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对刘志丹精神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毕远佞


  毕远佞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刘志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在西北的集中体现,是西北根据地革命精神的杰出代表,是延安精神的原型之一。刘志丹作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的历史地位早已名垂青史。然而,刘志丹超越时空、最震撼人心的魅力,并不仅是他作为西北革命根据地正确路线代表的杰出贡献,而是他在艰难困苦的斗争环境和党内错误路线的双重压力下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范与人格魅力。在纪念刘志丹将军诞辰110周年之际,认真研究、准确把握刘志丹精神的内涵,对于全面、深刻地研究中国革命精神体系、西北根据地革命精神和延安精神的生长史与形态学,既确定其共同的精神实质,又肯定其特殊本质与内涵,使之成为具有丰富原型的科学体系,成为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政治灵魂与价值追求,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研究学习刘志丹精神,继承弘扬刘志丹的精神风范,就是对“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感情上最好的缅怀和事业上最好的承继。
  一、内涵:奋斗、宽容、民本、求实
  中国革命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纵观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上的不同时期形成的各个革命精神,均以地域尤其地名命名。如中国革命精神的主体系列: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等,均以革命精神的涵养地直接命名,有鲜明的时空指向,响亮有力,便于记忆。另外如作为延安精神原生态的抗大精神、延安整风精神、张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以及红岩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也都有明确的地名、人名。因此,称“刘志丹精神”是可以的。刘志丹一生虽然短暂地定格在33岁的韶华,但却是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不仅功勋卓著,受人敬仰,而且具有优良的革命作风、崇高的人格魅力,堪称共产党人之楷模。刘志丹的奋斗历程、光辉事迹、优良品质和人格风范也完全能够有力支撑起刘志丹精神体系,关键是对其科学内涵进行准确的概括和提炼。从刘志丹革命生涯的特点、政治品格和人格魅力的特征来看,基本内涵最少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百折不挠、坚持理想信念的奋斗精神
  刘志丹的一生,是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矢志不渝、英勇奋斗的一生。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对共产主义理想矢志不渝,具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1922年,他考入榆林中学,在共产党员魏野畴、李子洲等的教育指导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924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决心“为自己的信仰奋斗到底”。十几年的革命生涯,身处白色恐怖和艰难困苦的环境,他从不畏惧,出生入死,矢志不渝。他与唐澍等人领导的渭华起义,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在陕西的反动势力,是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在国内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具有重要影响。渭华起义失败后,他辗转陕北,大小70多次武装起义全部失败,仍开辟和创立了新的革命根据地。刘志丹具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他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无论是在白色恐怖下从事兵运工作的艰难日子里,还是在充满血与火的战场上,他始终把生死置之度外,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为了创建革命武装,刘志丹以非凡胆略,一次次打入军阀部队,多次被捕和关押,出生入死,毫不退缩,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英雄本色。在多次受到党内错误路线的排挤、迫害的情况下,也丝毫没有改变他的革命志向,丝毫没有动摇他对革命的信心。他坚信党的领导,始终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刘志丹的奋斗历史,充分体现出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坚强意志,始终不渝、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坚韧不拔、英勇顽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正如朱德1943年4月23日在延安举行的近万人参加的刘志丹烈士公祭大会上代表党中央和八路军的致辞中所说的:“刘志丹是创造红军的模范。”“刘志丹自大革命起直到为党牺牲,均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下,以不同方式组织革命军队,虽屡遭失败,但他百折不回至死不变,垮了再来,再垮再来,这种精神和毅力是建军的基本条件,如果有人问共产党员是什么样子?那么就请看刘志丹。”1943年,张闻天为他题词:“子丹同志的路线,是我党领袖毛泽东同志的路线,是我党的布尔什维克的路线,是真正中国的马列主义的路线。志丹同志,精神不死!”
