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延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贯彻策略①

潘民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潘民
  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为”。其实质是回答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回答党的正确路线“从哪里来”,党的宗旨“到哪里去”。延安时期,我党的群众路线理论逐步走向成熟,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从认识论、方法论的角度阐明了党的群众路线问题,奠定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基础。我们共产党人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开拓进取、扎实有效地开展群众工作,营造了鱼水情深的党群干群关系,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一、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投入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党和人民息息相关,党是人民中的一部分,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离不开人民。随着革命实践的发展,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群众观点化为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1929年12月,毛泽东在《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决议》中指出,红军的任务不只是单纯的打仗,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等任务。毛泽东多次批评命令主义和官僚主义,倡导群众路线领导方式。1934年1月,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实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完全打不破的。”“我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组织革命战争,改良群众生活,这是我们的两大任务。在这里,工作方法问题,就严重地摆在我们的面前。”②由此可见,毛泽东把群众观点提升到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经历了延安整风运动,系统地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系统地总结领导工作经验,党的文件明确而系统地论述了群众路线,主要代表作有三篇:1943年6月,毛泽东为中央起草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七大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1945年5月,刘少奇在七大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党的群众路线主要包含: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向人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观点。
  二、延安时期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革命,肩负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成为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基本前提。
  第一,坚持群众路线体现党的宗旨意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一开始建立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就与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因此,自建党以来,在各个历史时期,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动摇,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始终保持着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第二,坚持群众路线是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前提。延安时期,中华民族处在最危险的时候,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把中国推到了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面对抗日战争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只有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调动四万万民众力量,形成浩浩荡荡的革命洪流,才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赢得民族独立与解放。因此,动员组织广大群众,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人民战争,就成为时代赋予党的光荣使命,成为抗日战争乃至整个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第三,坚持群众路线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需要。延安时期,整个中国还是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文化上愚昧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建立一个自由、民主、富强、统一的新民主主义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的奋斗目标。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标志就是建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意志、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民主主义政治;建立节制资本、平均地权、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立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建立这样的新国家新社会,就要放手发动人民力量,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深刻的社会变革。没有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确立,没有人民群众巨大力量的调动,一句话,没有人民群众做党的坚强后盾,一切新的社会变革都将无从实现。
  三、延安时期群众路线贯彻策略
  “联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延安时期是党的历史上党群关系最好的时期之一,在辉煌的十三年里,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以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为最高标准,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建立并保持了党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血肉联系,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牢靠的基础。总结延安时期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提炼群众工作策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注重调研,把群众的意见和经验作为制定政策的基础。1943年,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首次明确提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③并强调这一方法,并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无限循环的,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许多实际工作的完成,如征收公粮、劳动竞赛、互助合作、乡村自治、夫妻识字等,都遵循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先在群众中实践,有的由群众首创,取得成效和经验后,集中起来,经过研究,上升为一种政策,然后推广实行,逐步完善。
  制定好的政策还要注重调研,善于吸纳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我们制定政策的依据。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在《同英国记者斯坦因的谈话》中,毛泽东说:“群众的意见与经验一定要作为我们政策的基础。因为人民能教给我们许许多多事情。我们的任务就是听从他们,学习并了解他们的经验、愿望、批评,确定他们的需要的东西的总和,再作为政策交还给他们。”④“雷公事件”后,根据毛主席的指示,西北局派宣传部长李卓然、蔡树藩等人组成调查组,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社会调查,写出了《固临调查》,反映了群众负担过重的问题。边区政府决定减征公粮4万石。随后,毛主席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边区大生产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正是深入群众展开调研,才制定出符合群众利益的决策,靠大生产运动解决经济困难,实现自给自足,获得了群众拥护和支持。
