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二、照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任学岭 谭虎娃

    
  渭华起义失败后,陕西省委派刘志丹和谢子长回陕北从事兵运工作。在兵运工作屡屡受挫后,刘谢二人开始建立由中共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南梁游击队。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由阎红彦、杨重远等率领的陕北游击队和南梁游击队会合,改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不久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此后,陕甘游击队在陕甘交界进行了长期的游击战争。
  1932年12月18日,由中共陕西省委任命的红二十六军政委杜衡到达陕甘游击队驻地耀县衣食村。20日,在宜君杨家店子(今属旬邑)召开党员会议,传达中共陕西省委改编陕甘游击队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团的决定。会上杜衡指责刘志丹、谢子长执行了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对谢子长、阎红彦、刘志丹、杨重远4人执行党的纪律,开除出部队,并给谢子长留党查看3个月,阎红彦严重警告处分,让4人到上海中央局受训。后由于谢子长从党的利益和部队建设的实际出发,建议把刘志丹、杨重远留下,战士们也强烈要求把刘志丹、杨重远留在部队,这样,杜衡才把刘志丹、杨重远留在了部队,谢子长、阎红彦即去上海。24日,部队在宜君转角镇(今属旬邑)举行授旗仪式,正式宣布将陕甘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四十二师二团(下称红二十六军),团政委由军政委杜衡兼,党委书记汪锋,团长王世泰,参谋长郑毅(1932年12月—1933年1月),政治处长刘志丹,参谋处长杨重远,经理处长刘约三,管理处长杨琪,青年团书记史克寿。红二十六军辖骑兵连(连长曹荣胜,指导员张秀山)、步兵第一连(连长李亚夫,指导员李秉荣)和少年先锋队(队长王有福,指导员魏武),全团200余人,枪150余支。成立大会发出了宣言和通电,申明红二十六军的性质、宗旨、任务和纪律,号召群众拥护红军,建立工农民主政府。红二十六军成立后,开始了以照金为中心开展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壮大红军力量的斗争。
  12月26日,首战焦家坪,一举全歼敌民团。接着进占香山寺,没收分配寺庙粮食二三千石,赈济了灾民。随后,集中时间,广泛发动群众,开辟了香山、九保两个地区。继而消灭照金、旬邑民团各一部,使苏区扩大到薛家寨、照金地区。随着红军影响日益扩大,青壮年农民和灾民纷纷要求参军,红二十六军组建了步兵二连,连长吴岱峰,指导员高锦纯。为培养干部,还成立了随营学校,校长李杰夫,政委汪锋。部队发展到300多人。经过20余天的转战,帮助组建了香山、芋园、照金、旬邑、宜君5支游击队,为照金苏区的创造奠定了基础,初步廓清了照金根据地的环境。
  1933年3月下旬,红二十六军根据省委3月15日关于加紧创建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新苏区的《指示信》,东进同官县,攻占金锁关,斩断咸榆公路;之后,转锋南下,与渭北游击队协同作战,在三原心字区全歼敌一排;4月5日,红二十六军奇袭泾惠渠吊儿嘴民团,缴获一批枪支和弹药;回师途中,又摧毁淳化县南村堡民团据点;4月13日,歼灭旬邑土桥镇河工队,接着又连战皆捷,歼灭了彬县龙马、高村等处民团。不久红二十六军转回照金根据地。
  红二十六军外线作战的胜利,巩固了根据地外围阵地,逐渐形成以薛家寨为中心,东达胡家巷、高山槐,西抵七界石、黄花山,北迄断头川、王家沟,南到老牛坡、桃渠原,横跨耀县、淳化、旬邑三县边界的照金武装割据区域,标志着照金根据地的初步形成。
  为了适应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迅速开拓和巩固的迫切需要,在中共陕西省委的领导下,相继建立起陕甘边党、政、军领导机构。
  1933年1月4日,省委决定,在根据地内成立中共陕甘边特委。1月中旬,金理科奉省委指示到达照金根据地,负责组建特委工作。3月8日,中共陕甘边特委正式成立,金理科任书记,习仲勋任军委书记,史克寿任团特委书记。6月金理科调回省委,由秦武山继任特委书记。陕甘边特委成立后,十分重视乡村基层党组织的建立,在红二十六军的积极帮助下,特委领导带领干部,逐乡逐村地发动群众,培养骨干,发展有觉悟的贫民入党,建立农村党支部。经过一段艰苦细致的组织工作,一批乡村党支部建立起来。
  在开辟根据地的过程中,人民群众踊跃参加游击队,迅速壮大了游击队的队伍;同时,香山、芋园、照金、旬邑、宜君游击队相继成立,扩大了游击队的编制,边区游击队发展到18个,人数达900余人。为了统一游击队的领导,协调各游击队的行动,省委于1933年3月7日指示红二十六军,“应即成立一指挥部,指挥边区耀县、宜君一带的游击队,积极开展游击战争”。根据省委指示,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于3月中旬成立,红二十六军特派员李妙斋任总指挥(后由黄子文接任,黄调走后,仍由李妙斋担任;9月,李妙斋牺牲,由吴岱峰继任),陕甘边特委军委书记习仲勋兼任政治委员(后由张秀山接任)。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成立以后,进一步从政治上、组织上整顿了各游击队,提高了政治素质与军事素质,加强了组织纪律性。
  随着根据地的扩大和群众斗争的迅速开展,建立工农民主政权提上了议事日程。1933年3月15日,省委给红二十六军的《指示信》中指出,“边区的广大工农劳苦群众,经过了红二十六军的英勇斗争,是更有不同的发展,群众斗争更广泛地开展起来,斗争是深入了,群众自动起来消灭豪绅地主的统治,已提到土地革命与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阶段”;“边区革命委员会在现时条件之下,立刻由农联、游击队、共产党、红二十六军代表共同组成,革命委员会必须执行一切政权的任务”。遵照省委指示,中共陕甘边特委在红二十六军的帮助下,于4月5日在照金主持召开了陕甘边区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成立了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贫苦农民周冬至任革命委员会主席,习仲勋任副主席;革命委员会下设土地、粮食、经济、肃反、文化教育等职能部门,王满堂任土地委员,姬老六任粮食委员,杨再泉任经济委员,王万亮任肃反委员。
  在中共陕西省委的领导下和红二十六军的有力配合下,中共陕甘边特委、陕甘边革命委员会、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把巩固、扩大照金革命根据地作为中心任务,发动人民群众开展了一系列艰苦的工作,取得了重要的成绩。
  此后,由于杜衡迫使红二团远离照金根据地南下渭华地区,国民党军形成了对边区革命委员会所在地薛家寨的四面包围,边区党政军民终因寡不敌众,突围撤离,照金根据地丧失。
  

陕甘宁边区史稿/任学岭,谭虎娃编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