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十七路军方面>孔从洲>孔从洲参考书架>灞桥区志

  


灞桥区志-孔从洲

西安市灞桥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灞桥镇桥梓口村人。1924年,由长安县立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西安民立中学。当年6月只身徒步前往陕北,经孙蔚如介绍,考入安边教导队。1925年,教导队扩编为教导营,孔从洲任上士班长。1926年6月,晋升炮兵营上尉连长。时刘镇华率镇嵩军围困西安,孔率全连驻守设在东北角城头上的炮兵阵地,英勇抗敌坚持了8个月,给刘镇华以重创。1927年5月,他在魏野畴及南汉宸、蒋听松等共产党人的影响下,提出了入党的要求。党组织根据斗争的需要,让他暂留党外,以便开展工作。1928年,部队转至安徽大和县休整期间,蒋介石迫令杨虎城部清党,孔从洲不顾个人安危,执行孙蔚如的指示,先后给百人开了路条,发足路费,为了便于通行,有的还送给国民党军衣、符号,极力保护了这些同志。1930年2月,孔从洲升任上校团长,他受杨将军委派,领导了修筑西兰公路、兴修泾惠渠等工程。同年八月间,灞河河堤决口,孔从洲率领官兵同家乡父老一起抢修河堤,保护了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为了方便穷苦人家的子女读书,遂于1934年前后,在乡亲和地下党同志的支持下,将务庄小学改为完全小学,并在本村创办了竞进小学。1936年7月,孔从洲任陕西警备第二旅少将旅长兼西安城防司令。12月,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孔从洲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事变前,他参加了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军事准备。事变中,他率部负责解除了国民党驻西安的军警宪特反动武装,并占据控制了飞机场和省政府等重要据点,在极端复杂动荡的形势下,他为护卫中共代表团和杨虎城将军的安全,为稳定局势,促使事变成功,为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做出了卓越贡献。1937年,孔部在泾阳一带整训时,与赴南京开会中途因泾河涨水受阻的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叶剑英等一行巧遇,为确保党中央领导人的安全,孔力邀至旅部歇息居住四五天。孔曾派人去延安抗大学习,返回后在朝邑举办训练班,学习八路军的练兵方法和游击战术。抗战爆发后,孔从洲任第四集团军独立四十六旅旅长,率部东渡黄河,坚守中条山与日寇浴血奋战,阻敌南下。三年间,参加血战永济等大小战斗10余次。1940年初,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孔从洲率部予以坚决抵制。他得悉阎锡山发动十二月事变,及时通知并转移了地下党和牺盟会在平陆县的同志。孔部所到之处,军民鱼水相依,1938年孔部驻陕西朝邑时,民众曾给该部镌立过“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的石碑。1944年,孔从洲升任38军35师师长,率部开赴河南坚守黄河防务,在荥(阳)广(武)战役和中原战役中立下了战功。抗战胜利后,孔从洲任38军55师师长,兼郑(州)、洛(阳)警备司令。1946年,任38军中将副军长。在蒋介石发动内战,阴谋用军事手段肢解38军的危急关头,他遵照党中央指示,于1946年5月15日,在河南巩县率部起义,回到晋冀鲁豫解放区。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对这支部队给予高度评价:称之为“原杨虎城部38军是我党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典范。”“38军及其前身17路军以其不断进步的表现和巨大的牺牲在现代中国历史上树立了光辉形象。”1946年9月,党中央组建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孔从洲受命担任军长。10月,实现多年夙愿,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8月,在刘邓首长领导下,他率部南渡黄河,参加豫西、陕南战役,开辟豫鄂解放区,后任豫西军区副司令员。
  建国后,孔从洲历任西南军区炮兵司令员兼第二炮兵学校校长、炮兵工程学院院长、军委炮兵副司令员兼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等职。在院校、研究院及主管炮兵科研装备期间,他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正确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周密组织教学和科研活动,为开创科研工作新局面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1975年6月,向毛泽东主席写信建议组建电子对抗领导小组和专门机构,统一领导全军电子对抗工作,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叶剑英元帅的高度重视。孔从洲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1955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1年逝世。
  

灞桥区志/西安市灞桥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