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求实不屈 忠诚无私*——忆崔光同志

马文瑞


  (1991年2月10日)
  时光易逝,崔光同志离开我们一年多了。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我们为过早地失去这位求实不屈、忠诚无私的老战友而无限痛惜。
  崔光同志是山西省永济县人,青年时代起就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9·18”事变后,他反对国民党的卖国投降政策;西安事变后,又满怀革命豪情毅然奔赴延安,1937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在50多年的革命历程中,崔光同志先后在晋西北汾西县委,蒲县工委,晋绥二、六地委,晋绥分局,西北局,中央组织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厅、物资局,包头市委,国家物价总局等党政机关,长期地、勤奋地从事党务负责工作,对党在各个时期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崔光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优秀的党务工作者,他在50多年革命斗争中,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在坎坷经历中度过的。但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他总是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正如段云同志在悼念崔光同志的挽联上写的“求是不屈为真理,竭诚无私近完人”。崔光同志的的确确就是这样一位坚持真理、品德高尚的好同志。他用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党务工作者的光辉形象,提高了党在群众中的威望。
  1942年,晋绥分局开展抢救运动,有人对同志中一些曾在外面念过书、走过许多地方的知识分子无根据地说可能是“特务”。崔光同志当时作为学习小组的秘书,敢于仗义执言,力排众议。那时,敢于这样做是很不容易的。这些同志得到保护,后来长期在党的领导下,做了大量工作。1947年晋绥地区土改运动中,曾一度发生过“左”的错误。罗毅同志从下边回到分局,崔光同志对他说:“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下面的同志到领导机关,一定要如实地反映实际情况,帮助领导正确地判断形势、制定政策和指导工作,决不能时时看领导的脸色行事,投其所好,上面要羊毛时给羊毛,要猪毛时给猪毛。这怎么能不犯错误,把工作搞好?这还有什么党性可言?”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崔光同志在银行工作期间,为贯彻周总理的指示,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为了保护一部分同志不蒙受错误的处理,在高压之下据理力争,毫不退缩,不计个人得失,以致自己受到错误处理,蒙冤受屈。他曾义愤地说:“党一贯教导我们实事求是,对人的问题要持慎重态度,为什么对银行一批干部,明明事实有出入,有不同意见,连要求再作些认真的调查研究,待核实情况后再作结论,都被看作是违纪,看作不合法?”当时有的同志也曾劝他放弃原则,说要“态度好些”。他说:“什么叫态度好?总不能闭着眼睛不看事实,为了保自己的乌纱帽,就讲违心的话,对党不讲真话。”他说:“事实终归是事实,靠压服是不行的。错的不能说成对,对的不能说成错,相信是非曲直总有一天会搞清。”事实证明,崔光同志是对的。崔光同志后来对人说,他被处分下放在内蒙古这么多年,吃了若干苦头,但自己从不后悔,从不埋怨。自己没说过违心的话,没做过违心的事,始终问心无愧。“文革”期间,崔光同志在包头市委工作,当时正是林彪反党集团猖獗之时,居心要打倒一批老干部。有人要给市委书记戴上“反军”的帽子,让崔光同志揭发,并指出《包头日报》某篇社论的观点是错误的,某件事实说他是反军的,等等。崔光同志据理驳斥道:“《包头日报》的观点是市委集体讨论的,观点也不是错误的。我没有看到这位同志反军,倒看到他不少拥军的事实。”崔光一件件列举了他如何拥军,使来调查的人无言以对,没得到任何材料。“文革”初期,内蒙古商业厅所属制锁厂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批判工作组,要厅领导到厂接受批判和检查。当时厅长(老红军)和其他副厅长都在场。崔光同志首先站出来作检讨。“造反派”硬要厅长作检查,崔光同志说:“决定派工作组是集体讨论的,我也有责任,应该作检查,为什么不让我检查?”他这种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制锁厂的老工人们至今记忆犹新,敬佩不已。
