西部的陇东地区相联并鼎足而立,三地区相互之间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配合与策应作用。胡宗南大举进攻关中分区,这不仅是为了要拔除边区伸到他身边的堡垒和哨所,还因为夺取关中对于他执行打延安的计划有直接的军事战略意义,即企图以攻打关中来吸走边区部队的主力,造成延安地区防守薄弱,以便实施他攻占延安以至全边区的计划。当时,胡宗南军进攻关中的形势是严重的。因此,边区政府在胡军攻占耀县柳林镇后,立即从备战动员进入战斗动员,同时组织关中分区武装部队节节抵抗。12月10日,收复柳林镇。1947年1月31日,又组织了一次歼灭战,在赤水县边沿之梁家庄歼灭胡部123旅之368团近两营兵力,连带直属队迫击炮连、卫生队、搜索排、第1战区长官部重迫击炮连共计900余人,缴获各种炮20门,轻重机枪50余挺。2月,恼羞成怒的胡宗南从陕南、豫西、山西等地调集7个旅13个团的兵力,成立了两个前线指挥部,东线司令廖昂13日上任于宜君,西线司令钟松16日上任于旬邑职田镇,由刘戡任总指挥,于18日兵分五路向关中分区发动了猖狂的反扑。为保存实力,边区联防军主动撤离,至20日,关中分区大部及首府马栏被胡军占领。
胡宗南对边区陇东的进犯,旨在吸引边区部队主力西向,然后由富县一带突破边区中部防线,攻打延安。但由于这时蒋胡军已经占领合水、西华池等地,并正在向西华池集结,形成了从西边奔袭延安的阵势。因此,对攻占陇东地区的蒋胡军必须给予有力的打击,才能保卫延安,或至少迟滞蒋胡军进攻延安的步伐。为此,中共中央乃于1947年2月将守卫边区南线的军队主力新编第4旅、教导旅、警备第1、3旅和晋绥野战军第1纵队统一组编为陕甘宁野战集团军,由张宗逊司令员、习仲勋政委统一指挥。3月2日,野战集团军按照中央军委集中全力歼敌一部以推迟敌人进攻延安的指示,除留警1旅继续在关中分区抗御驻洛川、宜川一线的蒋胡军北犯延安外,以4个旅的优势兵力压向陇东,3月3日晚开始向聚集在西华池的胡部第29军17师之48旅主力发起攻击。经过两夜一天激战,给予胡军以重大杀伤,收复了庆阳、合水、西华池等失地,延缓了胡军进攻延安的步伐。但边区解放军由于对地形不熟、布置不周,也有重大的伤亡。因而未能进一步扩大战果,达到较好地迟滞胡军进攻延安行动的预期目的。所以,尽管战斗后第1纵队和第4旅立即奉命星夜兼程进抵延安西南的大、小劳山及其以东地区,配合延安防御兵团(由教导旅、警备第7团和延属军分区独立团组成)加强延安地区的防御,但终未能阻止胡军突破从富县到固临的防线,并向延安方向进发。蒋胡军从而得以实施其对延安和边区的“重点进攻”。从全国来说这是“重点进攻”,但对于延安和边区来说则是“全面进攻”于是延安和边区就由相对和平和局部战争转为“全面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