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业篇-智胜胡宗南
李庆东
1943年7月11日,西安各报登出这样一则消息:胡宗南长官宴请周恩来先生,进攻陕甘宁边区一事纯属谣传。
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这年3月,蒋介石发表了臭名昭著的《中国之命运》一书,大肆贩卖中国的法西斯主义,公开叫嚷两年内消灭共产党。6月12日,西安劳动营训导处长、复兴社特务头子张涤非秉承蒋介石旨意,乘共产国际宣布解散之际,假冒“群众团体”名义致电延安,叫嚣“马列主义已经破产”,要求毛泽东“解散共产党,交出边区”。18日,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奉命赴洛川召开军事会议,计划撤回防御日军西进的河防部队,集中陕甘宁三省50多万国民党军队兵分九路闪击延安。
为了打退蒋介石挑起的第三次反共高潮,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7月4日与6日,朱德接连致电蒋介石和胡宗南,指出此举只能使“日寇渔利”而“妨碍盟邦”,呼吁团结避免内战。6日,毛泽东致电留守重庆的中共代表董必武,嘱其将朱德的电报抄送英美苏等国使馆,争取国际舆论支持。同时,他又致电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嘱转周恩来,让周恩来到西安后当面质问胡宗南,揭露其内战阴谋,制止其内战活动。
胡宗南继续一意孤行。7日,他下令炮击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并预定9日发起进攻。第三次反共高潮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然而,蒋介石、胡宗南等人错估了形势。炮声一响,胡宗南顿成众矢之的。英美苏为了本国利益,均反对中国发生内战。7日,外国记者纷纷质问国民党中宣部长张道藩:蒋军炮击陕甘宁边区意图何在?第二天,各国大使又召开联席会议,警告蒋介石、胡宗南不得发动内战,否则将停止一切援助。陕甘宁边区军民更是同仇敌忾,坚决反对内战。9日,边区3万军民在延安召开紧急动员大会,发电呼吁团结,反对内战。同日,朱德致电胡宗南指出:6日与7日,贵部第一六七师师长及一团团长在关中分区南部侦察地形,据悉将兵分九路进攻,请予制止。在此情况下,胡宗南进退两难,只得暂停进攻等待时机。正当内战一触即发,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处于极度危急之时,9日,周恩来率领邓颖超、林彪等100多人,乘坐汽车离渝返延途经西安,住进八路军办事处。周恩来顾不得休息,看过毛泽东、朱德的来电后,立即召集会议研究对策。他指出:在黄埔将领中,胡宗南是最受蒋介石器重的一名青年将领,其升职之快带兵之多无人可比。因此,他的言行既能代表蒋介石,也能影响蒋介石。1939年他率部队入陕时,蒋介石曾面授“东御日寇,北剿共匪,西防苏俄,内慑回马”16字方针,故他在军事上将抗日放在第一位,反共放在第二位。他是个死要面子的人,现在尚不愿落下反共恶名。他既想抗日又想反共,于是便搞了这套公开喊抗日,暗中打边区的鬼把戏。他既不敢公然打出反共旗号,这就为我们以斗争迫其退兵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我们可以采取当面质问的方式,迫其退兵休战。经过讨论,大家同意了周恩来的这一策略,决定立即约见胡宗南。
胡宗南闻知周恩来一行到西安的消息,急忙采取了两项应急措施:一、通知陕西省政府主席熊斌,周如约谈,应矢口否认蒋军有进攻陕甘宁边区意图,并将此事及时见报;二、指令政治部主任王超凡在小雁塔指挥部宴请周恩来夫妇,极力制造友好气氛,采用车轮战轮番敬酒,企图灌醉周恩来,以免他在宴会上揭露事实真相。他还规定,在宴会上,对周恩来称先生,对邓颖超称夫人,对蒋介石称委员长,对他和其他人,则一律称同志。
经双方协商,宴会7月10日下午在小雁塔胡宗南官邸举行。邓颖超因长途奔波身体不适,婉言谢绝邀请。这天上午,周恩来又收到了朱德致胡宗南电文的副本,内称关中战机甚紧,若被攻击,势必自卫。
小车开到小雁塔南门时,身材矮小、表情矜持的胡宗南已在门口恭候。他向周恩来敬了一个标准化的军礼,然后紧随其后走进会场。周恩来环视会场,只见30多名黄埔将领及其夫人列坐四周,桌上摆满美酒佳肴,会场的中间,则安放着一张八仙桌和两张沙发。王超凡见胡宗南陪同周恩来走进会场,急忙高喊一声:“起立!”作陪者忙遵令站起。周恩来挥手致意后,与胡宗南在中间的一张双人沙发上落座。王超凡又急忙高喊:“坐下!”作陪者又忙遵令坐下。
胡宗南宣布宴会开始。
首先由王超凡代表第八战区司令部致欢迎词。他从黄埔建军一直谈到抗日战争,大讲蒋委员长如何领导有方、胡宗南同志如何坚持抗战和黄埔将领对周恩来先生如何尊敬等,企图以花言巧语掩盖事实真相,逃脱发动内战罪责。
周恩来审时度势,立即抓住时机与胡宗南展开交锋。他从国共团结抗战谈起,很快将话题转入正题。他质问胡宗南:“你是否已将河防大军向西调动,准备进攻陕甘宁边区?”胡宗南矢口否认:“没有,这纯系谣传。”周恩来语重心长地说:“日寇近在咫尺,河防一旦空虚,日军就会乘虚西渡,这对双方都没有好处!”胡宗南信誓旦旦地说:“周先生,我绝没有进攻陕甘宁边区的意图,我指挥的军队决不会采取这样的行动!”周恩来对胡宗南的这番话未置可否,随手取出朱德10日来电让其解释。胡宗南吱唔其词,十分尴尬,一时难以下台。
王超凡见状不妙,便匆匆结束了高谈空论,拉开了轮番进攻的序幕。他环视了一下四周说:“请在座的黄埔同志起立,共敬周先生三杯酒,欢迎周先生光临西安。”接着,他高举酒杯走到周恩来面前,强为人难地说:“请周先生和我们一起,祝领导全国抗战的蒋委员长身体健康。请干第一杯!”