  2.加强干部教育,树立群众观点。“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⑤如果干部不能很好地去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去教育群众、组织群众、领导群众为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奋斗,那么,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延安时期党的群众工作路线政策确立后,为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贯彻执行力度,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干部学校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群众观点。一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善于为人民服务,要服务得很好。针对当时陕甘宁边区的某些工作人员轻视群众物质利益的思想和做法,毛泽东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报告中强调:“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⑥在这一思想指引下,边区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实行精兵简政政策,使经济得以发展,民生得以改善,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地歌颂党和党的领袖,唱出了《东方红》《绣金匾》,送来了“人民救星”的牌匾。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纪念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做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十天之后,毛泽东又在《坚持为人民服务》讲话中指出:“与人民利益适合的东西,我们要坚持下去,与人民利益矛盾的东西,我们要努力改掉,这样我们就能无敌于天下。”⑦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毛泽东郑重强调: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毛泽东指出:“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⑧“每个党员对人民负责,即是对党负责,对人民不负责,即是对党不负责。”⑨三是,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毛泽东以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确信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他指出:“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⑩四是,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向群众学习,敢当群众的小学生,这是毛泽东同志向群众学习的主要思想方法。“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宣传),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11)
  3.坚持从严治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严治党,把反腐倡廉与党纪教育结合起来,与群众路线结合起来,与依法治理结合起来。1935年9月,刚刚落脚陕北的红二十五军与陕甘红军会师后,在对新兵进行纪律教育时把中央苏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编为歌曲,广为传唱。边区政府成立后,对人民负责,向人民报告工作,发动群众在选举中检查政府工作,重点是批评政府工作中存在的脱离群众、包办代替、贪污腐败、官僚主义等现象,使政府成为名副其实的“只见公仆,不见官”的人民政府,成为民主的典范。在以法护廉方面,《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和《惩治贪污条例》明确规定,对于党政公务人员中存在的贪污腐化、假公济私、蜕化变质、欺压百姓等违法乱纪行为,要严厉惩处,量刑治罪,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毛泽东在黄克功枪杀女学生刘茜一案中,面对因黄克功有功于革命而出现的杀与不杀的两种呼声,明确指出:“正因为黄克功不同于一个普通人,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共产党员,是一个多年的红军,所以不能不这样办。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得不执行比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正是有了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严格要求和对违法违纪行为的严肃处理,才打掉了一些党员干部心存侥幸的苗头,使人民群众看到了共产党人严格遵守《陕甘宁边区政务人员公约》,为老百姓守住了陕甘宁边区这一片净土。
  4.肯定群众创造的意识,积极教育发动群众。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群众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一定要善于发现、及时肯定,不求全责备。只有这样,群众才有积极性,党的建设才能充满活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延安时期,党注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突出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地位。例如,集体互助生产办法原是群众自己发明的,党在江西时期就总结过这一群众经验。到了延安之后,党在新的实践中又一次总结了延安县等地群众互助合作创新经验,并在更广范围加以推广,成为党在各根据地普遍推行的一条富有成效的方针和政策,使各解放区找到了一条由穷变富的道路。
  群众路线是根本的组织路线和工作路线。做任何工作、完成任何任务都要首先教育群众、发动群众,在工作过程中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的主体地位,否则,就会“跳独角舞”。延安时期,党十分注重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水平,提高人民群众认识能力。例如,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文盲率达90%以上,边区政府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中小学教育。据统计,陕甘宁边区先后创办了1380余所学校。此外,还广泛开展各种社会教育,成立冬学、夜校、读报组、识字组等,使边区成为抗战时期国内三大文化中心之一,许多群众能够读书看报,人民群众文化水平以及文明程度大大提高。
  延安时期最重要的是充分发动群众,突出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主体地位,使我党与人民密切结合起来。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和动员一切抗日爱国民众,依靠人民群众进行持久抗战并取得了全面胜利;在生产建设中,党在各根据地和解放区普遍组织变工队、扎工队以及合作社,把群众力量组织成为一支劳动大军,做到了自给自足,丰衣足食。在减租减息运动中,注重发挥农会作用、发动群众力量。先选择几个中心县,在中心县里,找两三个中心区,在中心区里,找两三个中心村,把多数干部和最强的领导干部派到中心县、区、村去。非中心区、村的干部,开始只做宣传工作,沿村宣传减租减息、改善雇工生活。在中心区、村,集中力量发动群众,突破一点,打开局面。非中心区、村,则及时宣传中心区进行减租减息的成绩和经验,造成声势、相互呼应,取得减租减息运动的胜利。
  ①2014年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科研基金项目的相关成果(项目编号:zyk14013);延安市社会科学专项资金2014年度规划项同相关成果(项目编号:14ADDO01)。
  ②毛泽东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③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5.
  ④中国青年.1950(47).
  ⑤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⑦解放日报,1944-09-23.
  ⑧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28页.
  ⑨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50.
  ⑩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6.
  (1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33.
  

延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与实践研究/王长寿,樊为之,王天丹主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