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四章 第三节 边区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4

梁星亮 杨洪 姚文琦


  四、边区体育事业的发展
  在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的领导下,边区体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形成以延安为中心的红色体育,在中国近现代体育事业发展史上有着深远影响。
  边区体育组织机构的建立 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借鉴原中央苏区体育体制的基础上,结合边区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各级各类体育组织,以指导和推动边区体育活动的开展。
  边区的军队系统普遍建立起体育组织。其形式与地方的体育组织形式相似,从中央军委、军分区到各兵种司令部,从师部到连队,各兵种都有相应的指导体育工作的组织。这些组织机构,有的是常设的,如俱乐部的组织,列宁室的组织,救亡室的组织,体育会的组织等。有些则是临时的,如1939年9月后方直属机关举行“九一八”运动会,组成筹备会,下设秘书股、总务股、设计股、保管股等。1942年7月,边区保安司令部为参加延安“九一”扩大运动会,特组成参加运动会筹备会,由吴文广等9人担任委员。同年7月,边区留守兵团为参加延安“九一”扩大运动会,也组成筹备会,负责参加运动会的选手选拔和训练等事项。①
  边区的学校体育组织,是边区政府教育厅管理各级学校体育工作的基层组织。②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在各级学校行政机构中,均设有管理本校体育活动的组织机构。
  小学的组织主要是儿童团和少先队。少先队的宗旨之一就是加强青年军事训练,锻炼青年体格,发扬青年抗战积极性,武装青年,动员青年,保卫边区,增强抗战力量。在其组织机构中设有专职体育干事。
  中等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设有俱乐部或学生会。如鲁迅师范学校在1938年由俱乐部管理学生的体育活动。③而陇东中学、米脂中学等校则设有学生会。陇东中学学生会由学校教育处和陇东分区青年救国会共同组建,并成立顾问委员会作为指导其工作的经常机关,其组织系统为主席下设文化教育股、社会服务股、体育娱乐股和经济卫生股等。米脂中学学生会则由执行委员会和下设的文娱部、卫生部、伙食部、体育部、墙报委员会组成。体育部负责组织学校的班队、校队和体育比赛,包括全校运动会等。
  边区大专院校的体育组织机构,主要有学生会、俱乐部、救亡室等。如1938年陕北公学就有俱乐部的组织形式,负责全校体育活动的开展。而抗大的每个队都有救亡室组织,其体育委员会负责组织排球组、篮球组、乒乓球组、田赛组、径赛组等工作。中国女子大学的学生和职工则组织校友会,下设俱乐部,负责领导全校的文艺、体育活动。延安大学学生会下设总务、体育娱乐、文化教育、妇女等四部。其中体育娱乐部主管对内对外体育比赛,各班歌咏及主持晚会等事宜。
  在中共中央、边区政府和边区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边区还建立了各种群众性的体育组织,仅在1937年至1942年期间就相继成立了苏区体育运动委员会(1937年)、延安体育运动委员会(1940年)、陕甘宁边区体育委员会(1942年)等体育组织机构。
  1942年1月25日,朱德、吴玉章、张闻天、邓发、李富春等人倡议成立延安新体育学会,朱德、吴玉章应邀参加了成立大会。④大会通过了《新体育学会简章》,推选朱德为名誉会长,张远等七人为理事。会议决定编辑体育教材,培养业余体育干部,开展体育理论研究等。
  边区体育活动的开展 边区的体育活动主要包括学校体育、军事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竞赛四个方面。
  小学是开展学校体育的主阵地。体育课在边区小学的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边区政府教育厅规定,初级小学各年级体育课的周课时为150分钟,一年级占周课时的14.7%;二年级占13.5%;三年级占13.2%。高级小学体育课的周课时为180分钟。体育课的课时占到了全部课程的12.8%,仅次于国语课。
  体育是边区中等学校的常设课程。1941年,延安师范学校、关中师范学校、三边师范学校、陇东中学、绥德中学、米脂中学都开设体育课。此外,边区的中等学校还开设了军事训练课,《陕甘宁边区暂行中学规程草案》规定:初级中学周2学时,高级中学周1学时。早操、课间活动、课外活动都被当做学生日常体育活动列在课表中。⑤
  在边区各高等学校均设有俱乐部负责开展本单位的体育活动。1941年春,为了培养体育干部和体育人才,中共中央青委军体部在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创办了体育训练班。同年9月,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了延安大学,体育训练班随之并入延安大学,更名为延安大学体育系。⑥开创了边区高等学校自主培养体育人才的事业。
  边区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在边区,不同层次学校和不同年级体育教学的内容各不相同。边区幼儿学校的体育活动主要包括游泳、滑冰、爬山、踢毽子、荡秋千、做操、玩游戏等。教学的原则是:“教学与实际相结合,教学联系抗日救亡的实际”。⑦小学体育教学主要是体操和体育游戏。1941年6月。边区政府教育厅发行了《体育游戏教材》,内容包括柔软体操、体育游戏两部分:柔软体操由头部运动、上肢运动、下肢运动、腹部运动、胸部运动、腰部运动、跳跃运动、呼吸运动八个部分组成;体育游戏有找领袖、报数比赛、反复追逐、通过敌人封锁线、夜间放哨等。中等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有柔软体操、队列对形、整步、跑步、跳高、跳远、投掷等;课外体育活动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象棋、围棋、军棋等;军事体育训练有刺杀、射击、爬山等。高等学校主要是军事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延安大学体育系开设的专业课程有体育理论、教育学、解剖与卫生、田径、体操、篮球、排球、垫上运动、单双杠、游泳、滑冰、舞蹈等课程。⑧
