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事变中的陕西人>杜斌丞>杜斌丞参考书架>杜斌丞

  


杜斌丞-回忆杜斌丞二三事

陈子坚

                                                   
  1930年,杨虎城将军任陕西省政府主席之初,杜斌丞先生来到西安,杨聘任杜为省政府高级参议。1931年7月6日,杨虎城代顾祝同潼关行营主任职务,又委杜兼任行营高级参议。当时我任行营办公厅主任,杨对我说:“斌丞是我在榆林就认识的老朋友,魏野畴也是他介绍我认识的,他不是共产党员,但他思想一向是进步的,我很佩服他,今后我们计划西北的事可多与他谈谈。”我从此认识了杜斌丞,在有关西北的大问题上常同他谈。他的主张,综合回忆如下:(1)要利用杨兼任行营主任这个职权的好机会,不失时机地向甘、青、宁、新各省由近及远的发展。(2)赶快收编各省的杂牌队伍,以树立我们在西北的力量和声势。(3)寻找机会派兵入甘并统一省政。(4)汉回并重。(5)目的取得新疆,与苏联直接联系。他的这些主张也得到南汉宸、邓宝珊、续范亭等人参酌修正,最后得到杨将军的同意。当时外闻风传所谓杨虎城的“大西北主义”,盖亦指此,不过弄不清内容罢了。
  为了实行上述计划,杨将军派杜斌丞赴甘肃、青海视察联系各杂牌部队,目的为侦察各杂牌部队对行营杨主任是服从还是反对。因为任务重要,杨批给一万元交际费。杜不畏艰险劳累,完成了这个任务,对陈珪璋、鲁大昌、石英秀,李贵清、马步芳、马仲英、马廷贤等甘、青汉回杂牌部队都作了完满的联系(以后分别收编给予名义),也确实侦知兰州的雷中田、马文车对杨持反对不服的态度。
  1931年冬,吴佩孚打着“兴国军总司令”的旗号,带着八大处和卫队,由川入甘,到处委官设职,收编队伍,到兰州后受到雷中田、马文车等欢迎拥护。杨将军认为有机可乘,电蒋介石拟派孙蔚如师入甘勘乱,否则吴将坐大,西北前途堪虞。蒋不得已,复电照准。杨派杜斌丞随孙蔚如入甘,参赞一切。孙蔚如击败雷中田入兰州后,杨派孙代理甘肃省主席并派杜代理甘肃省府秘书长。蒋介石只委孙为宣慰使,杜为宣慰使署秘书长。在应付汉回各方面稳定甘局势,杜帮孙出了大力。尤其在杨渠统(甘肃人,孙蔚如师的旅长)打死新十三师师长陈珪璋事件后,对杨、孙都有不良影响,杜在事前就不同意杨渠统的作法,事后又向各方面作了解释和调处。
  九一八事变后杜的政治主张一贯是联共抗日。杨虎城将军的政治思想,很多是受他影响的。
  西安事变后,杜斌丞与陕北的共产党关系更多了。1937年底,孙蔚如调我回三十八军工作。我到陕次日,即被派赴禹门口——大庆关黄河沿岸监督修筑永久防御工事,一个月后才完工回西安。杜见到我说:叶挺将军由延安来,住西京招待所,向我打听你,我不知道你回陕,他住了一周多走了。1938年春,林伯渠同志(住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约我谈话(当时我任孙蔚如部的参谋长),希望我搞好三十八军和陕西境内八路军的关系,我答应一定能办到。林老又说,陕西省政府和边区政府的关系,已约杜斌丞先生从中为力(当时孙蔚如兼任陕主席、杜任省秘书长)。
  1941年秋,斌丞同杨明轩由西安一道来河南巩县和义沟(孙蔚如第四集团军总部驻地),看望孙蔚如、赵寿山。住了两三天。他兴致很高,纵谈联共抗日必胜,劝孙留意蒋介石吃掉他的部队。
  1982年8月31日
  

杜斌丞/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宣传部,中共陕西省党史研究室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09