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十四章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承发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论研究委员会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更新观念和继承发扬解放军优良传统的关系
  没有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就不会有改革的实践。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改革,总是同变革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增强改革意识密切联系的。继承发扬解放军优良传统,要适应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环境,必须从更新观念开始,摆脱陈旧观念的束缚,才会有新的思想和新的作为,才能激励广大官兵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人民军队上来,才能有效地履行新时期党和人民赋予解放军的历史使命。
  发扬优良传统不能排斥新事物、新观念。解放军在长期的斗争中形成的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军队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随着客观实践的发展,新的时代必将为它增添新的内容。不能以发扬优良传统为由来抵制和排斥新事物、新观念。一方面,要克服僵化思想,大胆抛弃那些已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不合时宜的旧习惯、旧观念。如,再也不能把平均主义“大锅饭”,当作集体主义精神来发扬;不能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当作个人英雄主义来反对;不能把不讲科学、盲目蛮干,当作“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来宣传,不能将注重信息、把握机遇,当作投机取巧来否定;不能把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当作个人主义来批判;不能把对于上级组织和领导个人的正当批评,当作目无领导、无组织无纪律来压制。另一方面,要解放思想,大胆借鉴和应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规则,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思想、新观念。在军队建设上,要破除封闭意识,树立开放观念,加强我军与外军之间、部队与部队之间、部队与院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不断为解放军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要破除论资排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和做法,树立竞争观念,允许和鼓励党员之间、干部之间、战士之间、各级组织之间展开合理竞争;用严格的奖惩制度强化激励机制,提高部队的整体素质;要破除不讲实效、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的思想,树立效益观念,合理配置人力、财力、物力、时间,以较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要破除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增强民主意识,使为官者有压力、有风险,不敢高高在上瞎指挥,拖拖拉拉混日子;要破除有法不依、有章不循、以言代法、我行我素的行为,增强法制观念、纪律观念,把军队建设切实纳入法制建设轨道;要破除等级观念,增强平等意识,密切官兵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增进部队内部的团结;要摒弃轻调查、轻科学,凭经验和主观意识办事的作风,树立科学决策的观念,减少失误,增强工作有效性,等等。
  更新观念不能否定解放军的优良传统。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决不能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轨道,不能损害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全党对这个问题要有一个统一的认识。”〔1〕同样,更新观念,也决不能否定解放军的优良传统。有人奢谈“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对“大公无私”、“艰苦奋斗”、“延安精神”、“雷锋精神”、“愚公精神”、“共产主义理想”等都提出质疑甚至公然否定,这是十分错误的。
  从本质上讲,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无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和人民军队斗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解放军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化和道德传统的升华。它不仅生动地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鲜明地反映了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突出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为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有着无限的生命力。今天同过去相比,尽管形势和任务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这种历史性的变化,同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并不是格格不入的。不仅变化本身体现了优良传统的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继承发扬,就没有这种历史性的变化,而且在这种历史性的变化背后,还深蕴着优良传统永恒的价值导向。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共产党的性质没有变,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没有变,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没有变,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没有变,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没有变,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就不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尽管优良传统作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中会表现出某种形式上的差异,例如,战争年代搞革命,打土豪分田地,为人民求解放;今天保卫现代化建设,服务于现代化建设,发展国民经济,为人民求富裕,等等,但是,这种差异并非本质的区别,而是解放军优良传统的新发展。任何借口某些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怀疑甚至否定解放军优良传统的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毫无道理的。
  从现实意义上讲,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解放军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但是,也要看到,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必然会带来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经常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也不可避免地会渗透进来,影响军队。因此,只有继承发扬解放军优良传统,才能保持军队的政治本色和高昂的革命斗志,才能继承军队的改革和建设。同时,解放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部队成员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战争年代过来的老同志越来越少,绝大多数成员都是在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年轻同志对党和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了解不深,知之不多。为了保证优良传统能够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要不断进行优良传统的教育。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习宣传和实践解放军优良传统的关系
