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二编 毛泽东与延安精神的内容 第四章 共产主义精神

罗忠敏,崔岩主编


  精神是诸多因素的综合体,是一种强烈的、稳定的、支配人的行动的核心意识或心理状态。它在人们的活动中占有特殊地位,是一种坚不可摧的巨大力量。延安时期,是中国革命历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此基础上逐渐产生并形成了由毛泽东亲自倡导、中国共产党共同培育的延安精神。她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思想、优秀品质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人类现代文明的最高成果——共产主义理想的完美结合。她既反映了摆脱旧的生产关系的影响,即脱离一切低级趣味而铸成共产主义新人的品质,又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所建立起来的相互关系的准则,表现了中华民族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延安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的融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宝贵财富。
  一 最高类型的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列宁说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列宁选集》第3卷第608页)这种感情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它是从古至今人类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逐渐产生、发展、巩固下来的。爱国主义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范畴,“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20页)从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有奴隶主阶级的爱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的爱国主义,资产阶级的爱国主义和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前面三种类型的爱国主义虽然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但是唯独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才是最值得称道的。因为,与前三者相比,无产阶级爱国主义更具有先进性,更具有科学性。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阶级,作为先进阶级忠实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她抛弃了偏狭的阶级私利,具有更广阔而坦荡的胸怀。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洞悉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以开阔的视野、犀利的眼光、深邃的洞察,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历史上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又在马列主义思想指导之下,为中华民族优秀的爱国主义传统注入新鲜血液,把爱国主义和无产阶级斗争的任务直接联系起来;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把爱国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崇高目标密切联系起来,从而使无产阶级爱国主义升华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爱国主义。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祖国怀有深厚的感情
  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历史上最忠诚、最坚定、最彻底的爱国主义者。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他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抒发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他说:“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国家之一,……在这个广大的领土之上,有广大的肥田沃地,给我们以衣食之源;有纵横全国的大小山脉,给我们生长了广大的森林,贮藏了丰富的矿产;有很多的江河湖泽,给我们以舟楫和灌溉之利;有很长的海岸线,给我们以交通海外各民族的方便。”(《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21页)“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22页)“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263页)毛泽东赞扬“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23页)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的深情,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1936年,毛泽东为实现红军直接对日作战,准备率部东征,临行前夕,面对白雪装裹的山川,触景生情,欣然挥笔,写下《沁园春·雪》这首气壮山河的诗篇。不仅赞美祖国的壮丽河山,更赞美了今朝的抗日英雄,充满了建立新中国的豪迈决心和革命到底的必胜信心。无论是在毛泽东的著作中,还是诗词里,我们都可以领略到一个共产党人对祖国、民族的情感。正是这种情感激励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志要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而奋斗,立志为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实现人类最伟大的理想——共产主义而奋斗。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和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孕育出毛泽东伟大的人格力量,使之具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胸襟和“胸中日月常新美”的奇怀。
  (二)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延安时期,正值中华民族危难之际。日本帝国主义为转嫁1929年波及日本本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把侵略矛头直接指向中国。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首先占领我国东北三省;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攻占北平,占领华北大片土地;同年8月13日,侵略者又在上海发动进攻,占领了国民党政府所在地南京。华东、华南、华中等地告急。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中华民族的半壁河山沦陷于魔鬼之手。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此时的中国,“唯有合群奋斗,驱除日本帝国主义,才有生路。”(《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14页)具有光荣爱国主义传统的中国人民,强烈要求抗日,誓死不做亡国奴。为了民族的独立,祖国的尊严,人民的自由与幸福,中国共产党人毅然高举起爱国主义大旗,站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列,最坚决、最勇敢地为维护民族利益而奋斗。
