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图书论著>论文专辑>“西安事变与中国抗战”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

  


附录四 我的老师李云峰先生

诗泊


  看到火的时候,我就想起了那位充满激情、富有爱心、为人严谨的师长,李云峰先生。
  李先生是讲现代史的教授,第一次上他课时看见讲台上站着位身材不高,五十多岁的忠厚长者。他戴着眼镜,是那种让人一看便知道是学者的人。先生抬起头来讲课了,神情殷切,声如洪钟。从“五四”到“大革命”,从“抗战”到“政协”,讲的是现代史的脉络与线索,中间既有史海钩沉考证辨析,又有逸闻轶事各家争鸣。讲到高潮的时候,他目光如炬、口若悬河,一时妙语联珠,新观点新思想如潮而来,整个教室都回荡着他那热情爽朗的笑声,他在讲台上走动着,手臂挥舞着,忘我了。所有的一切包括空气和墙壁都是那样地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我们被他的激情深深震憾了,有种熟睡之中突然被朝阳唤醒的感觉,脑海里闪过一道道电光霹雳,眼前分明跃起一团灼目的火焰,我们的思想就汇入那火焰之中去,教室于是便成了熔炉。
  系上开迎新晚会的时候,李先生表演了一段即兴口琴演奏,曲子是《歌唱祖国》。他说:我老了但心却永远年轻!接着节奏明快、铿锵有力的乐曲洋溢着满腔热情扑面而来,澎湃的激情如巨瀑一般奔涌流淌,整个礼堂沸腾了,燃烧了,让千百名年轻人忘情欢呼的还是这位忠厚长者。
  李先生多才多艺,既懂诗律又会赋曲,他赋写的校歌应征曲照样充满了激情和力度。作为学者他渊博深沉,作为文艺爱好者,他对一切都寄有深情。他爱自己的祖国,讲课时每每不忘国强民安。他爱自己的家人,师母染病他夜夜守护。他爱自己的学生,虽我辈乡俗浅学、市井狷才,先生也不忘谆谆教诲,致于镌刻而不弃。涌上心头的是春潮般的暖意,闪于眼前的是火焰般的热力,此情此景,颓笔岂能言尽。
  上次召开“纪念西安事变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中外学者云集一堂,李先生作为这方面的专家是会议的主要组织人之一,他忙得孔席不暖,三哺其餐,然而一日却专门让人来说:他的论文中引用了我作业中的一句话,同时还捎来一册他的论文影件。后来又亲自对我说:“论文里引了你作业中的话,你下去看看。”我一时语塞眼热,先生洋洋洒洒万余言的大作引了我作业中无大挂碍不足十字的一句话,却久久牵记于心,而且明标于文后,认真严谨的态度着实让我喟叹。现今的年月里,谁心头没几块冰垒呢?我此时却感到有火熨心,有热情在融释我心头的冰。
  一盏明灯置于地上,其光不过一筛之地,置于斗台,其光不过几步之遥,而悬于雕梁却可以满屋生辉。李先生站的高度岂止雕梁,照亮的也岂止一个奥堂?天下所有的为人师者不都如此吗?
  看见李先生的时候,我心里有火燃起。
  (本文原载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望族》1997年4月) 
  

西安事变与中国抗战/李云峰等著.-香港:香港银河出版社,19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