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事变中的陕西人>赵寿山>赵寿山参考书架>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

  


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十二 碛口整军

王宇明

                   
  10月下旬,十七师在娘子关血战之后,向太原方向撤退。苍穹朦胧,朔风呼啸。部队疲惫不堪,士气沮丧,悲观失望的情绪像满天阴云笼罩着整个部队。
  赵寿山坐在滑竿上,神色凝重,思绪万千。他在深思,平汉路北段,国民党有20多个师,面对日军的进攻为什么一触即溃,仓皇南逃?蒋介石到底是真抗战还是假抗战?为什么国民党领导的军队装备精良却纷纷南逃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虽装备最差却向敌后挺进?我的部队牺牲这么严重,能不能得到补充?蒋介石为报西安事变之仇,会不会趁机取消十七师的番号?种种的问题一起涌上心头。最后他决定,一方面与国民党卫立煌的指挥部取得联系,争取回陕西三原休整补充;一方面设法与共产党、八路军取得联系,寻求支持和帮助。
  十七师路过孟县时,赵寿山派参议崔仲远(中共地下党员)到县城找到八路军一二○师的部队要了一个连级干部和两个排级干部到十七师帮助部队开展抗日宣传和巩固团结部队的工作。但他们抗战心切,看到十七师每天只是后退,不能留在敌后坚持抗战,因此,到了交城时即向赵寿山告别归队去了。
  十七师到达阳泉附近时,赵寿山又派崔仲远到阳泉城里晋见八路军一二九师刘伯承师长,了解情况,请求帮助。到达太原市郊时,赵寿山又派崔仲远进城找中共周恩来副主席请示行动方向。周指示:“坚持敌后斗争,不要撤到河西去。”①此时,坚守太原的指挥官傅作义派来一位高级参谋请赵寿山率部进城共守太原。赵寿山认为,太原是守不住的,谢绝进城。他坚决执行周恩来的指示,指挥部队边打边撤,渡过汾河,向八路军留守兵团的防区山西离石县碛口镇前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对赵寿山和他的部队给予了巨大关怀和大力帮助。
  11月6日(11月8日太原失守),十七师到达碛口,受到八路军留守兵团萧劲光部官兵和当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老百姓热情地为他们腾房子、筹粮草、送军鞋。当时已是初冬,北风阵阵,天气寒冷。八路军见十七师的官兵还穿着褴褛的单衣,有的披着毯子,甚为艰难。战士们就将自己身上的棉衣脱下500多套给他们穿上。饱尝饥寒疲惫之苦的十七师官兵,穿上暖暖和和的棉衣,一个个深受感动。许多亲身经历此事的老同志,几十年之后回忆起来仍然激动不已。
  十七师到达碛口不久,中共中央、毛泽东就派程子华、南汉宸等人前来慰问部队,帮助整顿。为了鼓舞部队士气,萧劲光旅长还派来一个剧团为十七师部队巡回演出。演出的节目都是宣传抗日救亡的歌舞、小剧,生动感人,对鼓舞部队士气起了很大作用。赵寿山对剧团也十分欢迎和关心,叫副官处为剧团在饭馆包饭吃,临走时每人赠送一份纪念品,并和演员们合唱《再见吧前线》。赵寿山曾回忆道:
  “我的部队到达碛口以后,八路军先后派了程子华、南汉宸、续范亭等同志前来慰问。我因官兵伤亡很大,情绪不太好,他们对我做了很多鼓励。那时天气已冷,官兵们还穿着单衣。八路军战士们把自己的棉衣脱下来500套送给我们,官兵们很受感动。”②
  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与帮助下,赵寿山进行了著名的“碛口整军”。
  三个月残酷激烈的抗战实践,深深地教育了赵寿山。使他进一步认识到国民党旧军队的落后和腐败与共产党八路军的进步和力量。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部队也经受不了残酷战争的考验,必须参照八路军的治军经验进行整顿与改造,否则,是不能坚持长期抗战,不能完成抗日救亡任务的。他在《自传》中这样回忆道:
  “卢沟桥事变爆发,我首先奉命,率十七师北上开赴保定前线。中经漕河、阜河、滹沱河及娘子关前线以及太原保卫战之后,部队因伤亡过重,士气沮丧,军心涣散,悲观失望情绪、逃亡逃跑现象,可谓达于极点。我在碛口切实检讨之后,提出了四项整训的办法:(1)以政治教育提高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并坚强抗战胜利的信心。(2)办理轮训队,一周一期,一月半轮训完毕。(3)撤换腐化庸懦干部,提拔进步勇敢的干部。(4)官长以身作则,把士兵当人看,同甘苦,共生死,准许士兵有权管理自己的事情。”③
