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追忆广角

  


记刘桂五和“西安事变”

刚诚


  刘桂五是行伍出身,原籍热河省凌源县(现为辽宁省)人,为东北军骑兵第六师第一团上校团长。“西安事变”前,张学良电召他住进张公馆里,並升任少将师长(原师长白凤翔免职)。
  刘桂五的公馆在崇廉路东段。他的亲侄儿刘清武,是他的随从上尉副官。刘的两位夫人,大太太刘淑贞,二太太赵义忱。其二太太与我爱人相识,我因之租到刘的房子,与刘同住在一个院子里。
  刘桂五曾向他家人讲述过西安事变前后一些真实的而又带点神奇色彩的历史,现就我所知情况概述如下:
  刘自到张公馆,受到张学良的优礼,每天晚饭后,张必邀刘喝茶聊天,说古道今。但是提升了师长,却不准走马上任,又不准回家住宿。究竟这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刘说:“我作梦也没想到,要叫我去活捉蒋委员长。”有一天张对他说,明天要带他去临潼见委员长,要他摸清委员长的住处进出和警卫的情况。第二天,到了临潼,张先进去,过了一会儿,侍从人员来把刘也召了进去。张向蒋介绍刘是热河凌源县人,行伍出身,忠实勇敢,将来收复东北国土可叫他担任热河挺进军司令。蒋听了说:“好!等把共产党解决了再说。”
  在回来的路上,张问刘:“看清楚了没有?”刘答:“看清楚了。”刘对他家人说:“委员长两只大眼睛,把我上下看个够,我那敢东瞧西望,我只好说看清楚了。反正这里面定有文章。”
  有一天午夜,刘已入睡,刘清武副官轻声敲门说:“副司令有请,”刘马上过去,见张学良将军坐在小客厅的沙发上,态度很是悠闲平静。说:“睡不着,找你来聊聊天。”刘说:我的心怦怦直跳,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呢? 
  谈过了一些家常,张问刘:“你知道我为什么把你留在公馆里?今天对你实说了吧!我有一件惊天动地的国家大事,非你不能完成。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刘桂五看到张的态度严肃,言语庄重,连忙立起说:“副司令,你干脆直说了罢!冲锋陷阵我刘桂五不含糊,刀山敢上,火海敢闯,豁出这一百多斤,皇帝也敢把他拉下马。”张说:“你不要急嘛!到时候我会告诉你。放你两天假,回家和两位太太好好谈谈,千万保守秘密,把家务事安排好,大后天一早回来。 
  十二月十二日临晨开始行动,白凤翔、刘桂五、孙铭九等到蒋介石的卧室中,见蒋已逃跑,就命令赶紧搜山,结果在骊山山洞里抓住了蒋介石。送到新城大楼“保护”。张学良当天就去看蒋介石:“委员长你受惊了!我是万不得已,只要求您停止内战,领导抗日,我仍然拥护您为领袖,只要您答应,就送您回南京……。”蒋介石不同张讲话,装聋作哑,以绝食相威胁。给他端来丰盛的菜饭,他说:“不吃叛逆之食。”给他拿来衣服,也为是“叛逆之衣”,他不穿。
  杨虎城另外选了两名浙江籍的中央军校毕业的下级军官,来照顾蒋的生活。给他端来牛奶面包,用宁波方言劝说:“校长,趁热吃吧!这是阿拉私人掏腰包给侬买来的,勿要饿坏了身子。”蒋一听是同乡,又是他军校的学生,心里觉得有点舒服,面露微笑,已经饿得饥肠辘辘,借此机会下台。“你们买的,我吃!我吃!从此由绝食而进食了。
  十二月十二日的上午,西安城的东西南北大街小巷,叫卖《号外》之声,震动了这个古老宁静的古城,人们争购《号外》。报贩边跑边喊——“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活捉蒋介石,实行兵谏。”
  在捉到蒋介石的同时,张学良将军给其部下发了三封急密电报:
  第一封是给驻守洛阳东北军炮兵旅旅长黄大定的,命令他缴械洛阳的中央军,控制洛阳,与驻防河北保定的东北军五十三军取得联系,控制陇海、平汉铁路。因黄向南京告密,炮兵旅被缴械。
  第二封是给五十三军的,军长万福麟接电后,按兵不动,并将主张联共抗日的副军长黄显生扣押。