  早在“九·一八”时,中国共产党就提出用民族自卫战争反对日本侵略者的口号;1933年,华北告急,中国共产党又迅速发表了《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愿在三条件下与全国各军队共同抗日宣言》;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此时,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适应革命阶段的不同,变换斗争策略,为了尽早结成抗日救国阵线,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决定和实行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35年,西安事变发生,中国共产党基于民族大义,捐弃前仇,耐心说服了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国民党爱国将领,不杀蒋介石,逼其抗日,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结束内战,实现抗日时局转换的枢纽。正是中国共产党人这种始终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的理智和宽广胸怀,教育了各阶级、各阶层、各党派团体中一切有良知的爱国人士,使他们愿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共同抗日。与此同时,为了表明我党的抗战决心和诚意,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早日胜利,在军事上,中国共产党把红军主力3万人左右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南方各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开赴华中前线抗击日本侵略者。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对国民党顽固派采取了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打退了国民党的三次进攻,维护了抗日大局。当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在正面战场上由于片面抗战路线所致而溃不成军之际,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领导发动爱国军民,坚持深入敌后,建立根据地,抗击着大部侵华日军和全部伪军。在这八年中,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纵队就同敌人作战125,665次,消灭日军527,422人,伪军1186,995人,解放土地104.8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1.25亿。他们以自己的英勇牺牲,换来了中华民族的解放。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颂歌。它向世人表明“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61页)抗日战争胜利的光辉业绩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民族战争。它是中华民族百余年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历史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98页)
  (三)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根本特点是与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紧密结合
  无产阶级爱国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爱国主义。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它摒弃了以往历史上的狭隘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从各国无产阶级的共同利益出发,始终坚持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统一,坚持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相统一。三者的统一是无产阶级爱国主义本质特征中最主要的特点。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获得自身的彻底解放。因此,就内容而言,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是国际性的,这一国际性运动的最终目的旨在消灭国际资产阶级,消灭一切阶级,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每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都是对国际资本的打击,都是完成世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一部分。同时,若就形式而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首先是一国范围内的斗争。每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当然首先要打倒本国的资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62页)各国的革命和事业是在本国、本民族范围进行的,因此要通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本国革命的胜利同时也是时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支持。正如列宁曾经指出的“真正的国际主义只有一种,就是进行忘我的工作来发展本国的革命运动和革命斗争,毫无例外地支持所有国家的同样的斗争。”(《列宁选集》第3卷第52—53页)延安时期的抗日战争,正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开始的时间最长,而且是亚太地区的主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之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称霸梦,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在战略上配合、支援了欧洲,太平洋及亚洲其它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国际奉献。延安时期的抗日战争,既是为保卫祖国,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战,又是为世界和平而战,是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结合的光辉典范。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我们是国际主义者,我们又是爱国主义者,我们的口号是为保卫祖国反对侵略者而战。对于我们,失败主义是罪恶,争取抗日胜利是责无旁贷的。因为只有为着保卫祖国而战才能打败侵略者,使民族得到解放。只有民族得到解放,才有使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得到解放的可能。中国胜利了,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者被打倒了,同时也就帮助了外国的人民。”“爱国主义就是国际主义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实施。”(《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20、521页)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强调和坚持在国际主义指导下的加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的爱国主义,它与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共产主义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无产阶级爱国主义是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中的一部分,是共产主义立足于民族大地的基石。其次,无产阶级爱国主义运动是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切国际合作的基础,是实现共产主义革命的先决条件,是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参加共产主义运动的阶梯。共产主义运动是在各国共产党人领导本国人民进行爱国斗争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随着这种爱国主义运动的深入广泛开展,必将推动共产主义运动向前发展。延安时期,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的决战,既是爱国主义斗争,也是共产主义运动。尽管当时并不能立即实现共产主义制度,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却是朝共产主义目标前进的不可缺少的步骤和阶段,而抗日战争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胜利的重要一环。