  (二)相忍为党、维护团结、顾全大局的宽容精神
  刘志丹是一个“知有党而不知有自身”的人,“是一个真正具有共产主义品质的共产党员”。他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表现出以团结为重、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重的高尚品德。在组织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陕甘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一方面要同敌人作英勇顽强的殊死搏斗,另一方面还要同来自党内的错误路线的干扰破坏作坚决斗争。他一生虽然短暂,却经历坎坷,几多磨难,在复杂的革命斗争形势中,在多次受到党内“左”倾错误路线的排挤、诬陷、打击、迫害、被撤职、降职甚至被关押的情况下,也丝毫没有改变他的革命志向,丝毫没有动摇他对革命的信心。他胸襟坦荡,忠诚宽厚,严于律己,光明磊落,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忍辱负重,相忍为党,维护团结,顾全大局,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坚定地维护了党和军队的团结,具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广胸怀和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充分表现了对党对革命事业忠贞不贰的崇高品质,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博大胸襟。西北红军多次合编,他领导的部队人多枪多,却每次都担任副职,他从无怨言;“三嘉塬缴枪事件”中,他顾全大局,孤身离队;周家崄联席会议上,他推让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红二十五军长征到陕北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刘志丹作为“地主”,兵员多威望高,却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他毫不计较,忠心耿耿,努力工作。尤其是在陕北“肃反”中,刘志丹在见到逮捕他的信件后,仍然慷慨赴死,“自投罗网”,这是陕北“肃反”中最悲壮的一天,也是最富戏剧性的一幕。如此襟怀坦荡,其仍被错误关押、残酷迫害。千钧一发之际,党中央到达陕北,刘志丹才得到释放。出狱之后,仅任地方红军第二十八军军长,率部东征,英勇作战,不幸在山西中阳县(今柳林县)三交镇战斗中牺牲,年仅33岁。面对一些受迫害同志的激愤情绪,刘志丹表现出高风亮节,对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始终忠贞不渝。毛泽东、周恩来亲切地接见了他,并深情地对他说:“你和陕北的同志受委屈了。”刘志丹十分感动,对党中央表示衷心感谢。他还多次告诫受冤屈的同志和西北红军指战员:“革命利益高于一切,要识大体,顾大局,绝对服从中央的领导,听从中央的调遣。”在他的带领下,西北红军同到达陕北的各路红军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周恩来评价:“刘志丹同志对党忠贞不贰,很谦虚,最守纪律,他是一个真正具有共产主义品质的党员。”这是对他的高度评价。他语重心长地叮嘱习仲勋:“最可怕的是暗箭伤人。但这也难免,要经受得起这种考验。”“向受过整的同志都说说,过去了的事,都不要放在心上,这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是路线问题,要相信党中央、毛主席会解决好。要听从中央分配,到各自岗位上去,积极工作。后方的工作很重要,我们有了巩固的后方,前方才能打胜仗。你要带头做好地方工作。”再次让习仲勋转告其他战友:“不要想自己的委屈,坚持革命意志,我们的一切是为了人民大众,不是为了个人。”习仲勋深为感动:“一个人能这样一贯以大局为重,委曲求全,真是少见。”①刘志丹牺牲的噩耗传来,习仲勋悲痛万分:“志丹同志的心里,只有人民,只有国家,只有党,他短暂的一生,做了那么多的事,受尽了煎熬,却没有一个怨字,这是人之楷模啊!”②
  (三)联系群众、爱国爱民的民本精神
  刘志丹的一生是为了使广大劳苦大众过上幸福生活而不懈追求、忠心为民的一生。“追求真理,救国救民”是刘志丹一生的夙愿。他从青少年起,就对除暴安良的英雄人物十分崇敬。特别是“五四”运动后,他在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下,崇尚科学民主,反对封建压迫。他生长在贫瘠落后的陕北,亲眼目睹了民不聊生、饿殍遍野的凄惨景象,对旧中国的黑暗状况十分不满,立志救国救民,决心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刘志丹是从群众中涌现出来的领袖,深知保持党和人民、军队和人民的血肉关系的极端重要性,始终对党、对人民一片赤诚,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辉典范。他关心人民,热爱人民,洞悉人民群众的疾苦,与人民群众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刘志丹指出:“历次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坚强的党组织和群众基础,单纯的军事行动一定不会胜利的。”在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他走遍了陕北和陕甘边区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陕甘边的一山一水他都熟悉,大村庄有几口锅,能容纳多少人,他都能说出来,被人们称为“活地图”。他经常在战斗和工作之余走村串户,深入群众,访贫问苦,宣传革命的道理。在渭南华县一带,流传着这样的歌谣:“渭华塬上开红花,刘景桂(刘志丹)主席到我家;盘上腿儿炕里头坐,和咱拉起家常话……”他热爱人民,时刻想着人民,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戴。刘志丹十分重视身先士卒、军民一致、官兵一致等重要建军原则,有爱民、爱兵意识,他作风民主,平等待人,关心群众疾苦,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他心中始终装的是陕北和陕甘边区的千家万户,装的是贫苦百姓的疾苦和利益。在他领导下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把廉政建设当作头等大事。刘志丹说:“群众最痛恨反动政权的不廉洁,无官不贪。我们一开始就要注意这个问题。穷要有骨气;要讲贞操,受冻受饿也不能取不义之财。”苏维埃政权制定了惩处条例,贪污10块大洋就要枪毙,充分体现了他热爱群众、忠于人民的赤子情怀。习仲勋后来回忆说:“现在看起来这处分未免太重,但那时老百姓最恨贪官污吏,盼望有为民理政的‘清官’。刘志丹了解群众的心情,才制定严格的法规,以警戒自己的同志。而且,那时的10元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有了这条法令,在干部中确实没有发生过贪污事件。对干部,特别是负责干部,要求更严格,犯了纪律,犯了严重的错误,都要受处分。高岗犯过纪律,也受过撤职的处分。”③
