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图书论著>图书目录>文艺作品

  


电影文学剧本西安事变8

郑重 程世荣 姚运焕 胡曜华 黄景渊


  西安街头,霞光万顷。
  倾城出动,爆竹震天……
  华敏领着人把省党部的牌子摘下,换上了“西安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
  人山人海,奔走相告:“把蒋介石捉住了,把蒋介石捉住了……”用各种方式表现自己的心情。
  报馆。
  记者编辑们在疾书……投笔!
  印刷机在转动。
  一张“号外第一号”从机器下飞出来……
  华敏、蔡光等在街头散发号外……
  一张张“号外”在西安街头飞扬、传送、阅读……
  人们争读着:“张杨将军的八大主张:第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
  “号外”飞到南京。
  人们争读着:“……第二,停止一切内战;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
  欢呼的人群……
  号外飞到上海。
  人们争读着:“……第四,释放一切政治犯;五,开放民众爱国运动……”
  欢呼的人群……
  号外飞到北平。
  人们争读着:“……第六,保障人民集会结社自由;七,确实遵守总理遗嘱;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欢呼的人群……
  全国各地报纸纷纷发表文章,声援西安张、杨的爱国行动……
  陕北。 
  中共中央连夜召开紧急会议。
  毛泽东:“……东北军及十七路军将士,在我党影响下发动了西安事变。这一发动,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也是国民党中的实力派之一部,不满意南京政府的对日政策,要求立即停止一切内战,一致抗日,并接受了共产党抗日主张的结果。因此,这一发动,是为了抗日救国而产生的,我们要以西北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去推动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但是,西安事变有两个发展的前途……”。
  新城大楼。
  严副官进来,“杨主任,委员长不但不说话,连给他送去的衣服都不穿。”
  杨虎城:“黄德才去找南方厨师了没有?”
  黄德才刚好进来:“找来了。可是中餐西餐、南方饭北方饭都做了,他还是个不吃嘛。”
  杨虎城烦躁地:“这你们再想点办法嘛。”
  黄德才将一份遗嘱递给杨虎城:“他还叫我把这个马上给你送来。” 
  杨虎城展开纸念:“美龄吾妻,吾决心殉国,经国、纬国,吾子即汝子,望等视之。”
  黄德才:“怪不得不吃,委员长是绝食咧。”
  张学良进来:“没有牙怎么吃呀?”说着,将一副假牙给黄德才,“这是委员长走的时候没顾得上戴,关团长刚派人送来。”
  杨虎城找到了奥妙,蔑视地:“我说呢!——快给他送去吧。” 
  黄德才接过假牙:“这个委员长,原来是一个无齿(耻)之徒呀。这回他该不绝食咧。”走出。
  杨虎城:“怎么样,听说还不谈?”
  张学良摇着头:“原来我以为把他一捉一逼,他就会接受抗日主张。没想到呵!” 
  杨虎城也为难地:“真象捉了个刺猬。汉卿,纵观民国以来历史,光你我俩人是斗不过蒋介石的。要和他斗,非请共产党不可呀!”
  张学良看着窗外急切地:“快来吧!”
  陕北。
  周恩来和几位首长、战士,正扬鞭催马,奔驰在白茫茫的山路上……
  西安机场。 
  一架飞机在机场上空盘旋,接着,我们看到飞机一个俯冲,投下一件东西。战士们上去拣起来,我们看清了,这是一个信筒。
  信筒放到杨虎城办公桌上。
  杨虎城将信递给张学良:“原来是蒋介石的英籍顾问,端纳。他受宋美龄之托,问问允许不允许他来西安。”
  张学良接过信来看看:“虎城兄,我看他来勾通一下好。”
  杨虎城对严副官:“马上在机场点篝火,请端纳飞机着陆。”
  新城大楼蒋寓所。
  端纳进来。
  蒋介石惊喜地:“你怎么来了?”
  端 纳:“受夫人委托,张学良也答应叫我来看望您。” 
  蒋介石眼瞅着这个外国人,不由自主地哭起来了。