第三,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爱国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无产阶级爱国主义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为指导,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因此,只有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指导下,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才能和共产主义运动保持一致。真诚的爱国主义者,才会随着历史的发展最终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者。从爱国主义到共产主义,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道路,这是伴随现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脚步而在先进的人们的思想上都经历的过程。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共产党早期创始人,都是中国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他们在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上,都不同程度地接受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但他们从亲身经历和历史教训中认识到,除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其它任何形式的道路都无法改变中国的面貌。正是在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下,他们才从革命民主主义走向马克思主义,从爱国主义者转变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中国革命的历史告诉我们,从任何个人来说,不成为爱国主义者,就不可能成为共产主义者;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不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就根本背弃了共产主义的原则。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来看,不争得并坚决捍卫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就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就谈不上建设社会主义。彻底的爱国主义促进了中国共产主义实践,爱国主义本身在这一实践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彻底的爱国主义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在中国不同阶段的实践又都是伟大的爱国主义事业,这就是历史给人们的启示。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走过的光辉历程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最先进、最伟大的爱国主义政治集团,中国共产党人是最忠诚、最坚定、最卓越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爱国主义事业的成就,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阶级和政治集团在这方面所曾达到的高度。如果说,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表现出的爱国主义是国际主义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斗争中的实施,那么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主义则是国际主义在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过程中的实施。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永远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今天,我们中国倡导的爱国主义就是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因为,这是中国十一亿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我们“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28页)
  二、共产主义理想是延安精神的革命灵魂
  鲁迅说:“人类总有一种理想,一种希望。”不过其中有“高下不同”(《鲁迅选集》第l卷第8页)。中国共产党人毕生追求的是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共产主义理想。这一理想来自现实,又高于现实,它使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激励人们甘愿为理想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一)党从成立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终奋斗目标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人类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创立无产阶级伟大革命学说。他们第一次提出在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后,这一理想就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奋斗目标。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就立即明确宣布:中国革命必须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党的奋斗目标是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她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她的敌人是强大的,困难是严重的,这一切是“全世界共产主义者所没有遇到过的”,“无论在哪一部共产主义书本里都找不到。”(《列宁选集》第4卷第104、105页)但是,所有这一切吓不倒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对共产主义理想有着执着追求的中国共产党人,他们肩负着人民的嘱托和历史的重任,恪守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誓言。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在凶残的敌人面前,在险恶的条件下,在革命一次次地遭受挫折和失败时,中国共产党人无所畏惧,永不退缩,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方志敏烈士在被敌人杀害前引吭高歌:“敌人只能砍下我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王若飞、叶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除忠实于我的理想之外,一切都办不到”的誓言。先烈们的浩然正气来自于他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来自于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我们党的缔造者毛泽东,更是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杰出代表。为了中国革命他先后牺牲了六位亲人。延安时期,他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呕心沥血,日夜操劳,在窑洞里,油灯下,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写出一篇篇光辉著作,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朽篇章,建立起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
