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事变中的陕西人>赵寿山>赵寿山参考书架>赵寿山将军

  


赵寿山将军-赵寿山将军-血染中华沃土 抗战一支劲旅

姚 杰

                   周、张到部队不久就得到消息:由于国际舆论的压力,特别是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力量的壮大,把敌人的据点控制成了孤点。日军怕兵力分散,不敢入潼关进占西安了。胡宗南也不准备西逃了。形势暂时稳定。情况变了,原定的工作方针也随之改变。即不立刻转回延安,不立刻把部队拉出来。他们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一面和孔从洲谈话,一面对部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仍然坚持隐蔽精干的方针,巩固阵地,以待时机,号召归队,团结抗日。当时的主要问题首先是扭转部队的涣散局面,稳定情绪,提高胜利信心,统一思想,提出归队运动。由负责同志分头讲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包括延安整风和准备开七大的情况;讲抗日到了反攻阶段;讲现存的两个地区、两种军队、两个政府的情况等。 经过深入细致地思想动员和缜密地组织领导,三十八军官兵对形势认清了,对胜利充满了信心。这时恰逢朱曼青由华北回来介绍他沿途看到解放区的情况,大家对抗战必胜的信心更加坚定。同时,到陕西接两个团的新兵也陆续来到部队,兵力大为增加,部队情绪基本稳定,但斗争仍很尖锐、复杂。
  当时,周仲英负责团以上干部的工作。周和张去新编三十五师,住在李慕愚营部,经过联系,先后和孔从洲交谈多次。不久,李慕愚告诉周仲英说:孔从洲得到消息,张耀明通令部队捉拿奸细。周和张向孔告别,由李慕愚派人送经小南川,去豫西军区,向中央报告情况,并以小南川尤继贤处为据点,继续和部队联系。他们临行前确定:到了万不得已就坚决先将十七师拉出来,其他部队不成熟不要勉强。
  4月间,在重庆的周恩来副主席获知蒋介石调孙蔚如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的消息,并准备派大批反动军官去十七师替换部队连以上的干部。中央指示部队可以起义。在西安的蒙定军即按中央指示给部队党组织各负责同志写了密信,由鱼化龙立即赶送,并就对十七师的起义从各方面作了妥善安排。
  6月间,孙蔚如受命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7月到达湖北恩施就职,同时将第四集团军合编为三十八军,张耀明任军长,辖第十七师、第五十五师(由新编三十五师改编)、第一七七师,取消了新编第十四师,部队由14个团缩编为九个团,并准备撤换师长、团长,搜捕地下党员,决心在抗战胜利前夕,消灭这支卓著功勋的抗日劲旅。他们还准备肢解刘威诚任团长的第五十一团,调刘威诚为第十七师副师长。党组织决定以刘威诚为首,由刘威诚、张复振、梁励生、徐又彬等同志组成指挥部,和陈嘉谋、雷展如、朱曼青等同志率领陆军第十七师准备起义。刘威诚按照党的决定,以他对革命的忠诚和较高的威信,和各有关人员作了商量安排,又找孔从洲谈了话,了解了各方面的情况,作了具体布置。
  1945年7月14日,我党中央电示,立即将第四集团军内我党能掌握的部队坚决拖出来。7月17日,十七师在河南洛宁故县镇宣布起义。28日安全到达豫西第二军分区,受到当地党政军的热烈欢迎。尤继贤率200多人的游击队前来汇合。五十五师由于条件不成熟,没有举行起义,只将党员干部撤退出来,随十七师进入解放区。十七师四十九团两个营因洛河水涨未能同时行动,一些党员干部离开部队回关中地方工作。
  十七师在河南渑池县向党中央致电报告,毛泽东复电嘉勉。据刘威诚回忆复电的全文是:“张西鼎、周仲英、刘威诚、张复振同志:祝你们胜利地参加人民军队大家庭,希望你们团结一致,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而奋斗到底!毛泽东。”
  在渑池,刘威诚又给孙蔚如发了电报,告他后会有期。十七师不会忘记他的。
  部队起义时,对国民党特别人员只在政治上进行封锁,使他们得不到消息,无法破坏,没有触动他们。对师长李维民,没有强迫他跟部队走,而是将枪支马匹和勤护人员都留给他,由他自便。
