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一、围攻洛川

房成祥 黄兆安


    (一)战略方针与战斗部署
    宜川、瓦子街战役后,胡宗南在陕西的机动兵力殆尽。其残存部队第17师困守延安,61旅驻守洛川,135旅、暂编第2旅、新编第9旅、骑兵第2旅以及一些保安团,分散守备关中地区的渭北各县。为了阻挡人民解放军南下,胡宗南急调驻防豫西的整编第1师、第30师、第36师、第38师回陕,向大荔、蒲城、三原一线集结,同时命令守备陕南的第65师、203师向渭北前线转移。
    此时西北人民解放军发展到7.5万余人,声威大振,士气旺盛,就兵力而论,可以回师攻取延安。但也有困难,主要是部队极度缺粮,延安周围也是粮荒区,即是收复延安亦不好解决军民吃饭问题。据此情况,西北人民解放军前委和司令部决定:继续向南作战,重点围攻洛川。当时设想,围攻洛川可能引动延安胡军南下援洛,待其援洛时,途中歼之。如此,既可光复延安、解放洛川,又可以解决军粮问题。具体战斗部署是:2纵队挺进白水、蒲城、郃阳、澄城、韩城地区,牵制关中东部的胡军;1、4纵队攻取宜君、中部(今黄陵县),阻击北上援洛胡军;3、6纵队围攻洛川,并随时准备歼灭延安南下援洛之敌。
    1948年3月5日,西北人民解放军全体由宜川地区出动。2纵队向石堡进击,守军陕保1团闻风南逃,石堡解放,3月7日至10日,2纵队下冯原、渡洛河、克白水,歼敌200余人,进至蒲城附近。此时胡宗南36师之28旅已进驻蒲城,并扬言北犯。2纵队遂于11日夜晚秘密回师白水地区隐伏待敌。但28旅未敢北犯,2纵队即留359旅和独4旅之第10团于白水迷惑胡军,主力向澄、郃、韩地区挺进。3月24日解放韩城,25日解放郃阳,27日攻克澄城,歼灭胡军及地方保警队千余人。待胡军第1师、第30师各一部向澄、郃反扑时,2纵队即放弃澄、郃,回师白水、冯原镇一线整补待机。
    3月6日,1、4纵队向廷崄镇出击,守敌弃城南逃。9日,进至马三铺、雷原镇一线,10日,解放宜君。3月9日,3、6纵队完成了对洛川城的合围。
    (二)洛川攻城战
    围攻洛川,是一场艰苦的攻坚战。该城四周断沟错综,地形复杂,城墙坚固,易守难攻。抗日战争时期,洛川就是国民党政府封锁边区、进行反共活动的前哨阵地,城周碉堡林立,壕沟密如蛛网。1947年3月以后,洛川成为胡军重要的军事补给基地,城防工事又大肆扩建增修。城外较远处(约15华里),筑有前哨工事,并以鹿砦、地雷等设障;城郊利用自然村落、村寨、高地等构成第2道防线,并增设围墙、铁网等附防物;城关修筑火力极为隐蔽的伏地碉堡;城墙上配有重炮,城内街道筑有巷战工事。守军是胡部第61旅。该旅系以第17师48旅之143团为骨干加编第50师残部,暂无旅长,143团团长杨荫寰升任副旅长兼任城防指挥官。该杨残酷御下,死心踏地为蒋胡效命。城防部署如下:181团防守城北和城东,182团防守城西和城南,183和旅团直、指挥部驻城内。
    3月9日晚,西北解放军3纵6队同时发起进攻。6纵队一部攻克位于洛川南10里的上黑木村和下黑木村两个据点;3纵队独 5旅攻克后子头、好宁两个据点。当敌防守前哨阵地的士兵战败后退时,杨荫寰下令一律枪毙,于是杨部不敢轻易弃守阵地。10日晚,独2旅进攻城郊西安民村,独5旅进攻城郊屯里均未奏效;13日再次发起攻击,亦无进展;直到23日第3次进攻,并采用坑道作业爆破,才攻克西安民和屯里两据点,全歼守敌。与此同时,3、6纵队其他部队经激烈战斗后、也于24日相继攻占了石家庄、要子村、飞机场等城外重要据点。这时杨荫寰部退入城内,据城继续顽抗。从3月28日起,3、6纵队集中力量重点向大东关攻击,连续3次进攻均未突破。人民解放军虽扫清了洛川城外据点并给守敌以重大杀伤,但一时尚难以攻克洛川城。
    当人民解放军围攻洛川时,杨荫寰一面向西安胡宗南告急,一面向延安何文鼎求援,何文鼎未敢全力援洛,仅派48旅两个团和陕保第11团南下策应,3月27日进至甘泉,闻解放军已在富县茶坊镇严阵以待,即又缩回延安。胡宗南在豫西的部队已调回陕西,其30师、36师、38师、65师集结于三原。同官一线,组成第5兵团,任命裴昌会为总指挥,北上援洛。据此,西北解放军总司令部立即调整部署:3纵队继续围攻洛川城,其余各部集中兵力准备打援。打援的具体部署是:4纵队骑6师隐伏于同官以北的金锁关附近;1纵队一部控制宜君,其余连同四纵队隐伏于同官的西北部和东北部;2纵队留作机动,相机使用。4月5日,裴昌会开始北上。他鉴于瓦子街的教训,行军格外小心,日行30里,夜退15里。因此,解放军伏击裴军的计划未能实现。
    这样,1个多月以来,洛川攻城战已成相持局面,伏击裴昌会兵团亦未得手,加之军粮奇缺,不能待机破敌。于是彭德怀放弃原定计划,决心深入胡宗南腹地,发起西府陇东战役。

陕甘宁边区革命史/房成祥 黄兆安主编.—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