  刘志丹和群众在一起懂礼貌讲人情,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热爱。刘志丹蒙冤出狱后,根据地军民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刘志丹得救了!”“陕北得救了!”刘志丹在政治上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上是一个传奇式英雄。他平易近人、作风民主,艰苦朴素、廉洁奉公,成为共产党人的楷模。他从不居功自傲,从不以领导自居,从不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不摆架子,不搞特殊化,遇到困难和危险,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他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一生艰苦朴素,以苦为荣,以苦为乐,身穿千补百衲的粗布衣,脚蹬自己编制的麻草鞋,经常自己动手做饭、喂马、抬伤员,牺牲后战友们清理他的遗物时,除了衣袋里的几份文件和6支香烟外,其他一无所有,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崇高品德和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刘志丹质朴无华,平易近人,生活在革命队伍中,更像普通一兵。在民间传说中,常把刘志丹描绘成一个神奇的人物,但是任何人见到他得到的印象,却完全像一个普通战士。常同战士们坐在一起,吸着旱烟袋,谈笑风生。他牺牲时才年仅33岁,但许多年龄比他大得多的老乡和同志们都亲切地叫他“老刘”,充分体现了群众对他的由衷敬意。刘志丹牺牲后,陕北群众无不悲伤落泪、掩面痛心。毛泽东曾说过:“一个人死了开追悼会,群众的反映怎样,这就是衡量的一个标准。有些人高高在上,官位很大,称首长,好像老百姓都拥护他,其实这不能说明问题,要看最后的盖棺论定,要看开追悼会那一天老百姓落不落泪。有些干部死了,我看老百姓就不见得落泪,他是自封的群众领袖。因为你做了官,老百姓不得不和你打交道,其实公事一办完,人家就掉头而去,不大理睬你了。真正的群众领袖,到开追悼会那一天,老百姓会觉得他死了很可惜。至少不会觉得死了也好,可以省下小米。刘志丹牺牲后,陕北的老百姓伤心得很,这说明他是真正的群众领袖。”这是对刘志丹的最好褒奖。毛泽东题碑称他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周恩来为他题词“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两位领袖突出强调的都是他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本色。
  (四)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
  在异常严酷的斗争环境中,在长期和中央、和上级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刘志丹充分表现出审时度势、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他创造性地开辟了西北革命根据地,为探索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做出了独特贡献,是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
  1926年初,他按照中共陕西党组织的决定,投笔从戎,考入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这是他军事生涯的开始。大革命失败后,刘志丹深深地懂得中国共产党独立掌握军队和领导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他说:“我们没有枪杆子,只靠笔杆子不行。结果人家一翻脸,我们就只有滚蛋。”这是他对大革命失败教训的深刻反思,也是对党内右倾机会主义严重危害的深刻认识。从此,他更加坚信毛泽东提出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为创建党所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战斗历程,创造性地采取多种形式创建人民军队。
  1928年冬,他按照中共陕西省委的决定,到榆林担任陕北特委军委书记。鉴于当时陕甘地区各派军阀正在竭力扩张势力,他即于翌年四五月间在红石峡主持召开陕北特委会议,提出“变敌人的武装为革命的武装”的重要思想。刘志丹在会上提出的“三色”革命理论,是在陕北特定条件下建立革命军队的大胆创见。即采取“红色”“白色”“灰色”三种形式开展武装斗争,创建革命武装。所谓“红色”,就是发动组织工农群众,建立党所独立领导和指挥的人民军队;所谓“白色”,就是派共产党人到白军中开展兵运工作;所谓“灰色”,就是派人争取、教育和改造绿林武装,为创建人民军队准备群众基础和武装力量。这是刘志丹发展革命武装的一项成功实践和大胆尝试。他创造“三窟论”,先后成功地创建了以照金、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毛泽东高度评价说:刘志丹创建的陕甘边根据地,用“狡兔三窟”的办法,创出局面,这很高明。