  一切美好事物的存在乃是一种客观,人们对它的认识应当是一个过程。同样,解放军的优良传统作为人民军队宗旨和本质的体现,它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客观地显现着永恒的价值,然而要真正做到继承和发扬,却需要全军坚持不懈地作出努力。
  发扬优良传统,首先必须进行广泛深入的学习研究和宣传。这既是继承发扬优良传统的基本前提,又是发扬优良传统整体效应的首要环节。如果对优良传统的本质内涵认识不全面,体会不深,理解偏颇,那就既不能客观地反映优良传统的全貌和把握其科学体系,又会降低优良传统的价值,弱化其真理性,甚至在实践中还会产生某种副作用,造成人们的某种逆反心理。事实上,这些年来,由于错误思想的干扰,许多正确的事务,美好的东西都被扭曲地表现出来。优良传统也不例外,特别是对优良传统的阐发蒙上了一层阴影。如,对艰苦奋斗,往往理解为生活上的勤俭节约和艰苦朴素,而忽略了“奋斗”这一本质特征,表现在行动上,往往把艰苦奋斗和改善官兵生活对立起来,强调“节流”,而忽视“开源”。又如,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是人民军队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但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过程中,一些人则错误地认为,现在再强调这个问题,理论上说不通,实践上行不通,如此等等。那么,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广泛开展学习,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研究,使官兵对解放军优良传统有一个深刻的、科学的认识;必须大张旗鼓地实施教育,在全军上下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形成一种学习宣传和实践优良传统的氛围。
  精神可以转化为物质。但精神向物质的转化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需要通过人的实践方能实现。因此,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不单是一个认识问题,更重要的是实践,并且不是少数人的实践,而是全体指战员的共同实践。这就要求每个人在思想上一定要明确,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必须强调从自己做起,从领导做起,从老同志做起,既注意抓大问题,也注意点滴问题,特别是从现在做起,从现实出发,注意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当“评论员”,要做实干家。不要仅把眼光盯在他人身上,品头评足,说三道四,而要身体力行,真心实践。要在实际生活中注意养成,要象张思德、雷锋那样,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工作中继承和发扬好传统、好作风。在当前,尤其要强调紧密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克服“要想奔小康,早日脱军装”的盲目攀比思想,树立无私奉献的精神,献身国防事业;破除“贪图享乐”的腐朽思想,树立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破除“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的败家子作风,树立勤俭建军的风气;破除脱离国情的“高消费”观念,树立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相适应的勤俭节约的观念。总之,只有每一个人脚踏实地的真正实践,优良传统和作风才能在现时代生根开花结果。
  发扬优良传统,各级领导特别是老同志起模范带头作用是个关键。同时,这本身也是解放军的一个优良传统。各级领导干部是各项事业的带头人,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人类社会在廉政问题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现在人们的普通心理状态是,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领导,下面看上面。只有领导干部作表率,党员群众才能跟上来。过去在战争年代,解放军的优良传统之所以能形成并得到发扬,从根本上讲,就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率先垂范的结果,这是一种伟大的政治品格力量。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如果讲的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而行动上却是吃亏不干,好处先沾;讲的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而行动上挥霍浪费,铺张排场。这样,就没有说服力和号召力,更谈不上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老同志是解放军的宝贵财富。他们既是优良传统的创造者,又是优良传统的实践者和体现者。因而对继承发扬优良传统最有发言权,也最富有感染力。老同志做好了,就能够影响带动部队,在潜移默化中使优良传统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解放军优良传统作为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产物,基本内容无不闪耀着毛泽东思想的光辉。发扬优良传统还必须加强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优良传统和毛泽东思想虽然同属于社会意识范畴,但二者并非处在同一层次上。在社会意识这个多层次的复杂结构中,可区分为非理论化的社会心理和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式两个不同的基本层次。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因而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体系,处在社会意识形态这样一个高层次上,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无产阶级的政治品格、气质、心理状态等,它可以激发人们的斗志,规范人们的行为。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复杂现实,加强对毛泽东思想尤其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可以更好地去认识新情况,分析新情况,从而更好地实践优良传统。而且也只有加强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才能更深刻地去领会优良传统的精神实质。同时,因为毛泽东思想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加强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克服个人情感、固有成见而带来的对于优良传统认识上的偏颇,而且也有利于人们在实践优良传统过程中克服由于个人利益和小集体利益而带来的狭隘的功利主义倾向。
  发扬优良传统,还必须加强制度建设。这既是实践优良传统的具体体现,又是继承发扬优良传统的重要保证。邓小平在总结“文化大革命”运动的教训时曾经说过:“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地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与个人的思想、作风相比,“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2〕这说明,加强制度建设对于继承发扬优良传统是十分重要的。完善的制度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任何党员、个人、组织都必须毫无例外地、自觉地接受它的约束。否则,就要受到纪律的制裁。因此,在制度建设上除了必须遵守党纪国法和军队的各项条令条例外,还应该充分考虑市场经济的现实,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相应地建立健全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一系列具体制度,诸如:目标管理制度、工作规范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为了保证制度的严肃性、科学性,制度建设应坚持以下五项原则,即:民主的原则;稳定、连续的原则;便于操作的原则;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激励的原则。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继承和发展解放军优良传统的关系