  (二)延安时期毛泽东、刘少奇等对共产主义的论述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目标和力量源泉。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共产主义运动实践的重要时期。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成为人们自觉行动的指南。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在总结以往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中,更进一步地加深了对于共产主义理想的内涵和层次的理解,并从理论上进行了精辟、系统的阐述。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详尽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分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和前途,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然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渐次达到共产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革命过程,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两个革命过程既不能合并,又必须衔接,只有把文章的上篇作好,才能继续完成下篇,从而最终完成向人类最高理想的过渡。那么,怎样才能保证民主革命的成功呢?毛泽东在文章中做了回答,他说:“中国的民主革命,没有共产主义去指导是决不能成功的,更不必说革命的后一阶段了。”“现在的世界,依靠共产主义做救星;现在的中国,也正是这样。”“在现在,新民主主义,在将来,社会主义,这是有机构成的两部分,而为整个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所指导的。”(《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86页)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已更清醒地认识到共产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坚定了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指导下,完成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信心。
  中国共产党人进行民主革命的最终目的在于“力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后的完成。”(《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51—652页)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事业,共产主义是自有人类以来,最完美的社会制度,她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最终解放全人类。但是,共产主义事业又是人类历史上空前艰巨的事业,她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决定了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曲折的斗争,经过与敌人的顽强拼搏才能完成。鉴于这一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共产党人必须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政治素质。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对此作了丰富而深刻的论述。
  首先,共产党员必须加强思想修养。因为,共产党人是“近代历史上最先进的革命者,是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现代担当者和推动者。”(《刘少奇选集》上卷第98—99页)他要担负历史赋予的空前未有的改造世界的大任,所以就必须注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革命的实践中“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加紧学习和修养。”(《刘少奇选集》上卷第99页)只有这样做了,才能发现自身不正确的思想、品质、习惯,并认真改正,从而提高自己的觉悟,培养革命的品质,改善革命的方法。共产党人终身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共产党人的责任是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不断前进,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更快地实现。”(《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23页)为了尽快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每个共产党员就必须参加革命的实践,加强自身修养和学习,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解决革命运动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共产党员应在革命运动的实践中,努力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共产主义事业是一项“百年大业”,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它不仅要求共产党人必须具有最雄伟的气魄和革命决心,同时还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最切实际的实际工作。刘少奇在他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说:“我们共产党员,应该有最伟大的气魄和革命的决心。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愉快而严肃地下定自己的决心,来担负实现共产主义这种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而艰难的任务。我们清楚地看到共产主义事业实现过程中的困难;同时,我们又清楚地了解这种困难是一定能够在干百万群众的革命发动中完全克服的,绝不为困难所吓倒。我们有广大的人民群众作依靠,完全有信心在我们这一代完成共产主义事业中一段大工程,同时也完全相信我们的后代能够完满地完成这个伟大事业的全部工程。”(《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27—128页)而对于一切共产党人来说,共产主义理想是高于一切的。所以“只有把伟大而高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切实的实际工作、实事求是的精神统一起来,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共产党员。”(《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28—129页)
  第三,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其自身的性质决定她除了无产阶级解放的利益外,没有其它特殊利益。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是以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为前提的。因此,“无产阶级解放的利益,人类解放的利益,共产主义的利益,社会发展的利益,就是共产党的利益。”(《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30页)每个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把党的利益,全体的利益放在首位,个人利益置于服从地位,“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我们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准则。”(《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30页)在这种准则指导下,使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一致,使个人利益毫不踌躇、毫不勉强地服从党的利益、甚至可以为党的利益,牺牲自己个人的生命,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原则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意识纯洁的最高表现。”(《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31页)这种为党、为阶级、为民族、为人类解放而作的无私奉献,在共产党员看来,是最值得最应该的。
  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延安时期,共产主义不仅仅是内涵深刻的理论,它更成为人们共同的心声和自觉的行为准则,成为贯穿延安精神的主线和灵魂。
  (三)延安精神处处闪耀着共产主义的光辉
  共产主义理想是延安精神的最高层次,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和支柱,延安精神的每项内容无一不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光辉体现。