  他实行正确的统一战线政策。刘志丹常说:“革命需要建立统一战线,敌人越少越好,朋友越多越好。我们增加一份力量,敌人就减少一份力量。”他认为,陕甘地区有许多绿林武装,其中不少人出身贫苦,侠肝义胆,由于生活所迫,铤而走险,被“逼上梁山”。他们同官僚军阀、地主豪绅之间的矛盾相当尖锐、复杂。只要有共产党的领导和教育改造,他们就有可能走上革命的道路。他对根据地周围的民团做了分析,能团结就团结,能使其中立就使其中立,只打击顽固的。对一时不明白党的政策的国民党内开明人士、老知识分子,我们首先尊重他们,向他们讲道理,当他们知道我们是为国为民有大志的人,都点头称赞:“上面把你们说成是反贼,我也以为你们是草莽英雄,胡闹哩。你们原来都是治世英才。”④
  后来一些在群众中有威信的知识分子参加了革命,群众说:“共产党本领真大,人都愿意跟他们走。”他坚决主张在政治上消灭地主阶级,而在生活上要给一般地主以生活出路,允许富农分得一部分好田,使地主、富农也有安身立命之本。同时,他对根据地周围的民团和地主武装也采取区别对待政策,打击反动的,争取中间的,团结友好的。实践证明,他实行的这些灵活的政策和策略,对于削弱敌人力量,壮大革命力量,巩固红色政权,起到了重要作用。正是由于刘志丹创造性地实施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才使陕甘边、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仅存的一块具有战略基地作用的革命根据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具有特殊贡献和重要地位。在全国各地革命根据地先后失败、中国革命面临严峻考验之际,西北革命根据地能够“硕果仅存”,固然有诸多的主客观原因,但刘志丹的正确领导使西北党和红军的奋斗具有理性指导和主观能动,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预备会上高度评价陕甘宁边区的历史地位:“我说陕北是两点: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以延安为中心的西北革命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和八路军东渡黄河参加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出发点,是党中央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延安时期才能成为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在近代史上的转折点。
  二、定位:准确、科学、恰当、特质
  刘志丹的一生是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一生,对刘志丹精神的研究宣传,既要科学准确地概括其内涵,也要恰当准确的定位。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对历史人物的正位,刘志丹对中国革命做出的卓越贡献尤其是他的精神风范完全可以说是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对刘志丹真正的尊重,首先表现在既不夸大、也不贬低、真实可信、实事求是地定位和评价其革命精神,这是今天研究者的职责,也是学术的道德和党性的体现。神化或不足,都有违刘志丹一生的风范和刘志丹精神的本义。
  刘志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革命精神在西北的集中体现。中国革命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进程中形成的宝贵财富,是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中国共产党人具体言行中的反映,是无数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用鲜血和汗水浇灌的硕果。其思想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中国化成果,物质基础是在中国化科学成果指导下的实践活动的发展。中国革命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有着体系的统一性和立场、观点、方法的一致性。刘志丹的一生,是一个小康之家的子弟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程。这个历程中离不开战友的帮扶、上级的栽培和人民群众的拥戴,但他自己的优良品质和艰辛努力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刘志丹是西北党、军队和根据地中的一位中坚人物,是领导集体中的核心,是西北革命历史进程中的先行者,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刘志丹精神从内容上来看,既包括了思想方法、工作路线、工作作风、价值追求等基本方面,又是社会思想、集体智慧和人民意志的综合反映。他的革命精神,体现了中国革命精神的主要特点,是中国革命的精神结晶和价值体现。从渊源上看,它们都有马列主义的中国化影响、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升华;从内容上看,它们都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立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和具体化,共同孕育、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之中,都以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最终目标,都以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基础,都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不同地域革命形势与任务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它们具有精神内涵的共性,在理想目标、价值取向、理论基础、文化渊源、核心内容、历史作用特别是立场、观点和方法上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刘志丹精神是西北根据地革命精神的杰出代表。