  端纳安慰道:“委员长,张学良说他这回的行动,纯系要求您改变国策,决心抗日,并没有企图加害您的意思。”
  蒋介石:“快给我说说,南京方面……”
  端 纳:“对张、杨此举目的,一般人毫无所知,所以夫人才让我来看看。”说着,将一封信递给蒋,“这是夫人的信。”
  蒋看完信后:“……这南京戏中有戏是说什么?”
  南京外交部。
  许多国家的外交使节和记者们,包围着何应钦和外交部长张群等。 
  英大使许阁森:“……正当贵国朝野自力更生,复兴民族之际,惊闻西安发生事变,我英国政府倍加关切……”
  张 群:“谢谢!” 
  美国大使詹森:“……而对于委员长之安全,我美利坚共和国尤为悬念……不悉何将军……”
  何应钦:“感谢诸位对于我国事态的关切。不管为国家为民族,我政府将全力以赴,拯救委座……”
  日本大使川越:“考虑此纯系贵国内部事宜,我大日本帝国天皇陛下,特授命转告,不介入贵国内政……”
  一大使走到何应钦前:“法兰西大使那齐雅……”
  大使们的后面,各报记者则摆脱开了外交辞令。
  一记者走到日本记者面前:“省原先生,贵国大使纯系言不由衷吧?你看,连巴黎《白日报》都说了,‘此次事变,日本未始不引以为快’……”
  日本记者省原反唇相讥:“你老兄对贵国大使的态度有何感想?请看看巴黎十四日哈瓦斯社电吧,‘张学良此种行为,乃由苏俄赞助所致,此或苏俄对于德日两国反共协定之答复……’这是一种分析,还是一种愿望?”
  另一记者:“华盛顿十三日国民社电则更明显,‘中国局势若再迁延几日,则军事上外交上有利地位将大受打击’……”
  南京三道高井。
  复兴社在开紧急秘密会议。
  总社书记刘健群在讲话:“……我们要发扬我‘复兴社’精神和宗旨,要求政府发动陆海空全部力量,围攻西安,活捉张学良到京明正典刑,以正国法。现在宣布大会三项决议:第一,……”
  黄埔同学会。
  会议争执得激烈。
  甲:“……我们黄埔同学,应不惜一切牺牲,拥护何总司令讨伐……”
  乙:“我坚决反对!既然委员长的顾问端纳已经飞往西安,就应俟机再动,否则乱轰乱炸,委员长的生命不得保证!……”
  丙:“我坚决支持。大家知道,委员长一直是对于我黄埔同学抱有很大希望的……”
  南京政府。 
  何应钦在宣读讨伐令:
  “张学良背叛党国,劫持统帅,业经褫夺本兼各职……政府为整饬纪纲起见……着讨逆军总司令何应钦迅速指挥国军,扫荡叛逆……此令!”
  何应钦私邸。 
  一辆汽车在门前停下。车门打开,何应钦跳下,但见他神情飞扬,步履轻盈地拾阶而上……
  私邸内小舞厅。
  探戈的乐曲声中。群魔乱舞。
  舞厅一角,几个将军模样人在频频举杯。
  秃头将军:“咱们祝何应钦将军讨伐张杨旗开得胜,干杯!”
  一醉将军也举起酒杯:“我看,不该叫讨伐张杨,应该叫感谢张杨……”
  秃头将军:“此话怎讲?” 
  醉将军:“没有张杨,就扣不了老蒋,扣不了老蒋,何应钦就当不上总司令,当不上总司令,就炸不死老蒋……” 
  另一将军:“此话有理。”
  秃头将军则不满地:“你喝多了!” 
  醉将军:“酒多不糊涂,我越喝越清楚……他的如意算盘我是了如指掌。讨伐、讨伐……把委员长救出来,他是救蒋第一功;要是把老蒋炸死……算盘就打着了。他就成了继蒋的第一人。……哈哈,总而言之他是王八照镜子,两面露脸,呵?!……哈哈……喝!…” 
  不知谁喊了一声:“何总司令到。” 
  众将领忙起身。醉将军摇摇晃晃立正。
  舞场人们也向何应钦走来……
  几个妖艳的阔太太卖弄风情地:“何将军荣任讨伐军总司令,我们大家正等着您……”
  何应钦却装模作样地扭着眉头:“委员长蒙难,你们居然还有此心情!?”手一挥命令乐队散去。
  女秘书看看人已经散去,悄悄上来递上一张名片:“何部长——”
  何部长看看名片:“人在哪里?” 
  女秘书:“内室,已经等候多时了。”
  内室,窗帘低垂,灯光暗淡。
  一个身着黑西装,蓄仁丹胡的神秘人物正坐在沙发里。
  何应钦进来:“呵,川越大使先生,天这么晚了……”
  川越忙起身相迎:“我奉天皇陛下旨意,特来祝贺何将军荣任讨伐军总司令!” 
  何应钦:“感谢天皇对于敝国事态如此关心。”
  川越:“共存共荣!——得悉西安消息以后,虽是礼拜,我国会没有休假……”
  东京、日本内阁会议。 
  内阁首相广田:“……只要南京方面坚决讨伐,我大日本帝国,将不惜一切,予以援助。”