  1945年8月下旬,太岳军区负责人陈赓、王新亭等同志接见了十七师的领导干部,不久参加了解放垣曲和上党战役。刘伯承司令员接见了团以上干部,讲了很多勉励的话。9月下旬,邓小平、滕代远、杨秀峰、张际春等同志接见了刘威诚。10月初,中央军委电令十七师归刘、邓指挥,参加平汉战役。刘伯承司令员向十七师传达后,即开赴邯郸作战。战后,和高树勋的民主建国军联防整训,监视高部行动。1945年12月至1946年元月,参加解放临漳战斗,3月参加白晋线战役,接着参加豫北战役和辉县战斗,使十七师在人民军队的行列里接受了初步的锻炼。毛泽东主席曾要十七师去延安,十七师党委代表全体指战员向革命领袖表示:继续留在晋冀鲁豫军区作战锻炼。
  1946年7月下旬,新华社公开发表消息,报道了十七师在邯郸某地隆重举行“七·一七”起义周年纪念,发表了十七师号召全国一切爱国袍泽严拒乱命、退出内战的宣言,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发表专文《光荣之路》,介绍十七师“光荣的过去和后一段令人悲愤的历史”,说明十七师是杨虎城将军在辛亥革命时代创建的农民革命武装,是“西安事变”时“英勇起来逼使蒋介石停止内战,接受人民抗日要求的有功部队之一”,叙述了十七师参加抗日战争的光辉历程,指出蒋介石对此有功军队不但不赏,反而采取了利用抗日削弱、分化、吞并、消灭的政策。同时也介绍了杨虎城部由42个团近8万人,被蒋介石摧毁、分化、吞并为19个团约4万人,以至最后只剩下几个团万余人的情况。指出十七师在这严酷的考验面前,以反内战的起义回答了无耻的反动派,为国民党军内爱国军人作了光荣的示范。 
  十七师起义后,蒋介石继续消灭原三十八军剩余部队。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蒋把他们调至郑州、开封、商邱、砀山,随后又调往新乡内战前线。1945年11月中旬,中央决定仍由刘威诚负责做孔从洲的起义工作,争取把部队都带过来。刘伯承和邓小平同志作了传达布置。西北局派王国、沙夫、杨信等人前往,配合孔师统一行动。
  1946年3月,国民党军队进行整编,五十五师改编为五十五旅,旅长孙子坤,孔从洲调任三十八军副军长(即整编师的副师长),监视很严,并准备将营以下干部全部调换。在此危机下,孔从洲派人去邯郸,要求起义甚急。刘、邓于4月29日立即请示我党中央。中央当日复电同意立即起义将部队拉至解放区,并要求布置接应与堵截追兵。   
  5月14日,张耀明命令五十五旅第二天一早开往新乡“备战”,不许带炮,实际上已在郑州、广武地区布置重兵,拟于行军途中缴械消灭。孔从洲发觉后,连夜由孝义赶回巩县五十五旅驻地,于15日拂晓前率旅长孙子坤宣布起义。蒋介石以第二十七军、第九十军、三十八军十七旅和一七七旅,在空军配合下,追击围攻。起义部队因行动仓促,准备不足,通信连络不好,敌我力量悬殊,被敌打散,一○四团团长陈日新叛变投敌,余部陆续进入晋冀鲁豫解放区。旅长孙子坤,译电员、共产党员孙乃华(亦名陆仲平)被俘,押送南京审讯后,在雨花台光荣就义。孔从洲脱险后,派人去邯郸联系,军区遂派王国去河南南阳接护。孔从洲在我地下党的护送下,于8月13日下午安全抵达晋冀鲁豫边区。8月31日,邯郸市举行盛大干部会欢迎孔从洲将军,孔从洲在军区交际处会见了记者。朱德总司令9月6日致电慰问孔从洲将军。
  1946年6月,国民党又调一七七旅于辉县前线。党派杨信、樊中黎前往工作。8月8日,吕元璧、薛生荣率两个连起义,与十七师会合。各师被蒋帮撤换的团、营干部先后越过封锁线,来到解放区。一七七旅的起义,由于投机分子的出卖和反动分子的破坏,大部未能成功。  
  进入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人员,经过调整,编为五十五师,同时补充了解放区参军新战士1600多名,充实了骨干力量。
  根据党中央命令,十七师和五十五师按人民解放军的组织原则,组成西北民主联军第三十八军,原部队番号不变。1946年9月13日下午1时,在河北省邯郸体育场召开了4万人的群众大会,庆祝西北民主联军三十八军成立及八路军冀鲁豫自卫战大捷,向全国发了通电。会上,杨秀峰、薄一波、邢肇棠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朱德、刘伯承,邓小平、滕代远、张际春、王宏坤、王新亭发来了贺电,边区政府以及太行、太岳各党政军机关都发来了贺电,高树勋也发来了贺电。
  中央任命的领导干部为:
  军长孔从洲,政治委员汪锋,副军长刘威诚,参谋长王汝昭,政治部主任崔仲远。 
  十七师师长张复振,政治委员梁励生,副师长李慕愚,副政治委员秋宏,参谋长尤继贤,政治部主任张西鼎。
  五十五师师长杨健,政治委员薛韬,副师长崔治堂,副政治委员雷展如,参谋长姜树德,政治部主任杨信。 