中国共产党在西北的革命历史是中共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陕北和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铸就了延安十三年辉煌岁月外,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刘志丹为杰出代表的西北党组织创造性地执行了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从1927年10月中共陕西省委领导清涧起义,打响西北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西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硕果仅存、唯一保存完整、坚持到新中国成立的根据地。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以刘志丹、谢子长为卓越领导者的重要干部,不仅为西北红军和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建立了丰功伟绩。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培育形成的西北根据地革命精神,不仅是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胜利的精神动力、生命之源、精气之神,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西北根据地革命精神内容包含诸多方面,研究西北革命历史的资深专家梁星亮教授将其主要内容概括为:审时度势,实事求是的求实态度;始终不渝,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坚强意志;相忍为党,顾全大局的崇高品格;热爱群众,忠于人民的赤子情怀。⑤刘志丹作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和卓越领导者,在其全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刘志丹精神,和谢子长精神、习仲勋精神等一起构成了西北根据地革命精神的子精神与原生态。2009年9月,中宣部、中组部等11部门评选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中,陕西有三位。除杨虎城是著名爱国将领外,刘志丹、谢子长均是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立者,而刘志丹又是中央军委认定的36位军事家中西北唯一的代表,刘志丹精神当之无愧应是西北根据地革命精神的杰出代表。
  刘志丹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本土原型之一,是党的领导人革命精神的重要代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28年中,延安13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从衰败走向复兴的转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辉煌岁月,是中国革命从低潮走向高潮的成功时代。延安不仅是革命圣地、民族圣地和民主圣地,还是延安精神的发祥地。延安精神是以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延安时期,在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孕育形成的既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纲领、宗旨和作风,又富有鲜明的群众性、时代性的思维方式,以及道德意识、意志风貌和精神追求。其内涵应该是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引下,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坚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一般认为主要有七种:抗大精神、延安整风精神、张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南泥湾精神和劳模精神。上述原生态的革命精神,均是党中央进驻延安之后形成的,而中央进驻延安之前时间上没有涉及,形态上没有代表作,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既然陕甘宁人民光荣的斗争历史是延安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作为这一斗争的精神结晶——刘志丹精神理所当然应该是延安精神的本土原型之一,是原生态的基础,是土生土长的革命精神。更何况刘志丹的奋斗历史延至中央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和进入延安之前,刘志丹精神勾勒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伟大斗争的宏大史诗,映照出中国共产党人在艰难困苦中所凝结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展现出以刘志丹为杰出代表的中华民族优秀子孙为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筚路蓝缕的心路历程,展示出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辉煌青史,其思想精髓、价值取向、本质特征与历史作用与延安精神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是我们党培育的先进的意识形态,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建设:挖掘、传播、规划、践行
  刘志丹精神集中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体现了我们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作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永恒的精神财富,具有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延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建设人民共有精神家园中担负着重要使命。要使刘志丹精神的研究宣传不断深入,必须明确重点、推动创新、加强建设。