  一内阁大臣:“如果南京方面,万一接受了张学良、杨虎城的八项主张呢?” 
  内阁首相广田断然地:“我们绝不能坐视!关于自卫警备之具体措施,请军令部总长,伏见宫殿下之指示,对于驻上海之第三舰队司令长官长谷川中将,明示紧急训令!……”
  何邸内室。 
  何应钦:“……事情恐怕不会那么简单。听说英美国会,同样没有休假,英国《字林西报》公开呼助希望南京方面与张杨合手携作;委员长的英籍顾问端纳已秘密飞往西安……” 
  川 越:“所以,何将军要当机立断,先下手为强呀!” 
  何应钦叹了口气:“不仅国际,就国内看,从政治上讲,绥东战事一起,全国支助张杨抗战的呼声就越高……”
  川 越:“为了与你合手协作,我国政府已命令察北蒙军,停止攻打绥远。” 
  何应钦:“从经济上讲,财政上是宋子文他们把持着……” 
  川 越:“我首相巳明确表示,只要您与我们密切合作,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 
  何应钦:“说到军事,汪精卫在德国还没回来,黄埔系或者从中作梗,或者左右不定……” 
  川越哈哈笑了:“何将军,只要你付之行动,或者稍有成效,作梗者无能为力,动摇者则会拜倒在你的脚下!——至于汪精卫先生回国问题,我马上报告,由敝国政府派军用飞机送回……”
  宋子文、宋美龄来到何应钦官邸。
  女秘书进内室报告:“蒋夫人求见,宋子文也来了。”
  何应钦:“就说我不在。” 
  女秘书:“她说非见不可。” 
  川 越:“中国人有句俗话,知彼知己——听听她们说些什么,倒也有些好处。” 
  何应钦起身。
  刚才见过的小舞厅。 
  宋美龄看看乐池杂乱的乐器和桌上杯盘狼籍,很是气愤。 
  何应钦出来:“夫人——”
  宋美龄没好气地:“委员长蒙难,你这儿倒象是歌舞刚罢?” 
  何应钦:“这……哦,得悉政府决心讨伐,拯救委座,将领们刚刚来向我饯行,让我给轰走了。”
  宋美龄带着明显的讽刺口吻:“何部长对于拯救委座,真是煞费了苦心哪!” 
  何应钦:“无论是为国家,为主义,为“剿共”,为讨逆,为救领袖或者为领袖复仇,我们都必须当机立断,快速行动!” 
  宋美龄:“还是你那个所谓“武力营救?!”
  何应钦:“除此以外还有何路?委员长的生命确实是……”
  宋美龄紧张地:“西安有什么确实消息?”
  何应钦:“有人说叛军把公安局长钉死在城门上,有人说莫斯科在援助张、杨……”
  宋美龄:“我问的是委员长!”
  何应钦:“有人说张、杨已经杀害了委员长,还有人说张、杨要八千万赎回委员长,总而言之,众说纷云。”
  宋美龄舒了一口气:“是这样!我要问的是,既然政府不了解实情,而对西安来的真实情况,政府又不准报纸刊登,这是为什么?” 
  何应钦:“这是从何说起?”
  宋子文:“你看,我接到了一份张、杨的八项主张。”
  宋美龄:“你再看,报上说得明白,谁要刊登西安真实情况,就有被封被捕的危险!”将一份大公报放在何应钦面前,“这又是为什么?”
  何应钦:“这……”语塞。
  宋子文:“敬之兄,如果张、杨这八条是真实的,我们不妨派代表去西安……” 
  何应钦:“什么代表?” 
  宋美龄:“当然是政府代表。” 
  何应钦:“不!‘不成功便成仁’,这是委座的座右铭,堂堂国民政府,怎么能向乱臣贼子让步呢?”
  宋子文:“那敬之兄……”
  何应钦:“我已经命令二十个师向西安进发……”
  宋美龄:“两百个师你也得给我调回来。” 
  何应钦:“你!——军令如山!” 
  宋美龄:“你!——东方的佛郎哥!”
  二人正争吵不可开交,女秘书进来。
  女秘书:“何部长,电报。” 
  何应钦接过看看,大惊:“呵?——”
  宋家兄妹上来看看,也惊:“呵?——”
  宋家兄妹转身出走。
  何应钦怔在那里。
  川越出来,一看电报,也怔住了……
  何应钦揣度着,自语:“共产党一来……会是什么态度?” 
  川 越:“世界风云,瞬息万变。——何将军,为防万一,我们必须走在共产党前面。”
  何应钦听从地抓起电话:“命令飞机全部出动,轰炸西安!” 
  

电影文学剧本西安事变/郑重 程世荣 姚运焕 胡曜华 黄景渊.—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7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