  第三封是驻甘肃兰州的东北军五十七军于学忠的,于遵令执行,缴械驻兰州的中央军,控制了西兰公路的交通线。 
  这三道电令,是为西安事变的外围安全,阻止中央军向西安挺进。然而两处叛离,使得大批的中央军长驱直入,如宋希濂的三十六师、桂永清的教导总队,逼近华县赤水与防守渭南前线东北军刘多荃的一○五师相对峙。造成大军压境,大规模的内战有一触即发的危险局面。
  笔者当时调任宣传第二大队长,带领东北大学西安工学院同学三十余人,正在防守渭南一○五师前沿阵地,作巡回慰劳和宣传“八大主张”,受到将士们的热情欢迎和接待。一○五师是东北军中精锐的王牌部队,武器装备较好,编制也大,约有一万多人员。所有官兵都要求打回老家去,不愿打内战。士兵们说:“我们进关时才二十来岁,今天都已二十六、七岁了,再过几年不都成了老兵!”东北军需要整顿,需要新鲜血液,张学良将军何尝不加考虑,因此大规模的内战在这里始终没有打起来。只是因桂永清组织两次兵力,成横队向渭南塬一○五师前沿阵地攻击时,才万不得已打了两发炮弹。从此前线无战事。
  把蒋介石捉来后,对于蒋介石的处理,议沦纷纷,莫衷一是,情况十分严峻紧迫,张学良为了蒋的安全把蒋转移到金家巷。
  张、杨几次向蒋陈说,请求改变政策,一致对外,决无加害之意。蒋介石以外有中央大军压境作为筹码,态度狡猾顽冥,以不能对部下作城下之盟为托词,说一切问题要等回到南京考虑。
  杨虎城将军说:“搞政治斗争,我俩斗不过他,还是请中共派代表来,最好是周恩来能来西安。”
  张学良将军说:“周恩来来了,一切都有办法了。” 
  十二月十六日下午,中共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团员叶剑英、秦邦宪飞抵西安,受到张、杨两将军和两军将士以及西安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张学良将军安排代表团住在他的公馆里。
  周恩来同志当日晚间即与张长谈。第二天与杨长谈,接着与两军的高级将领以及西安各界和知名爱国人士商谈。
  张、杨两将军和两军的将领,一致同意中共中央提出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六项主张。
  十二月十四日端纳来,十二月二十日宋子文来,二十二日宋携宋美龄、端纳、蒋鼎文、戴笠同来西安。蒋介石以腰痛为名,指定宋氏兄妹全权代表与西安三方面谈判,达成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六项协议。
  蒋介石以领袖人格担保不签字,说:“言必信,信必果”,回南京后,分别逐条实行。希望于圣诞节前回南京。
  三方面一致同意放蒋,但是怎样放法,何时放,尚未作具体决定。十二月二十五日,东北军和西北军的一些高级将领联名写信给宋子文,口气强硬,六项协定必须有人签字,才能放蒋,虽然张、杨两将军答应,我们也誓死反对。蒋、宋看了信大吃一惊,恳求张尽早放蒋。张学良将军怕节外生枝,遂亲自陪同蒋介石夫妇及宋子文等秘密地乘车直抵西郊机场。没有告诉任何人,连周恩来同志也没通知。张学良为了给蒋介石挽回面子,并亲自送蒋回南京,飞抵洛阳机场,飞机要加油停落,东北军炮兵旅长黄大定在机场迎接,张问黄:“给你的电令为什么不执行?”黄无言以答。宋子文说:“汉卿,事情已经过去,算了!
  周恩来同志在西安机场叹息地说:张汉卿就是看《连环套》那些旧戏中毒了,他不但摆队送黄天霸,还要负荆请罪啊!
  蒋介石背信弃义,翻脸无情,一到南京,便以莫须有的罪名,迫害张学良。成立军事法庭,亲自导演了一场“审张”、“赦张;“管束张”的丑剧。从此张学良将军被蒋介石长期软禁。
  抗战初期,刘桂五的骑六师在五原与八路军同日寇作战中遭到敌炮轰击他被炸死殉国。当时有八路军的高级指挥员赠送的花圈和挽联,尸体运回西安,安厝在东北同乡义地。
  * 时任东北军宣传第二大队长。

江苏文史资料选辑:西安事变和抗日战争专辑(第二十一辑)/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