  实事求是是共产主义理想的科学根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是从实事求是中创立,从实事求是中发展的。没有实事求是,就不会产生马克思主义,也就谈不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创造。离开实事求是,共产主义就陷入空谈。恩格斯说:“共产主义不是学说,而是运动,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被共产主义者做为自己前提的不是某种哲学,而是过去历史的整个过程,特别是这个过程目前在文明各国的实际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311—312页)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革命的复杂历史和丰富经验作了系统的总结后提出来的,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延安时期,实事求是精神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例如,在抗日战争中,我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的确立,就是从当时中国实际出发,作了正确分析后制定出的;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其出发点就是实事求是;大生产运动、“精兵简政”和“三三制”等都是应客观形势发展需要而做出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决策。1942年开展的整风运动,更是实事求是的典型范例。延安时期,党的大政方针的制定遵守的是这一原则,而工作人员做工作也是如此。他们凡事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各项工作生气勃勃,正如毛泽东所说,延安同志没有一件事不是实事求是的。延安时期,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了这一思想路线,才制定出一整套正确的,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保证了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理想而奋斗的献身精神。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4页)。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言人,是人民利益的忠实执行者。她一成立就宣布,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为最终目标,以彻底解放全人类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除了谋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决无任何私利可图。延安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道德原则为依据,总结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高度概括列宁关于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精神,明确地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并且把它确立为我们党和军队的唯一宗旨。
  延安时期,“为人民服务”成为人们的座右铭,成为社会的时尚。无论是党政工作人员,还是部队的干部战士;不论是领袖、高级干部,还是普通一兵,都能自觉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办好事。他们把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执着追求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行动上。真正做到,一切言行都以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襟怀坦白,克己奉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人民极端负责,极端热忱,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关心人民比关心自己为重,他们是人民的公仆,民众的朋友,而不是官僚主义的政客;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为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有这一切都体现了共产主义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体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精神风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赢得了民众的心,延安时代成为党群、干群关系最好的时期之一。这种精神也深深感动了到过延安的外国记者。美国进步记者斯蒂尔在访问延安后颇有感触地称赞共产党常说的“为人民服务”是“货真价实”的,“我要是在延安住上十天,那我一定也将变成一个共产主义者。”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共产主义事业既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事业,又是人类历史上空前艰巨的事业,必须经过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奋斗过程才能完成。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它是以共产主义理想为灵魂,集中表现为延安时期共产党人和陕甘宁边区革命军民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发扬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20页)延安时期,这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表现得尤为突出,著名的大生产运动就是这一精神的伟大创举。为生存、为斗争、为发展,党中央、毛泽东在当时极其困难的时刻,向全体军民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中国共产党人凭着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和革命必胜的坚强决心,凭着压倒一切困难而决不被困难所屈服的拼搏精神,胼手胝足,辛勤劳动,克服了物质上和生活上的各种困难,终于取得了大生产运动的辉煌胜利。
  民主团结和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后,首先要做的就是争取民主。有了民主,才能促进团结,而促进和实现民主团结的办法,则是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毛泽东认为红军之所以能在艰难的革命进程中坚持斗争,除了共产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而发扬民主的办法,则是依靠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有力武器。民主团结是我党历来用以倡导和调动人民积极性的口号之一,也是凝聚革命力量的重要原则。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标志之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武器。
  延安精神的丰富内容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科学的概念。而作为这样一种科学概念的延安精神之所以经久不衰为世人称颂,是因其来源于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论断。她是共产主义理想在延安时期的充分体现。因此,我们说没有共产主义理想就不可能产生延安精神,共产主义理想是延安精神的革命灵魂。
