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四、美军观察组在延安

梁星亮 杨洪 姚文琦


    1944年是中共和美国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这年七八月间,以美军陆军上校戴维·包瑞德为组长的美军观察组抵达延安,标志着中共和美国正式建立了官方联系,也标志着中共对美国关系新的开端。
    美军观察组,亦称迪克西使团,共18人,于1944年7月22日和8月7日分两批乘飞机抵达延安。观察组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华北日军和中共方面的情况,分析中共对战争所能作出的贡献及其在战争全局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提供援助中共军队以增强其战斗力的价值和最有效办法及其为海空军作战提供气象资料等。
    中共对美军观察组来延安,采取主动争取和热情欢迎的态度。1944年6月28日,毛泽东致电在重庆的林伯渠、董必武:“美军事人员来延,请你们代表我及朱、周表示欢迎,飞机场即日开始准备,来延日期请先告。”6月29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会议,讨论了美军事使团来延安的问题,会议决定向美军事使团表明:我们现在需要合作抗战,抗战胜利后需要和平建国、民主统一;在交涉中以老实为原则,我们能办到的就说办到,办不到的就说办不到;使团到后由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林彪、叶剑英出面接待和谈判。①8月15日,延安《解放日报》专门发表了社论,毛泽东亲自修改了这篇社论,在原稿“欢迎美军观察组”之后特意加上“战友们”三个字,并强调指出:美军观察组到达延安,“这是中国抗战以来最令人兴奋的一件大事”,“这是关系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反抗日寇解放中国的问题,这是关系中国两种主张两条路线谁是谁非的问题,这是关系同盟各国战胜共同敌人建立永久和平的问题”。社论预祝美军观察组的工作成功,并“希望这一成功,会使美军统帅部对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团结抗战、实行民主的政策,和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战力量,获得真实的了解,并据以决定正确的政策”。8月18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中指出:“这次外国记者美军人员来我边区及敌后根据地,便是对我新民主中国有初步认识后的实际接触的开始,因此,我们不应把他们的访问和观察当作普通行动,而应把这看作是我们在国际间统一战线的开展,是我们外交工作的开始。”②陕甘宁边区政府按照中央指示精神,以热情、友好、不卑不亢的交往态度,接待美军人员,尽可能为他们提供住宿、娱乐、工作条件。
    美军观察组在延安期间,中共中央、边区政府和八路军、新四军等党政军负责人先后多次会见和宴请观察组成员,积极对他们开展工作,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抗日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及敌后战场的作战情况,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观察组先下榻交际处,后移驻延安北门外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的几孔石窑洞正式办公。中央军委派黄华、陈家康管理他们的驻地,照顾他们的生活。对观察组的活动,延安《解放日报》、重庆《新华日报》等都作了公开报道。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向美军观察组全面介绍了共产党军队在华北、华中、华南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情况;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多次向美军观察组介绍了华北战场敌、友、我三方的情况;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向观察组作了新四军的情况介绍;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向观察组作了该地区的军事斗争情况介绍;八路军第一二〇师师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贺龙介绍了晋绥边区的情况。此外,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晋察冀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还分别向观察组介绍了根据地各方面建设的情况。
    其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还经常以不同的形式同美军观察组成员进行会见和交谈。在1944年7月至1945年4月间,毛泽东向观察组详细介绍了中共对形势、任务及中美、国共关系的看法。其中与美军观察组政治方面负责人谢伟思作了多次长谈,详细地阐述了中共战时战后的方针政策。毛泽东谈话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是:第一,中共的目标是明确的、坚定的,现在为中国的抗日民主事业而奋斗,将来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不管外国人对此赞成与否,中共都将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第二,中共坚持团结抗日,反对挑动内战,也希望美国制止蒋介石发动内战。中共要求成立联合政府,如果暂时不能,也应就此问题进行谈判,召开党派会议来制定建立联合政府的具体步骤。第三,中共对美国的政策,是寻求美国对中国民主事业的友好支持和在抗日方面的合作。不论美国在战时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不论我们是否能从美国那里得到一枪一弹,中共都将予以合作,如提供情报和气象报告,协助美国空军人员配合作战等。在战后,中共仍将继续寻求美国的友谊与理解,因为中国必须实行工业化,人民生活水平必须提高。但中共是完全独立自主的政党,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支配。
    在听取情况介绍的同时,为了能直接了解八路军的军事素质和作战能力,美军观察组还到延安附近的八路军驻地进行实地考察,交流经验。包瑞德上校和观察组其他成员曾在叶剑英的陪同下,乘车到南泥湾去考察八路军第三五九旅的战术训练方法,检阅部队,观看步枪、轻重机枪、迫击炮的实弹射击,掷手榴弹表演和编队操练,参加部队召开的翻身会,倾听战士们对日、伪军,国民党顽固派种种罪行的控诉,并参观部队生产自给的情况展览和该旅第七一八团的战术演习。观察组成员还乘车到距延安130公里的绥德,参观迁到此地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并与学员们深入进行交谈。美军观察组在延安期间,为了加深对中共及其军队的了解,他们按八路军的生活方式,住简陋的窑洞,吃简单的饭菜,并参加修筑机场等劳动和一般军民的联欢集会活动。
    美军观察组除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活动外,还派出人员到晋绥和晋察冀等根据地考察,分发气象设备和药品。他们在敌后亲眼看到日、伪军滥肆烧杀等罪行,更看到根据地军民英勇抗日所取得的辉煌胜利。1945年春,观察组成员惠特塞在晋东南工作时牺牲。为纪念他,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特将美军观察组在延安使用的食堂命名为“惠特塞”餐厅,并亲自题写匾额。
    在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所见所闻,使美军观察组成员的耳目为之一新。他们经过分析思考,从延安向美军司令部和美国国务院发回了大批军事、政治报告。仅谢伟思一人先后就写了70多份报告。他们在报告中比较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抗日根据地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情况和中共的各项方针政策,确信中共是真心抗日的,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是坚强有力的。美军观察组的诸多报告,加深了美国政府和人民对中共及敌后根据地真实情况的了解,使中共获得了国内外人民普遍的同情与支持,同时也促使美国政府向国民党施加压力,迫使国民党继续留在抗日阵营内。这是中共外交工作的伟大胜利。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国民党蒋介石的反对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局势的发展,美国政府出于战后要控制中国为它的势力范围,逐步改变了其对华政策,作出了扶蒋反共的抉择,从1944年11月起,美军观察组的骨干成员先后被调离。同年底,包瑞德上校被免去了观察组组长职务,由莫里斯·迪巴斯上校继任,美军观察组的地位和作用开始下降。1945年4月2日,美国政府公开宣布在中国只同国民党合作而不与共产党合作。同年6月,伊凡·耶顿上校接任观察组组长后,追随美国政府的扶蒋反共政策,美军观察组名存实亡。1946年4月20日,美军驻延安观察组组长耶顿和部分成员离开延安,其他人员转归北平军调处执行部领导,并于6月24日命名为延安联络组。1947年3月11日,在国民党军胡宗南部向边区发动重点进攻时,该组全都撤离延安,中共和美国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逆转。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22页。
    ②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314页。

陕甘宁边区史纲/梁星亮,杨洪,姚文琦主编;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