  此后,三十八军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经受了锻炼,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随着形势的发展,部队进行了整训、整编。1948年3月,五十五师一六四团划归豫西三分区建制,4月1日,一六三团归陕南二分区建制:6月,军直与四纵队后方司令部合并组成豫西军区,一六五团编为军区警卫营;1948年6月26日,十七师奉命抵荆紫关整训,划归陕南军区建制,按人民解放军序列,改番号为五十七师。在解放战争中,原五十五师一部渡江南下,参加解放云南作战;一部留陕南、豫西发展地方基干武装;原十七师所属五十一团参加淮海战役后,调归人民解放军序列的五十五师建制,改为炮团。
  全国解放后,五十七师由张复振率领转为石油钻探第一师,为祖国的石油开采贡献力量。  
  1944年中原战役中离队去西安的一部分党员,按西北局指示,学习结业,于1945年9月派往关中陕南地区,打入敌人内部,收集情报,掌握武装,迎接解放,其中不少同志壮烈牺牲。
  1946年7月,蒋介石下令撤销第三集团军司令部,要赵寿山去美国考察水利,司令部官佐全部调回西安,我地下党组织将这些同志分别作了安排。赵寿山经党中央同意,先去南京,以办出国手续为名,迷惑敌人,然后由上海地下党负责送到天津温朋久家里,并由姚警尘、温朋久陪同,于1947年3月5日由天津乘火车到达静海县,通过封锁线,进入解放区。7月6日,赵寿山发表了致全国各界通电,历诉去解放区的原由和今后行动的方针,9月1日到达陕甘宁边区。1948年1月,党中央任命赵寿山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前委常委委员。
  毛泽东主席曾高度赞扬了杨虎城将军和原十七路军以及赵寿山对革命作出的贡献,肯定了赵寿山从1936年起为党做地下工作的历史,给他补办了入党手续,党龄从1942年申请入党之日计算。
  日军投降后,孙蔚如将军兼任国民党武汉区受降主官,1946年任武汉行辕副主任,1948年调任国民党战略顾问委员,7月移家杭州,1949年春,解放军进至苏州,在我党的安排和保护下,由胡振家负责,将其潜居上海,因而未被追胁去台湾,11月周恩来总理请往北京,1950年8月任陕西省政协副主席。
  杨虎城将军所属各部队,按照“西安事变”的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和帮助下,顽强地坚持了八年抗战,光荣地承担了自己的历史任务,其中三十八军(首先是十七师)实际上已改造成为抗日的一支劲旅,实行了革命转变,光荣地加入了人民解放军的行列,无愧于杨虎城将军的历史功绩,走上了杨虎城将军想要走的道路。党在三十八军工作的成功,是长期坚持斗争的结果。历史证明,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广大党员和爱国进步人士在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不屈不挠,前仆后继,作出了自己的历史贡献。三十八军走向光明,它凝结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明伟大和远见卓识。
  历史往往只能遗憾,不能强求。旧军队的改造并非易事,人们世界观的转变亦非易事。三十八军先后起义进入解放区的部队总共不满4000,不及“西安事变”后原第十七路军总兵力的十分之一,是一支小小涓流,但她是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帮助下,数万优秀的中华儿女,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中华民族尤其是陕西各族人民为有这支部队而感到光荣和骄傲。杨虎城部三十八军的战斗历程及随后光荣起义的功绩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和通过这个部队培养保存的大批干部所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这支武装力量本身的威力。事实是不可磨灭的。
  原杨虎城部三十八军的烈士们,安息吧。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各族人民,决不会忘记你们的历史功绩的!你们热血染过的中华沃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将以崭新的姿态,去迎接祖国光辉灿烂的未来!
  * 作者原系三十八军三十五师情报参谋,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
  

赵寿山将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户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