  崔光同志一贯重视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观察解决问题。50年代初,他在任中央西北局组织部组织指导处处长期间,带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并向西北局写了反对“五多”(即:会议多、文件多等)的调查报告,受到党中央的重视,经毛主席亲自批示,转发全国。崔光同志调查研究时,特别注意掌握第一手材料。1955年,他在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副行长、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时,听到对党内一次会议有不同意见。他除了看会议材料,找人谈话听取不同意见外,还亲自将原参加会议的人员都召集起来,要求大家以对党负责的态度,原来在会上怎么讲的,就原原本本再讲一遍,不许他人干预。他认真听,认真记,终于弄清了这次党内会议的真情。他反复强调一切结论只能产生在调查的末尾,绝不能凭主观先定框框,后装材料。后来遇到高压,他还是据实对待,毫不退缩。崔光同志这种深入实际抓第一手材料的精神,在银行老同志中一直传为佳话。
  崔光同志一直保持着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心他们的疾苦,为他们排忧解难。1959年他蒙冤下放内蒙古临河县劳动。正值三年困难时期,他虽身处逆境,却时刻急当地群众之所急。在切实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写了关于浮夸虚报引起群众麦种告急的报告,获得自治区领导同志的重视。此事及时得到解决,深得当地干部群众的赞誉。同时,他利用一切空隙,坚持读马列主义和毛泽东著作,从中汲取教益,提高水平。正是他坚持学习,才能一贯坚持原则。
  “文革”中他在包头,经常下农村,到基层搞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他与当地许多公社的农民建立了长期联系,和农民一起下地干活、聊天。农民对他的印象很好,都敬佩他、爱戴他。包头市的许多群众都知道他关心老百姓,一些人不认识他,但往往慕名找他解决困难。他总是热情接待,尽量给予解决。一位铁路工人有困难,多年得不到解决,在走投无路时闯到市委办公室,点名要找崔书记讲述自己的困难。崔光同志热情听取了他的讲述,打电话询问了单位情况,当场给予解决。1979年,他在国家物价总局领导工资调整工作,深入实际了解情况,和许多干部逐个谈话,如实向上级反映问题,使调资这项矛盾多、难度大的工作,得以公平合理地解决,受到广大群众的称赞。
  崔光同志在国家物价总局分管干部工作,坚决贯彻中央关于“老干部第一位的任务是选拔中青年干部”的指示,深入群众,挑选干部,主动推荐比自己资历浅、年纪轻的同志担任第一副局长,自己却退居其后,不计较个人得失。崔光同志在选调干部工作中,一贯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从来不徇私情。当时,国家物价总局新成立,需要增加人员,并推荐来不少的人。崔光同志提出:“符合条件又是我们需要的,谁推荐的我们都可以接受;不符合条件或是工作不需要,而让我们安插的,不管是老战友、老同志,还是老上级推荐的,一律都不接受。”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有个单位提出,只要总局安排他们一个家属,他们也帮助总局安排一个家属,即被崔光同志严辞谢绝。还有一位同志要把领导人的儿媳介绍来,请求帮助安插。经了解,此人不适合做物价工作,被他婉言拒辞。他说:“调干是为了工作,绝不能作交易。”
  艰苦奋斗,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谋私利,艰苦朴素,是崔光同志一贯作风。他到国家物价总局工作后,第一次到外地开全国会议之前,曾亲身带领干部到当地察看会址,估算经费开支,作了妥善安排。这样,既能具备会议需要的条件,又可以节约不少经费。他不仅注意大的节约,对小事也从不放松。平时经常向机关干部宣传老区节约的事迹,当看到有的同志只喜欢用新的信封时,就提倡要区分用途,重复利用旧信封,并身体力行,他晚年体弱多病,按制度,机关为他配有专车。但他几乎从来不用,有时看病也由老伴搀扶着上医院。他自己从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浇花时,夏天接雨水,冬天积雪水。他去世以后好长时间,满缸的雨水还放在门前。他历来衣着朴素,有许多打着补钉的衣物。直到近几年,有一次去医院看病,一位女大夫惊奇地说:“像你穿的这种打补钉的鞋,现在看不到了。”他笑笑说:“穿着舒服就是好的。”
  崔光同志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是光明磊落、无私奉献的一生。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那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忠诚事业、刚直不阿的无产阶级党性,密切联系群众、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优秀品质,都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加强党的建设,为实现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而奋斗。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是马文瑞同志同段云、罗毅、成致平、詹武、何载合写的纪念崔光同志的文章,原载1991年2月10日《人民日报》。
  

马文瑞论延安精神(上)/马文瑞著;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编.—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