  应该承认,继承和创新发展是有一定差别的,继承是对以往价值的肯定,创新发展则是对传统的扬弃和超越。但是,从根本上讲,继承和创新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发扬优良传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继承和创新发展相统一的过程。作为不断继承的过程,优良传统的基本内容,其质的规定性是经久不衰的,具有相对稳定性;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优良传统又不是凝固不变的,新的时代,新的实践必将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新的风貌。首先,任何优良传统都蕴涵着探索创新发展。解放军的优良传统无一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无一不是革命前辈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勇于探索创新、不断发展的产物。这些优良传统之所以能够饱经历史风雨而延续至今,也正是它结合了各个历史时期出现的新情况,不断加以完善加以深化的结果。其次,任何进步的创新发展,都包含着对于优良传统的继承。创新发展无疑需要体现时代精神,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历史传统的全盘否定,而是对传统非本质内容及其表层表现形式的扬弃,并结合新的形势进行新的创造,从而丰富和发展其本质内核。总之,继承是创新发展中的继承,没有创新发展,就不能真正继承;创新发展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发展,离开了继承,就谈不上创新发展,二者辩证统一于同一过程之中。
  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主要是个实践问题,理论认识上的统一性并不能代替实践过程的一致性。因此,在继承和创新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必须充分体现邓小平关于新时期解放军建没的思想。这一思想不仅系统地回答和解决了新时期解放军建设方方面面的问题,而且构成了一个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它包括新时期军队建设总依据的理论;总任务、总方针的论述: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军队各个主要方面的论述。这些对于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有着长远的指导作用。因此,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必须充分体现这一指导思想。二是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旗帜和行动纲领。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要力量。因此,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来进行,充分发挥解放军的服务保证作用。三是必须充分体现解放军的性质和宗旨。党是解放军的缔造者和领导者,解放军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解放军的唯一宗旨,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决不能与此相背离。四是必须充分反映“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要求。这一要求既是解放军全面建设的标准,也是继承发扬解放军优良传统所要达到的目标。
  依据上述原则,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要求抓住其本质,积极扬弃其不适应新形势的具体的表现形式。优良传统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但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除了它所具有的先进的本质特征外,还不可避免地带有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即为具体历史环境所决定的具体的历史表现形式。具体的形式是生动的、丰富的,但又是可变的,具有历史的局限性。例如,在延安时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作为艰苦奋斗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当对的历史条件下,号召和鼓舞了边区军民,为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产生过积极作用。“丰衣足食”的实现,是延安时代的一个伟大创举,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体现。在新的时期,艰苦奋斗,应赋予它新的内容,就军队来讲,就是要正确对待军地反差,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献身于军队现代化建设等。总之,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必须严格区分其内在本质和外在表现形式。不加分析地照搬照抄过去的具体做法,那是一种教条主义的行为,表面上看起来是在继承优良传统,而实质上是对优良传统的曲解,在实践中有百害而无一利。
  任何一种优良传统都是时代的产物,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又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必须和时代实践相结合。集中体现当代人们先进的政治品格、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的时代精神,就是党的十四大所概括的,“在全党大力提倡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尊重科学,真抓实干的精神,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精神,谦虚谨慎、崇尚先进的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3〕这五种精神,既是人们对当代社会变革深刻理解的产物,又是优良优统的延续和发扬。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只有紧密结合时代精神,才能使优良传统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才能更好地为人们所接受,才能在新的实践中显现出无穷的魅力。同时,发扬优良传统并不是要人们向后看,走回头路,而是要着眼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改革开放和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激励人们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时代前进。因此,必须根据当今时代的要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支持人民群众勤劳致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同勤俭建军、建设现代化的国防结合起来,等等。只有这样,优良传统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应有的活力,优良传统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真正得到继承和发扬。
  〔1〕《邓小平论党的建设》,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版,第128—129页。
  〔2〕《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293页。
  〔3〕《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51页。
  

延安精神和改革开放/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论研究委员会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