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美国之音记者问①
毕万闻主编
(1991年5月19日发表)
怀念故土
问:少帅,自从发生西安事变以后,您的住所一直飘泊不定,这些年来您一直住在台湾,现在来到美国看家人,您觉得现在您的家究竟在哪儿呀?
答:我年轻时当然是家在东北。我飘荡不定,随遇而安。我还是想我自个(儿)的大陆故土,我还是怀念故土,自“九·一八”后我就没回过东北老家②。
问:您既如此想家,这次您有没有打算就便回东北去看看您的故土,看看老乡亲?
答:当然我是很愿意回到大陆,但时机尚未成熟。
问:在什么样的状况下您会回去?
答:假若两方敌对的问题完全没有了,我就可以回去。
关于“西安事变”
问:看见您就不能不谈有关西安事变之事,事情过了几十年啦,请您亲自告诉我们,当时为什么会发生西安事变?如果时光倒流,仍会做此事吗?
答:此事我不愿说太多,外边发表的也多,大家也差不多都知道这些事情。我不是不愿用言语伤害到他人。这件事留给历史去评论吧。它爱怎么评就怎么评,事情清清楚楚摆在那里。
问:西安事变后您失去自由被软禁,那是您一生当中最好的年华,如果这半世纪您没被软禁,能自由的在政治上发挥,统率您的军队,您觉得会对整个中国产生什么贡献呢?
答:此事,难说。我当然很痛苦,我恨日本军阀,一生主要就想抗日,心中最难过的就是中日战争我没能参加。我请求几次,蒋总统没答应,我也想到这也是上帝的意思。假如我参加中日战争,我这人早就没有了,非我自夸,我从来不把死生放在心里。假如让我参战,我早没有了。
问:您说送蒋回南京是准备受死。你有没想到一去会软禁50年?软禁50年这日子不好过的。假如时光能倒流,您还会如此做吗?
答:我还是一样那么做。我是军人需负责任,我做的事我负责,没什么后悔的。假使事是如此,我还是那么做,别说软禁50年,枪毙了,我都不在乎。
非常佩服周恩来
问:事变时周恩来赶到西安,周、蒋及您三人还单独见面,你们见面所谈的问题对事变的结束是否产生了关键性作用?
答:此事现在我应该说不应该说,你叫我想一想。周恩来见蒋先生是我领他去见的,那时蒋先生身上稍微有点伤,他们政治上并没有谈什么,实在外面很大的是谣传,政治上并没谈什么。他问候蒋先生,蒋先生也见到他。他自承是蒋先生当年的部下。可说三个人并没有谈什么。
问:事变中共产党究竟担当什么角色?
答:事变开始共产党并没有参加。事情起来了,我们才把周恩来先生接来③,谈此事该怎么办。
问:中国共产党对事件发生的态度如何,是赞成还是反对?
答:他们没有预谋,他们也很惊讶忽然出来这个事情,没有赞成或反对的意思,此事我说不出来。
问:您觉得周恩来先生怎样?您有无与毛泽东接触?
答:周恩来先生,我非常佩服。我们初次见面,他说我反应很快,我认为他也反应很快。这人说话一针见血,没什么委曲婉转绕弯,虽然他是那么大的一个政治家,也是外交家,但是他说话直截了当,人很聪明,我俩见面感情极好。毛泽东我没见过。
衷心希望和平统一
问:两岸都说要和平统一,你对此有何希望?
答:我个人衷心希望两岸双方能和平统一起来,我非常反对中国分裂。当年我有权势在手,我就是赞成统一的,如中原大战种种事我都是如此,我很反对内战的,我非常希望和平统一,这是我最大的希望。
问:你觉得你对和平统一能做出什么样的贡献?现在海峡两岸的领导人,以年龄辈份来说都是您的后生晚辈,你想对他们提出什么建议吗?
答:假如我能有所贡献,虽然我已衰老了,但仍未昏庸,我能有贡献很愿意,但我不知能贡献什么?他们需要我做什么,我很愿意尽点力,但尽得上尽不上力,很有问题。
问:现在台湾经济繁荣,中国在国际上地位很高,对双方这种成就,你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高兴吗?
答:这自然。我住在台湾等于是台湾人一样,我很希望政治蓬勃向上,能发展多快,我未参加,故没资格说。当然做个中国人,对台湾、对大陆我都有期望,所以我很不愿双方分裂,我希望看到双方以和平方式竞争,看谁干得好,将来还不是统一吗?
(《参考消息》,1991年5月25日、26日,第2版)
① 此篇是回答美国之音“新闻广角镜”节目之记者问题的纪要,文字稿是由台湾《联合报》1991年5月19日报道的。此次访谈,估计当在4月末或5月初。文中的小标题,为《联合报》所加。
② 自1931年4月17日张学良离开沈阳赴北平,即再没有回过东北,到此文发表之日止,远离故乡已60周年有余了。
③ 周恩来于1936年12月17日傍晚从肤施乘张学良的座机抵达西安,这已是事变发生后的第5天了。
张学良文集(1.2)/毕万闻主编.-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