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名称 |
241 |
蒋介石同张杨矛盾激化与西安事变/ 张魁堂// 抗日战争研究 ,1992.4 |
242 |
蒋介石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关志钢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2.2 |
243 |
蒋介石与西安事变关系初探 /关志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S1 |
244 |
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中》评介/ 杜世伟// 北京社会科学, 1994.3 |
245 |
教育与人格为重中之重——张学良教育人格的思与行/ 王文鸾 //柳州师专学报, 2004.3 |
246 |
杰出的教育思想家——张学良教育思想探讨 /丁晓春// 党史纵横 ,1993.8 |
247 |
解除囚禁后的余生——《世纪老人张学良的多彩人生》(连载完) /徐庆全 ,赵杰 //炎黄春秋 ,2002.6 |
248 |
解读抗日战争时期张学良的往来信件 /陈红民 //抗日战争研究, 2005.2 |
249 |
解读张学良与周恩来的往来密信 /毕万闻// 纵横 ,2002.8 |
250 |
解密西安事变前刘鼎给中央的4封密信 /窦应泰 //中国国防报 ,2007.02.13 |
251 |
近百年社会变迁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必然性 /张连国 //山东社会科学 ,1995.4 |
252 |
近年来对“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研究述评 /冯淑英 //北京党史, 1999.1 |
253 |
近年来西安事变若干问题研究概述 /任元// 史学月刊, 1996.6 |
254 |
近年有关杨虎城研究的著作和文章/ 陈家新 //党史研究资料 ,1993.9 |
255 |
近十年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史著作资料目录索引/ 胡槿,党北婴,关健文 //1945—1995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集 |
256 |
近十年来西安事变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述略/ 曾祥健,朱喜来 //学术研究 ,1996.12 |
257 |
近十年来西安事变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述略/ 曾祥健,朱喜来// 学术研究, 1996.6 |
258 |
近十年来张闻天研究述论 /齐霁 //党的文献, 2000.5 |
259 |
近十年来张闻天研究综述/ 吴苗林//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0.4 |
260 |
近十年西安事变研究述评/ 廖良初,郭燕海 //湖南社会科学, 2006.6 |
261 |
近五年来张闻天研究综述/ 张艳华,章慕荣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0.2 |
262 |
究竟是谁说服了谁?——关于1936年延安会谈结果的再探讨 /杨奎松// 抗日战争研究, 1996.1 |
263 |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对国民党蒋介石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 /侯衔正// 江汉大学学报, 1996.4 |
264 |
“九·一八”事变后中苏关系改善原因探析 /于晶娜// 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3 |
265 |
“九·一八”事变张学良放弃东北的深层原因探析/ 雷家君// 克山师专学报, 1996.3 |
266 |
九一八事变后阎锡山的拥蒋统一立场─—对阎锡山与蒋介石关系的一段侧面观察 /曾景忠//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4 |
267 |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对蒋介石政策演变之我见/ 叶心瑜 //中共党史研究 ,1991.2 |
268 |
九一八事变张学良执行不抵抗政策原因初探 /王维远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4 |
269 |
救国会推进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之研究/ 孙彩霞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Vol.31 No.4 |
270 |
救国会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岳冬青//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1998.6 |
271 |
决堤为雨桑梓情——纪念杨虎城将军诞辰一百周年/ 原志军// 陕西水利 ,1993.5 |
272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国共两党政策转变的结果/ 潘建功//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1 |
273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回顾/ 孙海彬// 福州师专学报 ,2001.1 |
274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期的国共谈判/ 季鸿生//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5.5 |
275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如何建立的? /郑旭东 //中学政史地(八年级) ,2007.2 |
276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哲学基础/ 杨强 //历史教学问题 ,1995.3 |
277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中的桂系/ 谌立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2 |
278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问题研究述评/ 李良志// 教学与研究, 1986.4 |
279 |
抗日民族统战工作是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重要原因 /梁媛,屈志刚// 法制与社会, 2007.2 |
280 |
抗日时期西北地区政治生活的变迁/ 李云峰// 文博 ,200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