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造林种草 绿化河山*

马文瑞


  (1983年9月29日)
  搞好造林种草,关键是进一步提高认识,解放思想,放宽和落实有关政策,切实加强具体的组织领导。为此,我讲几点意见。
  一、继续解决各级领导的思想认识问题
  去年小平同志讲过,西北地区重点是种树种草,发展畜牧业。今年耀邦①同志视察青海、甘肃和我省延安地区时,对北方干旱地区农业改革讲了重要意见,对种草种树,发展牧业,增加肥料,增产粮食,从根本上改变干旱地区的自然面貌问题,作了精辟论述,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小平同志、耀邦同志提出的这个农业的指导思想和决策,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拿我省来说,平原川水地区面积不到30%,70%以上是山区和沙区,耕地少,荒山、荒坡、荒沟面积很大。过去由于指导思想不对头,长时期忽视了对大面积的荒山、荒坡、荒沟、荒沙、荒滩的利用,造林种草发展不快,而且原有的森林和草山草坡不断遭到破坏,致使农业的生态环境恶化,草食牲畜下降,土壤肥力不足,影响粮食增产。为了多打粮食,一些地方乱开乱挖,毁草毁林,盲目扩大粮食作物面积。陕北实际耕地比统计上报的数字要大一倍还多,致使水土流失加剧,不少地方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上到下开始认识这个问题,端正农业指导思想,制定陕北农业生产建设方针,调整农业生产布局,情况有所好转。但是从思想认识上和指导工作上来检查,对开发利用“五荒”地造林种草还不能说已经引起了足够重视,摆到了应有的位置,也缺乏具体的规划和过硬的措施。耀邦同志强调思想大解放、意志大集中,这一点十分重要。思想不解放,认识不提高,怎么能够意志大集中,打开新局面呢?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同志都要认真学习耀邦同志的讲话精神,研究省委、省政府9月7日关于种草种树的决定②,联系本地的实际,总结经验,找出差距,进一步提高认识,端正指导思想,真正把造林种草作为战略任务,摆到重要位置上来。
  二、进一步放宽和落实造林种草的政策
  造林种草能不能搞得快一些,好一些,花钱少一些,效果大一些,关键在于能不能放宽和落实造林种草的政策,充分调动千家万户的积极性。我省现有荒山、荒坡、荒沙面积很大,整片荒山荒沙面积就有6000多万亩,全省森林的覆盖率只有22%,造林种草的任务十分艰巨。即使每年造林500万亩,精心管理,达到成活一半(过去成活率只有25%),一年才250万亩,现有荒山荒沙全部绿化就需20年以上的时间。为了把造林种草的速度搞得快一些,我们必须进一步放宽和落实林权草权政策,主要是进一步落实林业“三定”③政策,落实扩大自留山政策,和落实在承包的“五荒”地和小流域里种树种草,谁种谁有,长期不变的政策。事实证明,凡是思想解放,政策放宽和落实的地方,造林种草就能做到多快好省,过去多年办不到的事,短期内就很快地办到了。府谷县去年冬天提出组织万户人,包治千条沟的任务,全县520个生产队、7677户农民,承包了2580条小流域的治理,实行“谁治理,谁受益,长期不变”的政策,一个春季就种柠条7.6万多亩,造用材林1.2万多亩,育苗540亩,打小坝1800多座,淤地和新造水地3900多亩。速度之快,成绩之大,胜过任何一年。希望各地都要像府谷县那样进一步抓好造林种草政策的放宽和落实,调动起千家万户的积极性,向荒山、荒坡、荒滩、荒沙、荒沟进军,开创造林种草的新局面。
  三、进一步加强对造林种草的领导
  造林种草,绿化河山,造福后代,是从根本上改变干旱面貌,治穷致富的百年大计。我们要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抓好这件事。这一代人搞不好,下一代继续搞,一代一代搞下去,没有搞不好的。我们要有这个志气,要有这个气魄。但是,万里长征,始于足下。搞好这件事,我们这一代人负有重要的历史使命。各级党委和政府首先要把这一重大的历史使命担当起来,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长武县、淳化县的实践证明,只要领导重视,抓住不放,持之以恒,一抓到底,就会很快做出显著成绩的。长武县10年内造林22万亩,水土流失面积控制到65%以上,森林覆盖率由50年代的2.3%提高到现在的25%。淳化县近10年来造林保存面积达29万多亩,森林覆盖率由1973年前的3.5%提高到现在的18.8%。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决心坚定,目标明确,上下一心,坚持不懈。长武、淳化能办到的事,我不相信其他市县就做不到!这里的关键还在于领导。当然加强领导,不是只发发文件,一般号召,而是要领导亲自动手,跑山走沟,做充分的调查研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和过硬的措施,特别是科学技术措施。要有“约法三章”,从上到下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并且要抓住每年造林种草的季节,具体部署、具体动员,做扎实具体的组织工作。领导还要身先士卒,起带头和示范作用。同时,要注意抓验收,抓评比奖励,抓典型,及时推广先进经验。只要这样一环一环地具体抓,年复一年地抓下去,造林种草就一定会大见成效,旧的山河面貌就会大为改观,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农林牧互相促进、全面发展、繁荣富庶的新农村就一定会出现。
  *这是马文瑞同志在陕西省采种造林种草电话会上的讲话。
  注释
  ①耀邦,即胡耀邦(1915~1989),湖南浏阳人。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共中央总书记。
  ②指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大规模种草种树,彻底改变我省干旱地区农业落后面貌的决定》11条。
  ③林业“三定”政策,指定地块、定人员、定绿化年度。
  

马文瑞论延安精神(中)/马文瑞著;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编.—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