  在这次整军中,赵寿山最主要的办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在十七师中共地下党的建议与帮助下,赵寿山参照八路军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的原则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内容,结合自己部队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制订和颁布了著名的“三大禁令”和“四大口号”。三大禁令是:禁赌、禁嫖、禁吸毒。四大口号是:自觉纪律、自我教育、经济公开、人事公开。他在军官大会上,声色俱厉地讲道:“为了抗日救亡,为了团体的前途,从今天起,上至师长,下至每一个列兵,一律不准赌、不准嫖、不准吸毒。这是我们师铁的纪律,谁违犯了就枪毙谁,决不留情。我赵某如果违犯了,就请你们开枪毙了我。”他当场把副官没收来的吸毒烟具摔得粉碎,表示与这种恶习彻底决裂。赵寿山师长誓与恶习决裂的讲话迸发出巨大的威慑力量,使会场鸦雀无声,违犯者胆战心惊。
  赵寿山说到做到。在整训期间,对一些腐化懦弱和恶习严重的官兵,视不同程度,有的给予惩处,有的给资遣送还乡。同时,提拔了一批爱国进步、作战勇敢的年轻干部,为部队增添了新的活力,使官兵关系和纪律状况迅速有了好转。
  第二件,举办了骨干轮训班。一周一期,共办七期,将全师班、排长以上军官培训了一遍。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国家观念,增强民族意识,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心,整顿作风纪律。教学内容:(1)抗战形势;(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三大禁令”、“四大口号”;(4)游击战的战略战术。请中共地下党员南汉宸、崔仲远、孔祥桢等人讲课、作报告,然后组织讨论,收到了良好效果。尤其是南汉宸的报告受到大家热烈欢迎。他分析中日两国力量对比,阐明抗战的长期性、最后一定胜利的道理和速胜论、亡国论的错误,深入浅出,头头是道,生动活泼,使学员受到很大教育和鼓舞。
  经过一个多月的教育与整顿,大大激发了十七师官兵抗日救亡的热情,增强了抗战必胜的信心,改善了官兵关系和军民关系,部队面貌焕然一新。“唱必抗日革命歌曲,谈必对日作战经验”,沮丧、逃亡和悲观失败情绪一扫而光。碛口整军,成为十七师走上革命道路的转折点。
  在碛口整训期间,中共地下党两次派人到延安向党中央报告情况,请示方针。
  赵寿山派胡振家带100多名官兵回陕西三原接兵时,地下党负责人指示胡利用这个机会向党中央汇报十七师情况。到延安后,胡振家由刘向三带着向罗瑞卿(时任抗大教育长)汇报了赵寿山师长和十七师地下党工作情况。罗听完汇报后作了这样的指示:“要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团结和改造十七师的统战工作。”胡振家一行在延安住了八天,受到八路军总部和边区政府的热情接待。许多领导人到招待所看望他们,并请他们听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的讲话、报告,参加边区的文艺晚会,使他们对共产党和八路军团结友军、坚持抗战的政策有了感性认识。这是第一次。
  第二次,赵寿山派蒙定军(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师人事参谋)回陕西安抚伤员时,地下党负责人指示蒙利用这个机会再次向党中央汇报情况,请求指示。蒙到延安后,还是向罗瑞卿作了详细汇报,后由刘向三向蒙定军传达了党中央对十七师党的工作的重要指示:“抗战是长期的。地下党要帮助部队大量培养干部,加强部队的政治改造工作,巩固和发展党的组织,扩大实力,准备长期抗战。”④
  党中央的指示,为十七师地下党的工作指出了明确的任务和方向,对于进一步做好赵寿山和十七师的工作极为重要。蒙定军到泾阳县云阳镇向陕西省委和十七师的地下党组织传达了党中央的重要指示,并研究了具体贯彻执行的办法和措施。
  ①孔从洲、王炳南、阎揆要、蒙定军:《怀念赵寿山同志》,《赵寿山将军》,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7月版,第11页。
  ②赵寿山:《与蒋介石二十年的斗争史》,《赵寿山将军》,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7月版,第365页。 
  ③赵寿山:《自传》,《赵寿山将军》,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7月版,第419页。
  ④蒙定军:《抗战时期党在三十八军的工作》,《丹心素裹》(2),中国文史出版社1989年4月版,第100页。 
  

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王宇明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