周恩来知道,胡宗南精心策划的轮番进攻开始了。于是,他微微一笑,沉着迎战。
周恩来郑重其事地说:“刚才王主任提到全国抗战,而全国抗战的基础是国共两党的合作。蒋委员长是国民党的总裁,为了表示对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诚意,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我愿为蒋委员长的健康干杯。各位都是国民党员,为了表示你们的诚意,也请为毛泽东主席的健康干杯!”胡宗南等人听罢面面相觑,如同木偶愣在那里。为了打破僵局,周恩来环顾四周笑着说:“看来各位有为难之处,我不强人所难,这杯敬酒就免了吧!”
王超凡败下阵后,10多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夫人迈着纤纤细步走上前来。她们手中擎着酒杯,脸上挂着微笑,其中一位率先说:“我们虽然没有进过黄埔军校,却知道周先生在黄埔军校倡导黄埔精神。为了发扬黄埔精神,我们每人敬周先生一杯!”周恩来风趣地回答:“各位夫人都很漂亮,这位夫人的讲话更漂亮。我想问问各位夫人,我倡导的黄埔精神是什么?谁答得对,我就同谁干杯。”这些夫唱妇随的夫人们哪里懂得这些,顿时一个个张口结舌。胡宗南为给夫人们解围,忙站起来说:“今天只叙旧谊,不谈政治。”于是夫人们才顺着“台阶”返回原座。
将军们不甘认输,便排成一字长蛇阵迈步走来。领头的一位举杯对周恩来说:“刚才胡宗南同志说,今天只叙旧谊,这使我想起了黄埔军校学习时,周先生是政治部主任,同我们有师生之谊。作为弟子,我们每人向老师敬酒一杯。”他自认这番话无懈可击,谁知又被周恩来抓住了破绽:“这位将军提到我当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政治部主任不能不谈政治。请问胡副长官,这杯酒该喝不该喝?”胡宗南自知理亏,又怕周恩来借题发挥,忙说:“他们都是军人,没有政治头脑。酒让他们喝,算是罚。”这样以来,将军们的攻势被粉碎了。
周恩来喜欢饮酒,酒量也大,但他不愿喝这种别有用心的酒。他要喝的,是团结抗日的酒。
告别的时刻来到了,周恩来站在八仙桌旁致答谢词。他在公布了自己刚才与胡宗南的谈话内容后说:“借这个机会,我向胡副长官、各位将军和夫人敬一杯酒。希望我们一起努力,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打败日本侵略者,收复南京、上海,收复北平、天津,收复东三省,收复所有被日寇侵占的中国的山河大地,彻底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独立、自由、幸福的强大国家!同意的,请干杯,不同意的,不勉强!”说罢,他端起桌上的酒杯一饮而尽。听着这篇义正词严的答谢词,看着周恩来先干为敬的诚意表示,胡宗南等人没有理由也不敢表示反对,只好跟着干杯。
就这样,周恩来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地挫败了胡宗南的阴谋诡计,迫使他答应了撤兵休战。
11日,蒋介石和胡宗南分别致电朱德,表示绝无进攻陕甘宁边区之意。12日,胡宗南下令第一军军部由邠县撤回华县,九十军军部和二十八师由洛川一带撤回韩城、合阳。至此,第三次反共高潮被制止。
在这次智斗胡宗南的斗争中,周恩来以他那大智大勇的胆略和义正词严的辞令,杯酒释兵,力挽狂澜,维护了国共团结抗战的局面,保卫了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的安全。
周恩来在陕西纪事/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