  军事体育是边区军队体育和学校体育的主要内容。1938年12月,边区的国防教育方针中指出:“为适应战时环境的需要,中等以上学校实行军事训练,小学应实行半军事化的组织,使学生在必要时直接参加抗战。”⑨1939年,边区政府颁布的《教育的工作方针与计划》中又指出:“1.学校班级采取军队的编制,加强学生生活纪律。2.注意行动军事化,集合解散等迅速。3.加强军事学习,基本动作、游击战术、防空防毒,要随时灌输浅近的军事知识……”⑩为了贯彻这一方针,边区中小学普遍开展了军事体育训练,如陇东中学结合当时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在体育课堂上开展军事项目的锻炼,请当地驻军八路军第三八五旅的干部战士教军事体育课程。(11)主要内容是训练集合、解散、步法、跪卧姿势、方向变换、队形变换、手榴弹的性能及投弹训练、步枪的操枪方法、爬山及搜索前进、夜间紧急集合和方位判断等。军事体育在边区军队体育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边区军队开展军事体育的内容有刺杀、投弹、射击、爬越障碍、爬山、武装泅渡、骑马、打猎等。其中以刺杀、投弹、射击为主要内容,当时称为“三大技术”,人人必须掌握。大家共同的口号是:创造更多的“朱德射击手”、“贺龙投弹手”、“高岗刺杀手”。(12)
  高等学校也是边区军事体育开展的主阵地。高等学校进行军事体育项目的主要内容有木马、单杠、双杠、爬竿、吊环、投掷、障碍、天桥、平台、射击、刺杀、长跑、跳高、跳远、举石锁、拔河等。军事体育主要是为了锻炼干部、战士和学员的军事技能和军事素质。如在进行木马、障碍、长跑、爬山等训练时,往往身负背包、枪支等。通过训练,干部、战士、学员的身体素质和军事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13)
  边区体育开展最活跃的是群众体育。在1942年9月1日至6日举行的延安“九一”扩大运动会上,李富春指出:“我们的体育运动,要进一步由‘选手’运动而成为大众的、普及的体育运动,‘选手’只有在成为大众的体育模范,体育的倡导者,体育的普及者,才有真正的价值。各地的体育会今后不仅注意选手的体育运动,而且要更多地提倡领导大众的适合于健康身体的体育运动,把体育会(办)成大众的体育会。”(14)边区的群众体育从此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边区群众体育的项目丰富多彩,具有大众化和传统化的特点,如篮球、象棋、武术、游戏、摔跤、扳手腕、拔河、举石锁、击沙袋、赛马等。
  边区的民间传统体育也开展得有声有色。每逢节日或庆典活动,人们总喜欢举行一些节令性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以打社火、踩高跷、扭秧歌、打秋千、踏青、放风筝、拔河、赛马、登高、耍水、打腰鼓等来庆祝。而武术、举石、狩猎,以及骑兵打仗、抬飞机、抓特务、过敌人封锁线、夜间放哨等习武性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在继承古老程式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此外,打铆球、赶老牛、击木、乡土棋、持子儿、踢毽子、跳绳、打水漂、瞎子捉拐子等游戏性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也深受边区男女老少的喜爱。
  体育竞赛。陕甘宁边区体育竞赛,主要在业余和节假日进行,活动以球类竞赛为主。在重大节日里,主要举行综合性运动会。在不同季节里,举行季节性运动会。边区体育竞赛的类型,大体上分为四种:基层体育竞赛、区县体育竞赛、地区体育竞赛和全区体育竞赛。(15)
  在边区的各级各类体育竞赛中,1942年9月初举办的延安“九一”扩大运动会是边区规模最大的一次运动会。运动会由朱德任会长,贺龙、柳湜任副会长,李富春、萧劲光任正副总裁判,徐向前、曹里怀、王震、刘景范、徐特立、吴玉章、邓发、谭政等任裁判委员会委员,叶剑英任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胡耀邦等任委员。运动员来自各机关、学校、部队、工厂和各分区、县,共1300余人。比赛项目有田径、跳高、跳远、篮球、排球、游泳及掷手榴弹、垒球掷远、爬山、超越障碍、射击等军事项目,还有团体操、网球、足球、棒球、骑术、跳水、潜水、摔跤、举重、刺枪、单双杠、垫上木马、舞蹈、武术、水中救人、水中寻物、水球等表演项目,这是边区体育史上一次空前的盛会。
  ① 王增明:《陕甘宁边区体育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9—30页。
  ② 据1939年4月《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条例》之规定,教育厅负责管理各级学校;管理社会教育;管理图书教材之编审;关于教育文化及学术团体之指导;关于图书馆、博物馆、科学馆及公共体育娱乐场之管理以及其他有关边区教育文化事项。
  ③ 刘端棻:《鲁迅师范的学生生活》,1938年8月25日延安《新中华报》。
  ④ 1942年1月28日延安《解放日报》。
  ⑤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编:《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小学教育部分(上),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0—48页。
  ⑥ 王增明:《陕甘宁边区体育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5页。
  ⑦ 杨烈:《忆延安保育院的体育活动》,《体育文史》1989年第1期。
  ⑧ 王增明:《陕甘宁边区体育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5页。
  ⑨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编:《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小学教育部分(上),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7页。
  ⑩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编:《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教育方针政策部分(上),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2页。
  (11) 金希明:《革命战争时期的陇东中学体育》,《甘肃体育文史》1986年第6期。
  (12) 王增明:《陕甘宁边区体育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5页。
  (13) 黄正林、李润梅、赵亮:《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体育事业》,《甘肃高师学报》2002年第4期。
  (14) 1942年9月9日延安《解放日报》。
  (15) 王增明:《陕甘宁边区体育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4—115页。
  

陕甘宁边区史纲/梁星亮,杨洪,姚文琦主编;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