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的话
在抗日战争期间,美军观察组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派遣到延安考察,这仍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经过近半个世纪,约翰·高林先生通过记述他本人和他同事们参加这一观察组的亲身经历,并发表他当时亲身拍摄的大量珍贵照片,编写了《延安精神——战时中美友好篇章》一书,这对我们发扬延安的革命精神,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美军延安观察组成员在1978年和1991年曾两次组织访华团访问中国。我有幸两次都参加了对他们的接待工作,并结识了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在交往中,我深感美军观察组的许多成员,确实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在延安时期,他们曾和我们第一代革命领导人有很多接触,还和解放区军民共同战斗、生活。许多人以求实的精神反映了解放区的真实面貌,向美国政府提出了联合中国共产党,进行共同抗日的政策主张,有些人当时就预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将在全国取得胜利。有的人还在解放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全国解放后,他们十分关心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两次访华亲眼看到了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并为之感到欢欣鼓舞。但他们许多人由于参加过美军观察组,美国政府竟以“共产党同情分子”等罪名对他们进行歧视和迫害。在冷战年代,许多人都有痛苦的遭遇。现在这批老朋友多数已年近或年过古稀,有的已与世长辞。但他们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永远值得怀念。我翻译《延安精神》这本书,就是为了让我国同胞更多地了解这段历史和了解这批美国朋友,希望有助于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
在《延安精神》这本回忆录中,作者根据他自己了解的情况记述了我国一些革命领导人的生平事迹。我仅根据原文忠实地加以翻译,未曾核查事实的准确性。
我翻译这本书得到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领导的支持和鼓励。华艺出版社社长孙波同志为组织出版这本书花了力气。老翻译工作者奚博铨同志协助我校正了译文。在此我均表示深切的谢意。
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
孙振皋
199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