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在1937年1月
王焰主编
1月2日 同任弼时致电中革军委并转周恩来、博古:为击溃亲日派进攻,促进抗日统一战线形成,应“巩固张、杨两部之联军,打击刘峙东路集团①,西防孙震,北防关、胡、毛、曾②”,以“保持陕甘宁苏区。”野战军集结兴平、扶风地区,相机打击进攻西安之敌,以取得战略上的主动。
1月2日 收到毛泽东电:依照军委一日电令,野战军原地集结待命,“准备配合友军作战。”
1月3日 同任弼时、杨尚昆电告各军团首长并报中革军委主席团:我军继续南下的中心任务是:“准备策应抗日友军,打击进攻之敌,以巩固西北抗日联合。”各部严格遵守中央关于地方工作指示,打击土豪、严肃政治纪律。
1月8日 收到毛泽东来电:红军避免与东北军、西北军于同一战场作战,在不违背联军战略意图下保持独立指挥,番号统称抗日联军。
1月中旬 西安事变后,东北军和十七路手(即西北军)中有不少官兵对释放蒋介石的做法迷惑不解,连一些重要将领也顾虑重重。为了消除他们的疑虑,同任弼时等亲往三原县渭北警备司令部作赵寿山的工作。赵寿山在彭、任的启发诱导下,认识了释放蒋介石的必要性,顿时解除疑虑,拥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政策。
1月下旬 同任弼时去西安与十七路军将领杨虎城、东北军将领王以哲会晤,并出席东北军、十七路军代表座谈会。彭、任竭诚说服主战派应以抗日救国大局为重,避免内战,共同抗日。同时指出,与南京开战,不利争取张学良早日返回西安。
1月25日 致电一、十五军团负责同志:何柱国较马鸿逵积极,企图首先完成固原、八百户线之封锁,然后转向豫旺堡进攻宁马。而马鸿逵有在我主力与何进入激战时,依韦州进占豫旺县的可能。故决定,我两个军团之主力集结于机动地区,尽可能争取休整,使精神饱满,以最大的机动打击有利的一面,不拘于一定先打何或先打马,争取首战消灭敌四个团。一军团主力集中上新堡、豫旺堡之间,小部在七营、双井子迷惑敌人。敌主力进攻时,节节向北败退,以钳制敌人。十五军团主力集结于豫旺堡及其以南地区,准备协同一军团打击何柱国。八十—师于豫旺堡钳制宁马南进。
1月30日 参加周恩来到云阳镇司令部召开的紧急会议,研究东北军要求红军协同作战问题。会后,周恩来、博古同彭德怀、任弼时等联名致电毛泽东、朱德、张国焘、林育英等:坚持接受甲案③,实现和平,力争避免与主战的友军对立,如南京发动进攻,我方则进行自卫,但仍坚持和平解决西安问题的基本方针。
1月31日 同任弼时致电罗炳辉、宋时轮④并报毛泽东:蒋介石释放后,潼关以西国民党部队已开始撤退。据此决定,三十二军、二十八军在现驻地暂时停止向胡敌进攻,就地休整。并以周恩来名义致函胡敌官兵,说明周与蒋在西安谈判达成协议,决定停止内战,中央军撤出西北,双方联合抗日,消除过去一切误会。
① 指国民党军“讨逆军”刘峙所属的东路集团,其中五个师已进至潼关、华县地区。
② 孙震,时任国民党军第十二纵队司令兼一二四师师长。关、胡、毛、曾,即关麟征、胡宗南、毛炳文、曾万钟。
③ 1月30日,毛泽东、朱德、张国焘复电周恩来、秦邦宪、张闻天、彭德怀、任弼时,指出:“我们意见如下:(甲)和平是我们基本方针,也是张、杨的基本方针。……”甲案即指该条意见。
④ 罗炳辉,时任红三十二军军长。宋时轮,时任红二十八军军长。
彭德怀年谱/王焰主编.-北京:人们出版社,19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