  三、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造就一代共产主义新人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信仰、理想在革命队伍中的表现。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密切相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没有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念,就没有共产主义理想。没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无产阶级政党就失去了正确的奋斗目标,因而也就无所谓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只有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丝毫不动摇坚信“英特纳雄耐尔”一定会实现的信念,才能保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延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培养起来的延安精神,是与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紧紧连在一起的,延安精神是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精神,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方向。
  (一)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
  延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地瘠民贫,人口不过150万,是有名的经济文化落后地区,物质条件差,生活十分艰苦。但是,胸怀共产主义理想大目标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相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无论是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能够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顽强的毅力坚持战斗、工作和生活,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坚定的乐观主义气概,折射出时代的光辉和革命的精神风貌。他们住的是窑洞,穿粗布衣服,吃土豆小米,但他们以苦为乐,风趣地称大米加小米煮熟的饭为国共合作饭,小米锅巴是“列宁饼干”。在日用品奇缺的情况下,他们用空墨水瓶做油灯;用草木灰过滤水洗衣服;用猪鬃制成牙制,以食盐代牙膏。有一年过冬,被服厂的棉衣缝制不出来,就把棉布、棉花和针线发到个人手中,自己缝制棉衣。一时间,炕头、树下、操场、田边,到处呈现出捻线、缝衣的繁忙景象,给艰苦的延安生活平添了一片欢乐、繁忙景象。抗大办校初期,没有校舍,自己动手,仅用了两个星期就在山坡上开出了175个坚固的窑洞,修筑了长达3000米的“抗大公路”,解决了近2000人住宿问题。没有桌椅,就用砖头、石头做凳子,用自己的双膝当课桌。纸张困难,就用马兰草造的纸,或用桦树皮订作各式“小本子”写字、写诗,并打趣地称这种不花钱的纸为“油光纸”。没有笔,大家就以树枝代笔。物质生活尽管艰苦,但人们的精神生活却很充实,很丰富,到处洋溢着欢快向上的欢乐气氛。青年们自制胡琴、提琴、象棋、扑克,自己编写文艺节目,鲁艺学院创作演出具有广泛社会意义和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剧目:《白毛女》、《兄妹开荒》、《黄河大合唱》。劳动工作之余还经常举办篮球、排球比赛。朱德、贺龙等领导经常和干部、战士在一起打篮球。宝塔山上,延水河畔,处处洋溢着亲密无间的同志情谊。美国友人访问延安后,对人们留给他的印象这样说:“他们的幸福仿佛是无穷的,好象有一种秘密来源似的。”“他们过着世上最艰苦的‘苦力’生活,几乎一无所有,然而,他们都是全中国最快活的人,这个事实是没有人怀疑的。”(《续西行漫记》[美]尼姆·威尔斯著,第35、38页)这个秘密来源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就是共产党人对信仰的追求。
  (二)革命青年奔赴延安
  共产主义理想,不仅使延安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能以坚定的乐观主义精神同甘共苦,共渡艰辛,而且还象一块强大的磁石,吸引着无数热血青年,他们从中国共产党身上看到了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全国及海外华侨,大批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他们中间有些人离开温暖的家庭,放弃优越、舒适的生活、学习条件,不畏艰难,冒着生命危险,冲破敌人重重封锁,千里迢迢,来到延安,寻找人生的真谛,经受艰苦生活的磨炼。一个广州青年,在赴延安途中,因长途跋涉,气候不适,一病不起。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执着地朝延安方向,双手抠进黄土地,十分艰难地爬了28米,最后倒在通往延安的路上。一批上海青年宣誓:“割掉皮肉还有筋,打断骨头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他们历时13个月,行程一万多里路,终于到达延安。从西安到延安,婉蜒崎曲的八百里山路,成为追求者用鲜血铺成的信仰之路。据统计,仅1937年到1938年一年间,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介绍到延安来的全国青年就有2288人。这些人里有母女相约、姐妹相约、夫妻相约、亲友相约、师生相约、以至官长与部属相约来到延安,投身革命,献身于革命理想。毛泽东对此曾予以高度评价。他说:“你们到延安找共产党,方向是对的,很不容易,这是很大的考验。进抗大没有考试,大家通过敌人的封锁到延安,这是最好的考试。”(《时代的精神支柱》第101—102页)
  (三)窑洞大学,革命熔炉
  延安不仅是理想的化身,更是革命熔炉。延安,不仅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更为抗日战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材。
  延安时期,大批青年为寻求真理,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来到延安,他们迫切地需要学习革命理论和本领。同时,由于战时的环境,急需增加后备力量。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26页)毛泽东指示根据地要尽可能地开办干部学校,越大越多越好。在党中央、毛泽东的关怀和领导下,延安创办了一所所“窑洞大学”,大规模培养和造就为中国革命英勇献身的志士和精英。这些大学包括:中央党校、马列学院、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等。其中,延安的中央党校和抗日军政大学的学员都是直接在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和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自领导和教育下锻炼成长起来的。他们每人都有三件宝:第一是镢头,拿起镢头能开荒种地,建设校舍;第二是枪杆子,拿起枪杆子能够保卫边区,打败日本侵略者;第三是笔杆子,拿起笔杆子能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文化知识。在这些新型学校里,倾注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心血。他们下大功夫总结历史经验,向全党提出改造我们的学习,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任务,同时他们还发表了一系列著作,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刻阐述了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者的斗争方向,大力进行马列主义的宣传教育。特别是以思想教育为中心内容的延安整风运动,有效地提高了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在这些学校里,学员们学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艰苦奋斗的革命创业精神,成为治党、治国、治军的英才。他们从“窑洞大学”出发,把真理和革命精神带到全国各地,到处生根、开花、结果,为革命作出卓越的贡献。所有这一切正如毛泽东说的那样,革命,就是一所学校,延安就象所革命大学,它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培养造就了一代共产主义新人。
  美国作家弗朗西斯·苏曾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新中国以巨人的姿态昂首阔步地登上国际舞台,引起全世界的注视。……中国人民怎么能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那暴风雨般排山倒海地冲刷着中国大地的力量的源泉在哪里?那使旧中国的反动势力一触即溃,土崩瓦解的秘诀是什么?”(《毛泽东的辩证法理论》[美]弗朗西斯·苏,第1页)一句话,就是延安精神;就是共产主义精神。过去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有强大的战斗力,就是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有共产主义精神作支柱。今天,我们进行改革开放仍然离不开它。因为,它是无产阶级在创建新世界的整个历史时代中永远不能丢掉的法宝。
  

毛泽东是延安精神的缔造者 /罗忠敏,崔岩主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