  第一,进一步挖掘、研究、提炼和升华刘志丹精神。刘志丹精神作为党的宝贵财富和西北革命历史的精神载体,在今天要充分发挥其影响与作用,首先就要以科学的态度做好研究工作。对刘志丹精神内涵的概括要避免在内容上包含一切,在价值上指导一切。这种揠苗助长的曲解与误解,只能使刘志丹精神在内涵上庸俗化、功能上边缘化、价值上神圣化。这样的做法,反而会起到负面作用,使其在受众中失去既有的魅力、影响力与号召力。其次,对刘志丹精神的弘扬和一切宣传都必须建立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发掘新资料,增加新内容,丰富新内涵,让刘志丹精神与时代同行、与未来对话。第三,要以各种形式的理论研讨会为纽带,整合各个系统的研究力量,组建以党史研究室、党校、科研院所、文献研究室、高等院校、革命历史博物馆、革命旧址保护单位等研究人员为骨干的高素质、专业型的研究队伍,充分发挥专业研究人员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联合攻关、各负其责的研究局面。
  第二,通过具有吸引力和互动性的各种方式大力宣传刘志丹精神。首先,要在照金革命旧址、保安(今志丹)革命旧址、南梁革命旧址和志丹陵等地积极开展刘志丹精神现场教学,打造为受众喜闻乐见的传播革命精神的载体。现场教学具有情景体验、直观生动、激情感悟、反思深化的鲜明特色,增强了革命传统教育的鲜活性和吸引力,是干部教育培训课堂的拓展和延伸,是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一种创新。把与刘志丹相关的革命旧址作为干部教育现场教学的载体,在历史发生地讲述历史、点评历史、反思现实,可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同时,通过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情景模拟、专家点评和交流、互动、研讨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党员干部通过革命旧址和纪念地这个特殊情景的体验感悟,思想得到洗礼,认识得到深化,精神得到振奋,弘扬光大刘志丹精神。其次,要积极拓宽创新刘志丹精神的传播途径。要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刘志丹精神传播平台,使主流意识形态形象化,掌握文化话语权。要改变简单化地将视角仅放在革命历史博物馆、纪念馆以及红色旧址遗址的传统范式,用改革的精神打造一个刘志丹精神传播体系,如在电视台设立大众化的《红色经典》精品频道,真正做到史料性、娱乐性、时尚性、可看性、教化性相统一,发挥“润物细无声”效应。
  第三,加大以刘志丹精神为核心的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力度,增强刘志丹精神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各地党委政府要以神圣感、使命感保护好与刘志丹有密切联系的各个革命旧址,尤其是刘志丹在高塘、照金、南梁、瓦窑堡时期的“人、物、事”,使之成为深刻体现刘志丹精神的物化形态和红色资源。要制定科学的规划并以法律的形式固化,将革命旧址的发展与建设纳入法制化渠道;既妥善保护,又修旧如旧,使其保持历史风貌,避免以过于现代化的建筑使刘志丹精神的内涵淡化。同时,有关部门要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打造高塘、照金、南梁、志丹作为刘志丹精神的载体,并串成一线,增加厚度。
  第四,在践行刘志丹精神中弘扬与传承刘志丹精神。弘扬刘志丹精神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正如毛泽东所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刘志丹精神是党克敌制胜、长期执政的武器而不是“钝器”。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真理。刘志丹精神能够形成发展、超越时空,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广大共产党员心里,体现在陕甘边、西北革命根据地各级党委政府的执政理念和基层组织的执法行为中,表现在根据地全体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的先锋模范作用中,贯穿于刘志丹革命一生全部的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之中。唯其如此,它才具有超越时空的稳定性和持久力。弘扬刘志丹精神,是时代的需要、人民的呼唤,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当然,刘志丹精神是观念形态的财富,践行刘志丹精神也应着眼于解决观念层面的问题,尤其是解决党员干部的思想方法、根本立场、政治方向和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着眼于激发党员干部内在动力,增强党性修养,从而外化于、体现于推动科学发展,做好各项工作。唯其如此,才能使刘志丹精神垂范百世,光照千秋。
  ①张保庆:《在纪念刘志丹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原载《陕西日报》2003年10月2日。
  ②习仲勋:《难忘的教诲——纪念刘志丹同志九十诞辰》,原载《人民日报》1993年10月24日。
  ③习仲勋:《难忘的教诲——纪念刘志丹同志九十诞辰》,原载《人民日报》1993年10月24日。
  ④习仲勋:《难忘的教诲——纪念刘志丹同志九十诞辰》,原载《人民日报》1993年10月24日。
  ⑤梁星亮:《西北大地,党性之光——西北根据地革命精神述论》,原载《刘志丹与西北革命根据地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刘志丹将军与刘志丹精神论集/梁星亮,姚文琦,刘志学主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